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性认同到道德肯定:新时代道德建设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从理性认同到道德肯定:新时代道德建设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从理性的认同到道德的肯定——新时期道德建设中一个应高度重视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连婉廷[1](2021)在《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是一种包含人类丰富情感与复杂认知的艺术表达,能够为人类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功能,例如审美功能、教化功能、娱乐功能等。音乐的题材、体裁是丰富多样的,不过并非所有的音乐都主要服务于政治。在政治场域之中,部分音乐作品能够发挥政治功能,这类作品以表达政治信息为目的,塑造了“音乐政治表达”,发挥了相应的“音乐政治功能”。与普通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是,只有在政治场域中传递政治信息的音乐表达,才是音乐政治表达。由此,立足于音乐政治表达分析音乐政治功能,是政治学研究中具有音乐与政治交叉研究属性的重要范畴。政治与音乐具有相关性,虽然政治与音乐是看似相互独立的文明系统,拥有各自的形成逻辑与各自成熟的研究领域,但是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这些关联推动了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引发了由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逻辑,这些新的知识体系拓展了人类认知,丰富了人类文明成果,也构成了解释音乐政治表达的依据,为厘清政治与音乐之间的逻辑,提供丰富的学术想象空间和理论探索驱动。音乐政治表达能够发挥某种政治功能,象征、动员与认同便是其中三重较为常见的功能。自古以来,音乐政治表达的例子屡见不鲜,无论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中“乐与政通论”,还是柏拉图所提及的派地亚过程中音乐对教化民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抑或是亚里士多德对音乐调性和德性之间的关联性阐述,都能够反映出政治家通过音乐的强动员性、象征作用和塑造情感的价值,从而教化民众以实现促进社会稳定等政治目的。从音乐的社会价值来看,音乐能够充实人类精神、调动人类情感、传承人类文化以及塑造人类文明,无论运用明示还是隐喻的方式,音乐政治表达都在政治文化中传递着政治信息,并以艺术表达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姿态广泛存在。本文的总体架构是总分总的形式,第一章总体概括了音乐政治功能的基本内涵、三重功能的内在关联以及相关基础理论。最后一章总结了音乐政治表达的双向性和从责任视角延伸音乐政治研究的可能性。中间三章以并列式的方式进行展开,三种功能都通过功能主义中“结构-过程-功能”的研究层次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概念性的解释音乐政治表达的内涵是本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为,并非所有的音乐表达都能够实现政治功能,并且不同音乐所发挥的政治价值不同。不同音乐的具体内容、传播路径不同,这些差异成为了是否能够实现音乐政治表达以及实现何种政治功能的依据。因此,本研究并非在针对音乐的艺术性进行探索,而是立足于政治学的视角,将部分音乐作品作为分析对象,进而挖掘三重音乐政治功能的机理。其次,音乐政治功能很多,但是象征、动员与认同是较为常见的并且对政治需要而言十分重要的音乐政治功能。辨析音乐政治功能可以借鉴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并将其细化为“结构-过程-功能”三个维度。结构方面,从音乐的自身结构以及音乐的社会分工来理解音乐政治表达的微观结构与社会宏观结构。过程方面,音乐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表达能够促成某种政治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便是音乐政治表达能否发挥某种政治功能的过程。功能方面,不同的结构与过程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及其音乐的政治实践,音乐可以通过特定的结构与过程实现某种政治功能。最后,本文终章总结了音乐政治表达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对于政治稳定而言音乐政治表达的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亦可能是反向的。反向作用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引发争乱等。因此音乐政治表达需要从责任的视角对音乐创作者责任以及政府对音乐宣传的责任两个方面加以延伸。本文的研究重心在于三重政治功能,不同政治功能的产生逻辑不同,因此三重音乐政治功能的分析重点也有所不同。首先,音乐政治象征方面。能否实现音乐政治象征功能在于音乐符号能否通过政治意义的在场,实现符号的价值转向。通过政治权力的作用使广义的政治意义进行强化,从而实现音乐政治象征。其次,音乐政治动员方面。实现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核心在于是否能够进行情感的唤起,进而引发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从而通过音乐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动员。最后,音乐政治认同方面。实现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关键在于音乐中所表达的身份信息,能否使认同主体产生同一性、归属感、利益满足。因此,符号、情感与身份是厘清音乐象征功能、音乐动员功能与音乐认同功能的核心理论,具体展开如下。第一,音乐政治象征功能是通过音乐符号与政治意义相结合,形成的能够给人呈现出神圣性、权威性的音乐政治符号。音乐政治象征是包含政治意义的音乐符号,符号与象征之间的普遍差异在于意义的在场。因此,音乐政治象征既是音乐符号,更是饱含政治意义的政治象征。借助皮尔斯符号三元论可以发现,符号意义通过像似、指示与规约的方式被修辞,从而表达某种既定的意义。音乐政治象征通过音乐符号表达某种政治意义,并通过政治权威的认可、塑造和强化这一政治意义,最终生成具有权威性与神圣性的音乐符号,进而产生象征性权力。虽然各国国歌是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标志性作品,但是发挥政治象征功能的音乐表达远不止于此。所以,本文将“中宣部100首优秀歌曲”进行分类,从音乐的国家政治象征、音乐的政党象征以及音乐的政治精神象征三重角度进行作品梳理。研究发现,音乐政治象征功能具有神圣性、修辞性、权力转化性的特征,即政治象征的音乐表达具有神圣性、音乐的政治意义需通过修辞性实现、音乐的政治象征过程中的权力具有转化性。第二,音乐政治动员功能通过音乐情感的价值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促发群体参与政治运动,以实现政治目标。政治动员与相对较静态的政治象征不同,政治动员的目的是为了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唤起并培育政治情感,实现对政治思想与政治行为的动员。音乐的价值在于它既能够携带政治信息,同时也是情感的表达。音乐自身的旋律与节奏的配合更替能够引发听众对情感的期待和释放,再加之歌词中明确表达的政治信息,使音乐更适合于唤起和培育某种政治情感,并且音乐的社会感染性能够影响广泛的人群。因此,音乐在抗战、“下乡”等政治情景中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动员功能。研究发现,音乐政治动员功能具有人民性、明确性、社会感染性特征,即音乐政治动员以创作人民性内容为主、音乐政治动员事件具有明确性、音乐的社会感染性是实现音乐政治动员的关键要素。第三,音乐政治认同是通过音乐的情感信息与文本信息,向公民传递情感与认知,以促进公民认同心理的政治过程。因为音乐政治认同功能是建立在公民认同基础上的,所以身份不仅是理解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也是解释音乐政治认同的核心脉络。音乐中的政治信息不仅能够表达与身份相关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代表不同的身份。在音乐政治认同表达中,无论是由血缘、族群构成的“先天”的历史与文化观念,还是被“后天”的情感与社会认知改造而形成某种政治情感,抑或是通过利益驱动而形成的政治认知与政治倾向,都需要通过认同主体对音乐表达中的有关身份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研究发现,音乐政治认同具有公民性、分层性、边界性,即公民性是音乐政治认同的来源、音乐政治认同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以及传播内容具有分层性、音乐文化认同的跨边界性能够跨越政治的边界。总体来看,本文聚焦于自上而下的音乐政治表达范畴,因为正是这类音乐作品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然而,在广泛的政治文化中,自下而上的表达也是音乐政治表达中不可忽视的范畴,例如美国摇滚中具有大量的体现反叛精神的音乐作品。因此,政治责任对音乐政治表达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责任能够促进音乐政治表达的有序发展,发挥功能最大化。政治责任是完善音乐宣传体系的重要依据。一方面,政治责任可以使政府能够指导、改进和监督音乐宣传的内容、制度和机制。另一方面,音乐政治表达也需要基于具有政治责任意识的创作动机。就此而言,本议题还具有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

