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初探论文_穆银东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初探论文_穆银东

穆银东 安徽省天长市城南小学 239300

摘 要: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本文试从“联系生活,体验数感;操作实践,内化数感;加强估算,发展数感;解决问题,实践数感”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体验 实践 数学素养

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并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

所谓数感,狭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的敏感性。它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学生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理解复杂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广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学公式、定理、性质、公理等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也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数和运算概念的感悟和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意识。我觉得数感是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

那么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和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谈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数感培养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联系生活,体验数感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与体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有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引导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数进行交流,促使学生加深对数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立刻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于是,学生们会兴致勃勃地去数: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这儿的素材无一不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此时老师不忘提醒一句,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这样的无处不在。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使他们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操作实践,内化数感

皮亚杰说:“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现,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

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设计了“摸”面、“画”面、“找”面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到“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在教学“十几加几、十几减几”时,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搭积木”的操作情境,学生兴趣盎然,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发言积极踊跃,思维的火花不时在闪现。

三、加强估算,发展数感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估算意识、估算方法、估算策略是不可能自然产生的,需要逐步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认识整十数时,让学生在数轴上填写整十数,再看一看“80接近100还是接近30”;在初步理解“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义后,让学生做一些按要求选择数值的练习,这些都是以后进行估算的基础。教学对加、减计算结果的估算,以“35+60”为例,教师先示范估算得九十几,然后让学生模仿估算,发展到说出“下面每题得数各是几十多”,再发展到“你能说出哪几题得数比50小,哪几题得数比50大?”。这些估算练习除了有助于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形成估算意识,还有利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把握,对计算结果起到监控和复查作用,增强学生的数感。

四、解决问题,实践数感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运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选择什么算法解决,再算出具体的结果。同样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有些不同问题可能会有同一种解法。

如教学“37+16=?”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物操作后,让学生讲出自己的算法,有的同学是把37凑成40,有的同学是把16凑成20,有的同学是先算7+6,还有的同学用的是竖式……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发现这道题算法不止一种,在使学生在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的同时,也了解了别人的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总之,数感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半载就能形成的,它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有个长期而又持久的过程。而且,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学习内容的深入,数感的培养必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从低年级扎扎实实地抓起,把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并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论文作者:穆银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初探论文_穆银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