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技中介组织的成功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科技论文

国外科技中介组织的成功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科技论文

国外科技中介组织的成功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经验论文,启示论文,中介组织论文,国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03)05-0012-02

科技中介组织是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这类机构对政府、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美、英、日等国的科技中介组织非常发达,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科技中介组织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国家有着诸多的借鉴意义。

1 国外科技中介组织的成功经验

二战以来,美、英、法、德、日等国都把“发展科技”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各国为提升科技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大都依托科技中介组织在科技与经济、政府与科技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渠道。这些国家的主要做法是:

1.1 政府努力创造有利于科技中介发展的政策环境。经济发达国家为发展科技中介业的共同做法是政府通过立法、政策导向,推动、引导科技中介业关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科技中介服务在技术成果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沟通政府与创新主体的联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制定和发布与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信息服务有关法律、法规近20个,这些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是:成立专门机构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规定开展技术转让是所有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义务和职责,鼓励国家实验室和不同大小的公司开展合作研究与开发;允许国家实验室通过中间合作商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科技中介与信息咨询业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其主要特点是:由政府立法,并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对科技中介与咨询业的社会地位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予以明确的肯定;政府指定事业法人,由通商产业大臣委托,具体负责国家制定的咨询和企业支援事务;根据政府指定的法人及通商产业大臣委任事业的分工,各事业法人依法推进相关的企业支援事务,并具体承担政府的专项拨款的实施,建立相应的国家资格考试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为科技中介和咨询业的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德国对科技中介机构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扶植,而且对一部分中介机构提供无偿援助,以鼓励中介机构促进技术界与工业界的结合,通过承接政府下达的对企业项目的评估、监管,代理了一部分政府职能,成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英国政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40个地区性的“企业联系办公室”,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当地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的联系,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这些“企业联系办公室”可以说是起到了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把政府、大学和企业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知识的快速转移。

1.2 科技中介组织实行行业自律性管理。各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本身不直接管理科技中介组织,而是通过法律、法规给予科技中介业以巨大的发展空间,政府把一部分原属于政府的职能,如行业管理、项目评估、市场监管等统统委托给有关中介机构去做。

日本的中介行业管理很成功,在政府法规和政策指导下,由各种工业会履行对所属企业的行业管理职能。工业会属民间组织,由本行业企业自愿参加,90%以上的企业都是会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工业会与政府的业务主管局、通产省、大藏省研究有关技术政策、环境保护和税务财政问题,向会员传达政府法令、政策,提出本行业的要求、意见和建议,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总目标保持一致。

美国的科技行业协会在代表会员利益与政府及议会沟通协调的同时,也对行业内的成员加以制约。如果发现有违反行业规范,搞不正当竞争,损害同行和消费者利益的会员,协会将采取惩罚措施,如取消会员资格,禁止在本行业从业,甚至向法庭起诉。

1.3 科技中介机构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西方国家迅速崛起的大量的中小型科技中介机构,其市场定位主要是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群。从调查资料显示,各国政府为提高经济竞争力,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问题,普遍采取了“政府扶持+中介服务”来推动广大小企业的发展。

美国虽然早已拥有比较完备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但为了适应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一步创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且隶属于美国商务部小企业管理局的小企业发展中心、中小企业信息中心以及多建在大学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这三种机构在职能上有所不同。小企业发展中心得到政府和各方面高度重视和支持,它被明确为非营利性机构,运行经费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其他收入,其中不超过50%的经费来自联邦政府,目前已形成庞大的全国性网络,共有57个州中心和950个分中心,成为了促进美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社会力量。

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主要面向广大小企业群。中介机构大都利用各国政府对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主动与政府合作,为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如帮助高技术小企业获取市场机会和投资,提供专业化、优质价廉的服务,经常性的培训、讲座,免费为小企业讲授纳税知识、计算机网络、软件使用、企业管理、市场开发等。

1.4 科技咨询机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世界上所有成功的科技中介咨询机构的第一因素是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人才。美国咨询公司的人员素质很高,公司要求从业人员有相应的文凭、工作经验和道德标准,大型公司每年还要对咨询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国际上有名的兰德公司的从业人员达数千人,其中硕士、博士占80%以上。日本著名的野村综合研究所、社会工学研究所、未来工学研究所等,从业人员都在100人以上,其中硕士、博士占一半左右。

英国技术集团(BTG)科技中介公司是一个典型的、经营规范的科技中介公司。目前该公司在伦敦、费城和东京设有分支机构,共有180名职员,一多半是科学家、工程师、专利代理、律师和会计师。该公司主要业务是帮助申请专利、技术转让评估和实施专利授权。

世界著名的科技咨询公司主要财富就是它的专业人员,这是公司经济的核心。“招聘最优秀的人才,给予最佳的培训,培养最好的科技咨询顾问,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已成为许多科技中介咨询公司的行为准则。

2 对我国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启示

借鉴国外科技中介组织的成功经验,我国在推动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进程中,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加强科技中介组织的政府调控和规划引导。从国外经验看,政府在科技中介组织的管理中扮演着调控、引导和监督的角色。我国的有关政府部门因受管理体制的约束,未能在促进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利用政府改革的契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把原来不适宜政府行使的职能如行业标准制订、同业竞争规范、技能素质考核等职能还给市场和社会,政府主要承担起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职能。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主要通过制订法规、研究对策、加强监管、发布信息等方式进行间接调控,而把各项直接管理的事项及职能都交由科技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管理。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特别要注意从总体上抓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战略规划,明确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重点构筑技术创新和科技孵化服务体系、投资融资服务体系、科技咨询和培训服务体系、科技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系、成果转让服务体系等,并配套具体的实施措施。

2.2 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强化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我国科技中介组织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来确立,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某些服务质量低下、经营不规范等同题。因此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促进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特别要加强对认证评估机构及认证评估培训、咨询机构的监督管理及资质认证。建议出台《技术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条例》、《科技中介服务税收征管暂行条例》、《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范》等等,构筑一个旨在解决科技中介发展实际问题、保障科技中介合法权益、规范科技中介行业行为的完善的法规制度平台,从根本上改变现阶段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所存在的不良状况。

同时,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行风行纪中的自律作用,赋予其实施一些必不可少的科技中介行业准入制度和禁入制度,强化行业自律,维护行业信誉,反对各种欺诈、垄断行为,使科技中介组织真正成为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3 建立现代化的科技中介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我国应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统筹规划全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信息支撑体系,建成覆盖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组织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网络系统,构造产学研对接的桥梁,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各类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在建立科技中介信息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应针对不同的行业开发一批国内外与科技中介服务相关的数据库,如专利、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海外投资环境、产品营销等数据库。同时建立科技中介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站,与国内外互联互通,并提供查询各类信息资源的相关链接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使科技中介机构能有效利用跨区域、跨行业的信息网络和共享的各种数据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管理、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技术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种服务。

2.4 加大各类型科技中介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短缺且素质不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大发展。为此,应该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加速科技中介人才的培养,重点抓好技术经纪人、高新技术专利代理人等队伍的建设,开展注册咨询师资格认证与管理工作,建立有利于科技中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开设培养科技中介机构紧缺人才的专业,如在工商管理中增设资产评估专业、经纪人专业、拍卖师专业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从国外广泛地引进优秀中介人才,并在住房、户口、生活待遇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标签:;  ;  

国外科技中介组织的成功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