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措研究论文_安晓妤,李小玲,黄琳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2014年期间对1097名某医学专科学校女大学生进行经前期综合征相关的问卷调查,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①该医学专科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6.7%(732/1097);②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身体状况、月经是否规律、痛经、就业压力、与父母关系是影响其发生的重要因素;③采取心理干预前后,发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女大学生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发生明显改变,采取心理干预后的评分明显低于采取心理干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期综合征在医学专科女大学生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需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影响因素;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316-02

经前期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认为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与精神、社会、内分泌、神经递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医学专科女大学生是一个数量较庞大的群体,在她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面临诸多方面的压力。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医学专科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干预措施,我们于2014年对1097名医学专科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中有经前期综合征者采取了一定的心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对某医学专科学校一年级在校女大学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向调查对象讲明了本次调查的目的、填写问卷的正确方式,采取集中填写并当场回收的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1097份(1份/人)。这1097名女大学生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65±3.07)岁,其中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为701名,占63.9%;来自城镇的女大学生为396名,占36.1%。所有女大学生平时均无严重的躯体或精神疾病史。

1.2 调查方法

1.2.1 经前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John Bancroft编制的经前期综合征中文版量表,量表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和情绪异常两类症状,如偏头痛、腹胀腹泻、手脚肿胀、易激动、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焦虑、紧张、神经质、嗜睡、失眠等,以末次月经前14天内至经期出现上述征状中的5项,其中必须具有一项情绪异常症状为诊断标准[2],该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3]。

1.2.2采用自制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女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恋爱史、家庭成员情况、学习程度等)、月经情况(对月经的看法、月经初潮时间、月经周期、行经期、月经量、有无痛经等)、月经前情况(有无精神神经症状和躯体症状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

1.3 心理干预

课后聘请校内外妇科专家对经前期综合征女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理健康讲座,辅以现场咨询、团体和个别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为女大学生在月经期前后出现的一些心理、生理反应及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进行讲解答疑。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评分[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该医学专科学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6.7%(732/109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身体状况、月经是否规律、痛经、就业压力、与父母关系是影响其发生的重要因素,详见表1;③采取心理干预前后,发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女大学生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发生明显改变,采取心理干预后的评分明显低于采取心理干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医学专科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n=1097)

注:与非经前期综合征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经前期综合征组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后期表现出了一系列的身体和情绪症状,与精神疾病无关,症状在卵泡期得以缓解,在月经后其可恢复至无任何症状。经前期综合征是一种由综合性因素引起的女性疾病,相关因素包括生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医学专科女大学生是一个数量较庞大的群体,为探讨研究其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干预措施,我们于2014年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097名医学专科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6.7%(732/1097);身体素质较差、月经不规律、痛经、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与父母的关系差,是影响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随着女大学生对学校环境和大学生活的逐步适应,临床各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课堂上妇产科专业教师对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深入浅出的讲解,课后聘请校内外妇科专家对经前期综合征女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生理健康讲座,辅以现场咨询指导、团体和个别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针对女大学生在月经期前后出现的一些心理、生理反应及各种有效应对措施进行讲解答疑。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经前期综合征女大学生采取一定心理干预之后,其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经前期综合征在医学专科女大学生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需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高明周,高冬梅,刘欢,等.青春期经前期综合征/经前情感障碍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4):1361-1364.

[2]John Bancroft.Premenstrual syndrome:a reappraisal of the concept and the evidence[J].Psychological Medicine,1993,24:3-7.

[3]赵更力,王临虹,渠川琰. 育龄妇女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4):222.

[2]李燕敏,熊和民,刘辉,等.高职院校女生经前期综合征及影响因素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3):50-51.

[4]衡艳林.荆州市护理人员SAS、SDS评分及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5, 2(12):432-434.

基金项目: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QNYZ201315)

论文作者:安晓妤,李小玲,黄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措研究论文_安晓妤,李小玲,黄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