吴长静[2](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黄云平[3](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指向,深刻阐述了法治正义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质,回应了中国没有法治正义思想的质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当代定位与中国表达,代表着我国对于世界正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对于认识、理解与提炼法治正义的中国形态、中国特色、中国价值和中国方案,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相呼应的历史进程中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重点关注“形成逻辑是什么”“核心要义是什么”“理论结构是什么”“历史贡献在哪里”“未来将发挥什么作用”等关键问题,以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独特机理与精深内涵。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时代逻辑,是批判继承中西法治正义理论、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历史必然,是国家处理人治与法治、政治与法治、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践必然,也是反映人民心声、国家意志和全球主张的时代必然。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有着系统严密的内涵结构,在增强宗旨意识、坚守人民主体地位、解决不公问题等方面展现了法治正义的人民立场,在确立规则权威、回应社会关切、践行实体与程序正义等方面展现了法治正义的实践导向,在重塑德治与法治地位、培育新价值观、推进道德融于法律等方面展现了德法共治的追求,在主体内容、驱动模式、目标愿景等方面展现了整体推进法治正义的追求。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有着丰富的实践应用性,展示了治贫、治变、治国、治党协同的法治正义共建过程,表明了经济正义、政治正义、社会正义、文化正义、生态正义同步的法治正义共创指向,反映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联动的法治正义共治要求,体现出国际国内统筹的法治正义共享要义。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回应了正义理论创新的趋势与治国理政的实践需求,围绕共产党执政规律形成了新的法治正义理解,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拓展了新的法治正义内容,围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立了新的法治正义坐标。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有着深远的未来向度,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可以传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法治正义意蕴,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威力,进一步引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李丽[4](2020)在《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治要良好运行,健全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公民深厚的法治观念是其必要条件,法治观念是推动法治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农村法治社会有效建立的根本所在,也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然而与国家法治化进程相比,农民的法治观念还明显不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也愈显无力和低效。现实抵牾催促着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进行反思和检视,以实现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良性质变。缺乏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明晰基本理论问题,才能进一步把握培育农民法治观念的精髓和理想进路。法治是一种成熟、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制度框架,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社会现实土壤的中国法治必然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内涵。法治观念是法治的个体观念表达,是个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象与法治规律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把握,是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能动反映和内在自觉。法治观念包含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意志三个相互关联又逐层递进的结构要素。新时代中国农民的法治观念是指农民个体所具备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相适应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内在自觉。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是培育者与农民的双向互动,既包括培育者的法治教育引领过程,又包括农民自主建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环境四要素,遵循法治知识的传授与教育、法治实践的体悟与认同,法治环境的联动与耦合的培育机理。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的内在结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和运行机理的理论解答,搭建起了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架构和模型。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指向的“农民”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整体意义上群体,拥有广义的外延范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规划,新时代背景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新际遇。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农民法治观念的提升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造了条件。理论概括是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重要方式,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农民教育思想作为其理论成长点和根基,并提取绵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借鉴西方的成熟学说。这些理论成果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依托。历史是真理之母。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应链接历史,感悟历史经验对现实的启迪与昭示。改革开放是我国法治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起点。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经历了准备阶段(1978年——1985年)、起步阶段(1986年——1996年)、展开阶段(1997年——2011年)和新时期(2012年——至今)。脉络的梳理使得培育经验愈加清晰,四十多年来,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遵循;采取“送法下乡”模式,将农村纳入现代法治建设的轨道;紧抓依法治村,建立村民自治制度,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制度平台;坚持德、法共治,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作用;开展农村立法、司法、执法建设,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透过历史之境,总结培育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历史参照与借鉴。