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_何信欢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_何信欢

何信欢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目的:分析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疗效,为医疗同仁提供借鉴。方法:对20例颈椎骨折患者进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并跟踪随访34~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0个月,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行评价、测量并计算颈椎高度的丧失率、颈椎的屈伸范围及融合率,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平均提高1.8级。手术后颈椎总伸屈活动范围平均16°,椎体高度丧失为1.7%,融合率100%,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较好地调和了颈椎手术后运动与稳定的矛盾;前后路一次手术既满足了椎管减压的彻底性,又获得了颈椎远期稳定性,降低了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颈椎骨折;前、后联合手术;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167-02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且并发症较多。但在以往的治疗中,多数都是采用单纯的前路或单纯的后路手术。这种单纯的手术时常不能完全解除同时来自前后方对脊髓的压迫,不能同时矫正前后方畸形,影响了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本人收集整理了本院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20例,并且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均为本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颈椎骨折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段为19~45岁,平均32岁。其中骨折脱位伴关节绞锁6例(C54例,C61例),爆裂型骨折7例(C5-7),椎体骨折伴原发性椎管狭窄3例(C5、C7),椎板骨折伴急性椎间盘突出4例(C5/63例,C6/71例)。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伤11例。24内手术者11例,2~5d内手术者9例。其中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7例,C级 6例,D级2例。全部患者手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CT及MR检查。

1.2 方法

20例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前路再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气管插管全麻后,在颅骨牵引下,先取侧卧位,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上、下一个椎骨的椎板及棘突,先切除伤椎全椎板,清除血肿、黄韧带及碎骨块。绞锁关节撬拨复位或凿除阻碍复位的关节突关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向上、下减压直至正常脊髓,以大量盐水冲洗,再将减压取出的棘突及椎板制成骨条摆放在关节突周围植骨,在必要的情况下用10号丝线固定在关节突关节囊上,放引流管缝合刀口。患者再取仰卧位,于颈前右侧作斜切口,逐层显露致颈前筋膜,用“C”臂透视确定需要减压的椎体间隙,用环钻及刮匙将前方压迫颈髓的骨块、椎间盘取出,并向上、下方潜行减压,再用大量盐水冲洗,取自体髂骨块植入减压间隙。采用Sofmmor-Danek的Orion前路钢板,按颈椎生理曲度预弯后固定牢固,放置皮片引流,然后按顺序缝合。手术完成后,常规应用激素、脱水剂、抗生素及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颈部用颈托固定,时间为60~80天,手术第3天进行高压氧治疗,每个疗程10次,治疗2~3个疗程为限。与此同时,对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做积极预防。

1.3 随访

全部患者手术1周内及最后1次随访时做放大率相同的颈椎正、侧位片检查[1],中立侧位片上测量C2_-C7椎体高度h及h’,椎体高度丧失率(%)为:(h-h’)/h*100%。最后1次随访时拍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屈伸总运动范围[1]α=α1+α2。最后1次随访时的X线片上观察融合率。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2]。

2.结果

对20例患者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4~46个月,平均40个月。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平均提高1.8级。手术后颈椎总伸屈活动范围平均16?,与单纯后路双开门后颈椎活动范围16.5°[3]相近。椎体高度丧失为1.7%,融合率100%。本研究中没有轴性症状[4]发生,没有钢板断裂或螺钉松动现象发生,没有食道损伤和刺激症状发生。

3.讨论

颈椎骨折后,颈髓明显受压,缺血水肿,椎管容积明显变小。传统的单纯从前路减压,由于手术入路深,操作器械对脊髓的任何刺激,都会加重脊髓的损伤,都有引起术后症状加重的可能[4]。先从后路进行椎管减压,使绞索的关节突关节复位,能明显扩大椎管的有效容积,增大颈髓的缓冲空间,提高了再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务必在颅骨牵引下进行,由侧卧位转换成平卧位时,务必保护好颈部,严防加重颈椎骨折脱位[5]。术后颈部应用颈托固定60~80天,待颈椎骨折初步愈合后,才可慢慢地活动颈部。患者手术后务必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加强身体营养,以利于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姜晓幸,张光健,陈统一.双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随访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1,5:283.

[2]卓大宏,骨科康复学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5(3):242-244.4.

[3]Analysis of Spinopelvic Sagittal Alignment i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Angular Kyphosis Spine 2013年 38(13):813-818.

[4]曹谊林,周广东,刘伟等,几种股骨骨不连治疗方法的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05。21(1):25-28.

[5]姬洪全,周方,田耘,刘忠军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J]. 中华创伤杂志2013年29(4):297-301 76.

论文作者:何信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_何信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