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崛起的文明之城--对开平市文明城市建设的审视_开平论文

新崛起的文明之城--对开平市文明城市建设的审视_开平论文

新崛起的文明之城——开平市创建文明城市扫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平市论文,之城论文,文明城市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走进开平,宽敞的马路,整洁的街道,如茵的花草,恬静的公园,绿树婆娑的岸边长堤,风格各异的楼宇场馆,还有那宛如两条玉带镶嵌在开平全镜的潭江、苍江,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然而,近年来,开平市为创建文明城市所作的努力与成效,更使人难以忘怀。

开平人文明素质的写照

镜头一:1998年,开平市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袭击,18个镇、办事处中有8个灾情严重,损失惨重。面对大灾大难,开平人上下一心,迅速行动,捐款救灾。机关团体、部门单位、干部群众、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纷纷加入捐款行列,不到一个月就捐集1948万元,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上,支持他们重建家园。为此,开平市被评为全国抗洪救灾先进单位。

镜头二:外地人黄强在开平市赤坎镇五金制品厂打工,不慎从高处摔下,造成脑部受伤,生命垂危。私营老板胡治才、胡朝集立即送其到医院进行抢救,由于伤势严重,预计费用昂贵。在金钱与生命面前,两位老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打工仔的生命及其家人的幸福,承担了10多万元医药费。出差在外的市委书记谭思哲闻讯后,托人送去3000元,一些部门单位和个人也纷纷伸出援手,昏迷了一个多月的伤者终于被救活。一年后,已为人父的黄强又有了欢快的笑声。

镜头三:某部队路过开平市水口镇路段,一辆军车“死火”了。但当时已是夜晚,官兵们非常焦急。附近的个体汽车维修店老板知情后,马上带着师傅前来检查修理,既不收分文,还主动买来饮料和食物送给官兵充饥。军车修好后,面对官兵们一声声诚挚的感谢,这位老板说;“解放军为国为民站岗放哨,理应受到尊重。开平是广东省‘双拥’模范市,支持军队更是理所当然。”

这些都是开平人文明素质提高,助人为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蔚然成风的缩影。

打造侨乡特色的文化品牌

开平市是华侨之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打造侨乡文化品牌,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确实与众不同。

一是熔铸“开平碉楼”景观文化品牌。开平碉楼始建于清朝,具有防洪、防盗、居住等功能,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这些碉楼吸取了华侨侨居国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精髓,风格各异,千姿百态,既深涵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带有浓郁的欧美文化气息,反映了中外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独特历史文化景观,被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和“令人震撼的艺术长廊”。开平碉楼不仅是开平的财富,更是全人类的财富,得到了国家文物总局、省文化厅等单位及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开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以战略的眼光和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进行开平碉楼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并决定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底,开平市委、市政府正式筹备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专门成立了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此,抓住重点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如进行碉楼立册登记,加强立示保护,开设碉楼与民居学术研究,加大宣传力度,使开平碉楼文化景观形成独特的文化热浪,吸引世界人民的关注。目前,开平碉楼已被定为国家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平碉楼现也已被列为我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

二是做大民间地方文化品牌。开平民歌、锣鼓八音、泮村灯会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文化。为了弘扬地方文化,该市每年都举办“开平民歌创作表演大赛”,组织民间艺术团到基层“送戏下乡”,娱乐大众。一年一度的水口泮村灯会,有600多年历史,近年更是越舞越旺,成为连结海内外乡亲,加强中外交往的纽带,融南国侨乡特色文化与现代文明氛围于一体,吸引四乡民众主动参与,是当地不可或缺的群众文化活动。

三是打造侨乡灯饰夜景文化品牌。开平市充分利用潭江、苍江两岸营造灯饰夜景文化。近3年,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一方面将岸边高大建筑物包装成造型灯饰,突出现代色彩,另一方面对古旧楼房进行具有侨乡建筑特色的装饰,体现传统建筑文化。今年5月以来,又对潭江边的建筑物实施“穿衣戴帽”工程,使原来外形单调、“老态”日渐“龙钟”的楼房再次“青春焕发、容光满面”。

你看,开平大桥上的“双龙戏珠”,潭江大桥新昌桥头的“骏马奔腾”,侧重反映开平人民勤奋进取、勇于开拓精神;“迎客松”则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风貌。还有一批以孔雀开屏、玉兔呈祥、仙鹤报喜、海豚跳跃等动物造型的灯饰,以及苍江两岸5公里长堤建造的一闪一亮的烟花灯,都为静谧的夜晚带来生机,使侨乡显得热闹繁华。每当夜幕降临,高楼大厦华灯璀璨,两江四堤火树银花,江上彩虹飞渡,江面灯影桨声,展现了这座滨江城市的繁华和独特的魅力。