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实践的指引,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最优良的方法论传统和最鲜明的方法论特征。新时代农民的法治观念既有积极表现,也确实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法治期待产生,但司法认同度不高;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在新时代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农民主体性的缺场,“唯培育者为主体”倾向;培育内容多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法治的价值内涵;培育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方式,忽视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各培育主体未形成有效合理,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培育微观环境不佳等多维度困境和挑战。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全面、深入、辩证地挖掘问题根源,能深化我们对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研究当前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抵牾,有利于定位化解矛盾的着力点,为构建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理路提供现实指引。在这样一个革故鼎新的伟大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新要求,呼唤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回归和彰显,探究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路向。理论、历史、现实像是三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必须坚持培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主体间性原则和本土化原则,以完善农村法治建设、促进农民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农民法治认知、强化法治情感体验、增强法治信任、培养法治思维为具体目标,构建多层次培育目标体系。根据农民心理发展特点,农村培育环境与资源,结合农民法治需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取向,培育应采用“唤起民众”式培育法、法治实践体验法、生活化培育法,重点培育农民的法律至上观念、权利保障观念、依法办事观念、权力制约观念。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可遵循以下路径开展:发挥党政的主导作用,扩大社会主体的参与范围,凸出重点农民群体的培育工作,明晰各培育主体责任,共同构建“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的培育大格局;通过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机构设置、加紧队伍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健全评估体系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让农民在各类法治活动中,在依法治村的实践中,在纠纷处理解决中深化民主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通过完善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一核三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等途径优化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乡土环境。

张鹏程[5](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梁骏[6](2020)在《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公民道德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公共道德则是公民道德在社区这一特定区域的具体呈现,是社区居民在日常社区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普遍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其旨在维护社区的公共生活秩序,改善社区的居住环境,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上海市政府于2018年发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报告》,旨在将上海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并在此基础上于2050年全面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行列。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硬件支持,城市居民的精神文明素养同样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在现有的上海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应该加强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助力上海向着卓越的全球城市迈进。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提出了社区公共道德的内涵,并在上海三所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第一章主要界定了社区公共道德的相关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社区公共道德的范畴、社区公共道德的要求、社区公共道德处理的三对关系以及社区公共道德的特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上海社区变迁与社区公共道德的历史沿革。上海城市社区的样式经历了里弄制社区、单位制社区、商品房社区等三个历史阶段。与此同时,上海社区公共道德也相应发生着变化,表现为自发性的熟人社会公共伦理、外部制约性的熟人社会公共伦理、陌生人社会的消极公德。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现状。通过对虹口区新市南路社区、松江区松南社区、浦东新区碧云社区的实地调研,笔者在全面分析社区公共道德现状的同时,提出如下现实困境:陌生人社区的日益普遍与社区内在凝聚力的缺失、社区集体主义思想的日趋边缘化与社区居民个体德性的参差不齐、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制度的相对滞后性与不稳定性、上海社区公共道德教育中的居民主观能动性缺失。第四章主要提出了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策略。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传统乡规民约与美国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的启示。第二部分提出了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原则。第三部分则是在现实困境、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措施,即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完善社区公共道德建设机制、提高社区居民个人德性、提升社区事务的参与度。

