文言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论文_丁涛

文言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论文_丁涛

安徽省利辛县第七中学 丁涛

【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在“死”与“活”两个端点之间摇摆。过于追求“知识,能力”,文言课堂“实”则实矣,却总是免不了沉闷乏味之讥;倘若尝试使课堂灵动活泼一些,又总容易使教学飘忽玄虚。我认为文言文教学要实现文与言的统一,教师可以从言中找到突破口,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在品味“言”的过程中去理解“文”中所承载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把握“文”的大语境中教会学生去推敲“言”的含义。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言并重、文道统一、咬文嚼字

正文

有人曾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形容文言文教学的弊端,是指文言文教学在教“章句”和教“清议”之间游走,收效甚微。当教师努力落实语言因素时,教学往往变成了文言词句与语法章法的分析课,死抠字词,不见文章、文学、文化,或者说,更多的是把文言文当作孤立的“语言材料”处理,而不是当作活生生的“作品”来教学。随之而来的是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师生双方的疲惫;而当教师积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面时,教学又往往流于空疏浮泛乃至花哨,架空文本,架空语言,侈谈文学、文化,结果语词掌握不了几个,文章没有读懂多少,得到的只是抽象空玄的人文思想的“碎片”而已。最终直接导致学生文言基础薄弱和文言水平的迅速下滑。

文言文教学要实现“沉稳”与“灵动”两个方面的平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咬文“和“嚼字”,带领学生触摸作者通过文字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唤醒文字的生命。可以说这里的“文”指的是“文章”,“字”指的是语言。那么,“咬文嚼字”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言文结合”。疏通字义时,既做训诂学上的语法学的疏解,也从篇章阅读的角度推敲语词的语境义;分析篇章时,着眼于篇章的整合,但又以具体的语词为接榫。这样“言”与“文”之间就有了多个来回,在理解中赏评,在赏评中理解,“嚼字”中“咬文”,“咬文”中“嚼字”,“言”“文”贯通,养成实而活的言语经验。

一、“咬文”,在赏评文章中理解字词的含义

比如我在疏通《氓》的句意时,“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里用“子”,是对男子的通称、尊称和美称,虽然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但是称谓客气、尊重,表现出女主人的温柔和认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里用“尔”,是对对方比较随意的称呼,因为他们就要结为夫妇,礼貌过于周到反而显得过于疏远,所以脱口而出便显出女主人公的大方和热烈。所以语言文字的语境意义对于文章内容和情感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二、“嚼字”,在理解字词中赏评文章的意蕴

再如执教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我让学生深入研究一下——张岱巧遇金陵客,他也和金陵客一样满心欢喜吗?学生就从文字中品出了不同的意境。有学生从“三大杯”,三大杯啊,这是货真价实的饮酒啊!杯子很大,喝得多说明他心情愉快。也有学生认为他并不是满心欢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是被金陵客“拉”着饮酒的!说明他并不是很情愿啊。否则,他就会自己主动进入酒局了。还有的学生从“强饮三大杯”中“强”字,看出他多少有些勉强。他们根本就是不同性格的人。从这些字词中,学生嚼字真是“嚼”出了境界。

三、在“咬文”中“嚼字”,在“嚼字”中“咬文”

还有《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历代传诵的美文,文字浅而意蕴深,也非常适合采用这种“咬文嚼字”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含英咀华,从而铭记终身。例如在梳理苏轼心里变化这一主活动时,引导学生品味“欣然”这个词,学生不仅根据课下注释了解到苏轼心情好,而且还品出了苏轼心情的变化,被贬谪的他是看到那样的月色一下子心情就高兴起来了,那之前苏轼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就更值得学生去思考。再看这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学生从“遂”字读出了苏轼的毫不犹豫,怀民是他第一个想要找的人,再看这个“寻”字,是“寻找”而非“寻访”,这样的月色,这样的良辰美景,在“无与为乐者”之后,马上想到张怀民,不也是一种慰藉吗?更值得去品读的还有“怀民亦未寝”中的“亦”字,将苏轼与怀民之间的心有灵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相知相慰,心灵之契合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篇经典之作中值得去“嚼字”的地方实在是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本文的教学又不能仅仅局限在“嚼字”还要从整体上带领学生去“咬文”。要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苏轼其人。在这种整体的感知中引导学生体会苏轼由“欣然”之喜,到“与步”之乐,到“积水”之空,再到“但少”之叹这三种渐加厚重又摇曳多姿的心境。学生才能真正感悟,感悟散文之美妙,苏轼之才情,才能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产生启迪。

李丽华老师说:“读文言文,最终的目的是——知道古人在想什么。”教学文言文中的那些“言”所承载的灵魂与呼吸,才与我们有着真正深入骨髓的关系——在那里,我们可以寻获一个民族乃至这一民族中每一个体的生命密码。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既不“死于章句”,又不“废于清议”,要从“咬文嚼字”开始,但又绝对不能止于“咬文嚼字”。没有思想与情感的文字是不存在的,脱离思想与情感的语文教学也是不可想象的。“文”与“道”永远不可割裂。

【参考文献】

(1)邓彤 《观课——文言文教学的沉稳与灵动》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4期

(2) 李卫东 《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中学语文教学 2011年第6期

(3) 周湘慧 《文言文教学:两极中的均衡》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1期

(4) 王建稳 《王建稳讲语文》 语文出版社2013年2月第1版

 

论文作者:丁涛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文言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论文_丁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