四是深入开展群众文化和文艺创作。多年来,开平市把文艺创作与文明城市创建紧紧结合起来,搞好基础文化建设,提高群众文化品位。全市18个镇、办事处都建有文化中心,拥有一级文化站6个,三埠文化站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建有全省县级市规模最大的现代图书超市——开平购书中心。目前在建的有文化艺术中心、城市文化广场、广播电视中心等标志性城市文化建筑。为了扶持业余文艺创作,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开平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一是完善激励机制,自1998年起,开平市实施《开平市文艺精品奖励方案》,对获得地级市以上奖项的作者进行相应的奖励,对成就突出的作者给予特殊奖励;二是实施精品战略,抓重点题材、重点作者和重点作品;三是搭桥铺路,为作者营造宽松的创作环境;四是注重培养年青作者,壮大文艺创作队伍。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全市的文艺创作出现朝气蓬勃的大好局面。近年来,该市已有数百件文艺作品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获奖或入选。仅2000年,各类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的就有61件。历时2年编撰的全国第一部县级百科全书——《开平百科全书》现已正式出版,成为开平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现在又加紧撰写开平文化系列丛书,今年内将有《开平地方掌故》、《开平碉楼故事》、《立园探幽》等一批书籍出版发行。

以人为本,建好安居乐业的城市环境

开平市创建文明城市,致力于为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优美环境。为此,他们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是科学规划,精心建设。开平市区江水环绕,两河三埠,江清水阔,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素有“小武汉”之美誉。但因种种原因,过去城市规划滞后,布局无序,街道狭窄,既影响城市形象,也制约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先行。为了把城市规划、建设好,1992年,开平市邀请中山大学教授专家对城区建设作了总体规划,确定了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今年初,又邀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对规划不够先进、布局不够合理、特色不够突出等不足之处作出修正,突出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规划并向市民征询意见,精心建造了东兴大道、三江大道、城市文化广场、广播电视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和旅游购物街等标志性建筑工程,体现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和人本意识。

其次是完善旅游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开平原来旅游景点极少,城市形象无法树立。近年该市对立园、开元塔公园、南楼公园、梁金山风景区和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进行修葺、改造、扩建等全方位式包装。如立园是一座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华侨园林,占地近2万平方米,集中国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但历遭劫难,几近荒芜。1999年,开平市首期投入1300多万元对其进行全面修葺,使沉睡大半个世纪的园林重放光彩,堪称“中国华侨园林一绝”。又如港商谭锦濠先生投资1亿元,仿照开平碉楼的建筑元素和艺术风格,大胆吸收西方现代建筑式样建成的,集游泳、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购物街,散发出幽雅舒闲的气氛和浓郁的异国情调,凸现了一种现代文化气息。而在潭江岸边新建的“世纪之舟”广场,主建筑形如扬帆出海的帆船,在潭江上乘风破浪。还有星罗棋布的星级酒店,等等。这些都大大改善了旅游环境,树立了侨乡新形象,提高了开平的知名度。

第三是提高环境质量,做到见缝插绿。开平对水的治理十分重视,多年来,政府对有污染的企业进行了严格整治,有效地控制了污染。目前,潭江水质保持二类标准,“潭江模式”得到省的肯定和推广。同时,对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立项整治,效果明显。

开平市在一手抓治理的同时,一手抓绿化美化,精心设计建造了园林绿化景区、街心花园、优美小区一批,做到见缝插绿,城区绿地率30%,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人均绿地面积10平方米,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幽静、整洁、休闲的生活环境。

第四是推进优质服务,改善发展软环境。开平市各行业、各部门根据各自特点,广泛开展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积极推进社会服务承诺制以及各项服务措施的完善和落实,使得窗口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该市还利用新闻媒体、标语、横额、车身广告等在市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三爱一德”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市民爱祖国、爱城市、爱旅游活动,增强公德意识,从我做起,齐心合力营造文明有序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第五是整治市容市貌,营造优良的城市秩序。近年来,开平市大力整顿市区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各项管理,提高管理效能,重点整顿了城乡结合部、通往全市各主要旅游景区(点)道路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治安秩序和市场秩序,创造优良的城市秩序。目前,城区已基本实现无机动车违章、无行人闯红灯、无自行车搭人、无乱摆乱卖、无乱停放的“五无”目标,市民无不拍手称好。

近年来,开平市委、市政府努力营造“安全、赚钱、开心”的投资环境,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今年9月,开平市被广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广东省文明城市。目前,该市正以实际行动努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开平这座新崛起的文明城市正以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和四方客商。开平的明天,将是龙腾凤翔!

标签:;  ;  

新崛起的文明之城--对开平市文明城市建设的审视_开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