张楚乔[7](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重大改革和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正处于一个重建和提升的时期。今天的大学生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化自信程度将会影响到民族复兴的文化底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方向。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将有利于引领社会从文化自卑、文化自负回归到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新要求和新动能。研究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逻辑与历史分析相结合和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培育路径进行探索。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对于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求大学生主体在多元文化中坚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和坚定信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巨大变革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积极的现代理念和思想意识,同时也冲击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不断变化与思潮汹涌激发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奋斗豪情,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偏颇;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大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和博采众长的开放心态,同时也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心理。以上现象和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生文化定力不足,文化自信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内涵着大学生从知识上领悟、情感上认同、理性上坚信等多个方面,要培育坚定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就要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这个文化自信的核心。在实践中,要在国家层面调控经济环境、把控意识形态、营造文化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通过思政课堂引领政治方向、通过社会实践增添文化底蕴、通过同辈教育增强文化担当,从而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担当者和主力军。

隋芳莉[8](2019)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和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重点探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为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国家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和科研机构,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研究的核心问题,由指标系统、权重和评价标准构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构成两个一级指标,“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学生实效”“校风校貌”“社会效应”构成八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二十八个三级指标。文研究使用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XXX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的程度和状况进行测评的体系。本研究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并对其进行科学性论证。在XXX省部分高校开展大规模测评,对测评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和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视角提出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立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应建立长效机制。评价长效机制由组织领导机制、实施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动力保障机制和反馈应用机制构成。通过建立科学评价观、深化评价基础和理论应用研究、积极运用现代评价技术、营造评价文化等路径构建评价长效机制,开创高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新局面。

张璇[9](2018)在《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廉洁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词汇。对于公职人员而言,这是其必须遵守的政治道德,对于人民而言,这是其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廉洁观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公德,更是个人生活中的私德。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当代大学生进行廉洁观培育,有利于培养个人优良的道德品质,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力量。概念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理论依据为研究提供科学性指导,而现实意义则是问题讨论的动力。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是指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了解廉洁观的基本知识,认识廉洁观对个体乃至社会的重要意义,培养当代大学生清白为人、踏实做事、拒腐防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文的研究中借鉴了相关理论的帮助,主要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等。加强当代大学生廉洁观研究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廉洁观现状的了解及原因分析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总体上而言当代大学生的廉洁观积极向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廉洁价值,认可廉洁行为,对于廉洁观培育抱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但在一些具体的知识界限上模糊,廉洁情感上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对一些行为的评价缺乏理性,在廉洁行为上,呈现出一种对他人要求很高,但自身约束力不足的现象。在具体原因的分析中,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校廉洁观培育的滞后、廉洁家风的缺失、个体知行能力不统一及大学生廉洁观培育机制的不完善。开展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研究,必须确立正确的目标,构建完整的内容体系,遵循科学的原则。其主要目标包括明确科学的廉洁认知,树立正确的廉洁态度,提升多元的廉洁能力,培养主动的廉洁行为;其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正面引导原则、情理交融原则、尊重差异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以公民道德教育是基础,以法制教育是保障,以反腐倡廉教育是着力点。加强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研究,需要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探索适合培养当代大学生廉洁观的途径。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应以运行机制为保障,社会环境的优化为基础,高校路径的选择为主渠道,家庭氛围的营造为辅助,个体自我教育为归宿,全方位加强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工作。

孙月娟[10](2018)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文中指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在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公信力的生成和维持是当下教育强大力量的来源和滋养,如何正确认识、塑造、提升教育领域的公信力是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要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在这过程中,只有信任才会有交流,只有交流才会有沟通,只有沟通才会有影响,只有影响才会有传承。因此,公信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所在。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引入公信力理论并加以分析,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公众价值观中合理存在的投射和支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是对当前低效化困境的有声回应。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基于定性分析法、系统科学方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学理回应。2016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改进中加强”这一总体要求,这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培育和发展变为形势之需、任务之求。本研究鉴于公信力的研究现状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展望,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需突破的研究论域。第一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界说。概念内涵的界定是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及其运行机理等相关理论的逻辑前提。文章首先从深入解读和解析公信力的词义开始,基本勾勒出了公信力概念的关系模式:公信力是以实体性的“公”为基点,以主体性的“信”为核心,以客体性的“力”为驱动,最后复归于主体性之“公”的精神品质的彰显和塑造这样一个辩证统一的概念逻辑之维。进而界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属性特征,并从“公”“信”“力”出发提出了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三个向度:信任度、影响力和公共性。第二章:信任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基础要件。信任度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对方是否可信?二是如果可信,主体赋予信任的程度。本章首先对信任度等相关概念、特点进行了辨析,按照主体类型和主体信任的维度分别对信任度进行分类。随后,从“谁信任谁”“何种信任”“何以信任”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度架构;并从“真”“善”“美”与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度的三个契合视角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度的逻辑演进。第三章:影响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目标追求。影响力也是公信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影响力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力”的大小和方向来作用和影响于大学生并反馈信用。本章从双向互动关系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进行了祥实解读,阐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核心目标导向性、过程调控性、因素复杂性、结果非定量性等特征;从主体维度、介体维度和环体维度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因素,并对其内在的作用机理和作用层次进行了系统揭示。第四章:公共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构筑之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属人意义的学科,公共性是主体性维度下的一种现代品质,两者在理论价值层面都是关注人的发展,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公共性”有其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学科基础,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才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本章围绕“公共性何谓”“公共性何来”“公共性何在”三个维度深入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核心要义、生成语境和价值彰显。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提升路径。本章承上启下,着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信任度、影响力、公共性视角出发,从各自的主要影响维度入手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提升路径。在“信任度”视角下,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真”“向善”“塑美”;在“影响力”视角下,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主体维度的培育路径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公共性”视域下,提出要以主导和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以“公共人”人格品质培养塑造“接班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方向性路径。

二、从理性的认同到道德的肯定——新时期道德建设中一个应高度重视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理性的认同到道德的肯定——新时期道德建设中一个应高度重视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政治与音乐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政治与音乐研究的诸视角
        (三)现有研究评价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音乐政治功能的内涵阐释与相关理论
    一、音乐政治功能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治象征、政治动员与政治认同
        (二)政治功能与音乐政治功能
        (三)政治表达与音乐政治表达
    二、音乐政治功能的三重分析视角及其内在关联
        (一)音乐政治功能三重分析视角的依据
        (二)音乐政治功能的三重关系辨析
    三、音乐政治功能的相关理论基础与阐释
        (一)政治象征中的符号与音乐符号
        (二)政治动员中的情感与音乐情感
        (三)政治认同中的身份与音乐身份认同
第二章 音乐政治象征功能
    一、符号视角下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解析
        (一)音乐符号与音乐政治象征的差异
        (二)符号学视角下音乐政治象征功能
    二、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分析
        (一)音乐的政治精神象征功能
        (二)音乐的政党象征功能
        (三)音乐的国家政治象征功能
    三、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特性
        (一)音乐政治象征艺术幻象的神圣性
        (二)音乐政治象征内容的修辞性
        (三)音乐政治象征的权力转化性
第三章 音乐政治动员功能
    一、情感视角下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解析
        (一)政治动员中音乐的情感实践
        (二)情感视角下音乐政治动员功能
    二、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分析
        (一)音乐的政治行为动员功能
        (二)音乐的政治思想动员功能
    三、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特性
        (一)音乐政治动员事件的确定性
        (二)音乐政治动员方式的感染性
        (三)音乐政治动员内容的人民性
第四章 音乐政治认同功能
    一、身份视角下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解析
        (一)政治认同中音乐的身份认同
        (二)身份视角下音乐政治认同功能
    二、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分析
        (一)音乐的政治历史与文化认同功能
        (二)音乐的政治情感认同功能
        (三)音乐的政治利益认同功能
    三、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特性
        (一)音乐政治认同内容的公众性
        (二)音乐政治认同传播的分层性
        (三)音乐政治认同表达的跨边界性
结语:音乐政治功能研究的前景
    一、理论拓展的空间
        (一)音乐政治表达双向性与音乐创作责任
        (二)音乐政治表达中的政府责任
    二、学科交叉的可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新时代法治建设呼唤法治正义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2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逻辑形成
    2.1 理论逻辑:中西法治理论批判吸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
        2.1.1 对中华法系正义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2.1.2 对西方法治正义思想的批判与扬弃
        2.1.3 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继承与发展
    2.2 实践逻辑:扎根中国大地实现法治正义的持续探索
        2.2.1 在处理人治与法治关系中推进法治正义的现实回归
        2.2.2 在处理政治与法治关系中推进法治正义的辩证统一
        2.2.3 在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中推进法治正义的重心转移
    2.3 时代逻辑:法治正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指向
        2.3.1 法治正义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的人民心声
        2.3.2 法治正义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下的国家意志
        2.3.3 法治正义是百年未有变局演进下的全球主张
3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内涵结构
    3.1 追求法治正义的人民立场
        3.1.1 体现从坚守本源到因时而立的有机统一
        3.1.2 体现从服务人民到人民主体的价值旨归
        3.1.3 体现从解决不富到解决不公的历史跃迁
    3.2 追求法治正义的实践导向
        3.2.1 确立规则权威与正义底线
        3.2.2 回应社会热点与重大关切
        3.2.3 践行程序正义与实体公平
    3.3 追求法治正义的德法共治
        3.3.1 以法治正义重塑德法地位
        3.3.2 以法治正义培育新价值观
        3.3.3 以法治正义指引德融于法
    3.4 追求法治正义的整体推进
        3.4.1 从系统法治观设计法治正义的主体内容
        3.4.2 从双向动力源建构法治正义的驱动模式
        3.4.3 从动态时间轴规划法治正义的目标愿景
4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实践应用
    4.1 “四个全面”视角下的法治正义共建
        4.1.1 将法治正义作为检视小康成效的标准
        4.1.2 将法治正义作为规范重大改革的前提
        4.1.3 将法治正义作为推进治国理政的基石
        4.1.4 将法治正义作为保障管党治党的利器
    4.2 “五位一体”视角下的法治正义共创
        4.2.1 经济正义法治化
        4.2.2 政治正义法治化
        4.2.3 社会正义法治化
        4.2.4 文化正义法治化
        4.2.5 生态正义法治化
    4.3 “法治中国”视角下的法治正义共治
        4.3.1 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
        4.3.2 贯穿于治国、执政、行政全方位
        4.3.3 体现为法治道路、法治体系、法治理论、法治文化全要素
    4.4 “全球法治”视角下的法治正义共享
        4.4.1 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4.4.2 推行平等互信的中国特色义利观
        4.4.3 倡导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秩序
5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历史高度
    5.1 围绕共产党执政规律形成新的法治正义理解
        5.1.1 以正义力量增强共产党执政的民心基础
        5.1.2 以法治治理增强共产党执政的法理基础
        5.1.3 以权益维护增强共产党执政的权力基础
    5.2 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拓展新的法治正义内容
        5.2.1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话语体系
        5.2.2 延拓社会主义正义的存在场域
        5.2.3 呈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终极旨趣
    5.3 围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立新的法治正义坐标
        5.3.1 克服西方选择性的法治正义幻觉
        5.3.2 超越纯粹理论化构想的法治正义
        5.3.3 打破选票式的单一法治正义模式
6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未来向度
    6.1 目标向度:中国梦的法治正义意蕴
        6.1.1 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1.2 建设公正有为的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6.1.3 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6.2 制度向度: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威力
        6.2.1 将法治正义要求根植于党的领导制度
        6.2.2 将法治正义需求融入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6.2.3 将法治正义内嵌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6.3 体系向度:指引国家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
        6.3.1 面向法治正义的多元逻辑转换
        6.3.2 面向现代治理的多重实质转向
        6.3.3 面向中国实践的多层体系进路
    6.4 能力向度:实现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6.4.1 提升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能力
        6.4.2 提升以法治保障民生的能力
        6.4.3 提升国家参与全球法治治理的能力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4)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问题概说
    2.1 法治观念的透析
        2.1.1 法治观念的界定
        2.1.2 法治观念的结构
    2.2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界定
        2.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含义
        2.2.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
        2.2.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机理
        2.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代际遇
    2.3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溯源
        2.3.1 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2.3.2 文化基因:中国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
        2.3.3 西学借鉴:西方法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回溯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进程
        3.1.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准备阶段(1978 年——1985 年)
        3.1.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起步阶段(1986 年——1996 年)
        3.1.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展开阶段(1997 年——2011 年)
        3.1.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期(2012 年——至今)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经验总结
        3.2.1 党的领导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根本遵循
        3.2.2 “送法下乡”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主要模式
        3.2.3 村民自治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了制度平台
        3.2.4 思想道德教育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器
        3.2.5 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检视
    4.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实效
        4.1.1 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
        4.1.2 法治期待产生,但基层司法认同度不高
        4.1.3 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
    4.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4.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呈现“唯培育者主体”倾向,农民主体性缺场
        4.2.2 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了法治的价值内涵
        4.2.3 农民法治观念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培育,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重视不足
        4.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未形成有效合力,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
        4.2.5 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微观环境不佳
    4.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困境的根源剖析
        4.3.1 社会层面:“半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结构
        4.3.2 经济层面:“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弊考量
        4.3.3 政治层面:“非利益捆绑”的村镇关系
        4.3.4 文化层面:传统乡土法文化的掣肘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对策
    5.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原则
        5.1.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1.2 坚持主体间性原则,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5.1.3 坚持法治观念培育与乡村“本土资源”相结合
    5.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
        5.2.1 全局性的根本培育目标安排
        5.2.2 系统性的具体培育目标设定
    5.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内容
        5.3.1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法律法规普及
        5.3.2 凸出对法治价值内容的教育与引导
    5.4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方法
        5.4.1 “唤起民众”式培育法
        5.4.2 法治实践体验法
        5.4.3 生活化培育法
    5.5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具体路径
        5.5.1 明晰培育主体,推进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
        5.5.2 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5.5.3 深化农民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
        5.5.4 优化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访谈提纲

(5)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基础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二)政治认同理论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二)乡村振兴理论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六、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6)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社区公共道德相关内容的界定
    第一节 社区公共道德的范畴
    第二节 社区公共道德的要求
    第三节 社区公共道德的关系
    第四节 社区公共道德的特点
第二章 上海社区变迁与社区公共道德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里弄制社区与居民委员会的新探索
    第二节 单位制社区与运动式社会公德治理
    第三节 商品房社区与“七不规范”的出
    第四节 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变化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 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样本的选取与调查过程
    第二节 生人社区:城市发展与熟人社区消逝
    第三节 内在矛盾:居民的需要与社区的治理
    第四节 规章制定:运动式治理的制度性补充
    第五节 公德教育:集体的宣传与骨干的引领
    第六节 现实困境:上海社区公德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策略
    第一节 中国传统与美国社区公德建设的启示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原则
    第三节 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措施
结束语 社区公共道德建设助力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
参考文献
附录

(7)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与研究基础
    2.1 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
        2.1.1 文化的内涵
        2.1.2 文化自信的内涵
        2.1.3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
    2.2 文化自信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是理论基点
        2.2.2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指导方针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现实指南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经济因素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3.1 经济发展成为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
    3.2 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
        3.2.1 物质水平提升焕发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3.2.2 经济体制变革更新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3.3 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消极影响
        3.3.1 日益富足的物质生活易于滋生消费主义思想
        3.3.2 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冲击传统义利观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治与社会因素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4.1 政治和社会发展成为影响大学生自信的因素
        4.1.1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影响自信的主要因素
        4.1.2 国际地位变化是影响自信的重要因素
    4.2 政治与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
        4.2.1 国内社会进步唤醒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4.2.2 国际地位提升强化了大学生的国家观念
    4.3 政治与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消极影响
        4.3.1 意识形态较量冲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4.3.2 社会矛盾问题造成大学生的思想偏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因素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5.1 文化发展状况成为影响大学生自信的直接因素
    5.2 文化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
        5.2.1 对内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
        5.2.2 对外文化交流激发大学生文化振兴意识
    5.3 文化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消极影响
        5.3.1 文艺作品政治意识不到位削弱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5.3.2 文化领域泛娱乐化淡化大学生的文化情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6.1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影响因素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启示
        6.1.1 形成积极社会氛围是培育文化自信的前提
        6.1.2 坚守价值观自信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核心
    6.2 创造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6.2.1 规范经济秩序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6.2.2 把握意识形态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6.2.3 营造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文化品格
    6.3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6.3.1 坚持思政课堂引导政治方向为大学生树立精神支撑
        6.3.2 增加社会实践加强文化体验增添文化底蕴
        6.3.3 加强同辈教育塑造文化氛围增强文化担当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概述
    2.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1.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1.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
        2.1.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2.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问题
        2.2.1 评价目标
        2.2.2 评价原则
        2.2.3 评价功能
        2.2.4 评价要素
        2.2.5 评价过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依据
    3.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思想资源
        3.1.1 中国古代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3.2.2 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理论
        3.2.3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和评价论
    3.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现实依据
        3.3.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论为指导
        3.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文件为遵循
        3.3.3 以总结高校价值观教育经验为启迪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政治性原则
        4.1.2 人文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1.4 科学性原则
        4.1.5 可测性原则
    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2.1 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4.2.2 相关的学科理论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内容
        4.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和工作经验
    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
        4.3.1 构建评价指标系统
        4.3.2 制定评价标准
        4.3.3 确定权重
    4.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系统的内容构成及关系
        4.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一级指标
        4.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二级指标
        4.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三级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以×××省某高校为例
    5.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5.1.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
        5.1.2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5.1.3 多层次综合模糊评判
    5.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实施
        5.2.1 成立评价小组
        5.2.2 按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
        5.2.3 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评价结果
    5.3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结果分析
        5.3.1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5.3.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建议
    5.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的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应用研究—以×××省部分高校为例
    6.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必要性
        6.1.1 实效测评是教育实践的呼唤
        6.1.2 实效测评是理论创新的需要
        6.1.3 实效测评是评价发展的需要
    6.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及施测
        6.2.1 明确实效测评的目的和内容
        6.2.2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量表》及施测
        6.2.3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及施测
    6.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科学性论证
        6.3.1 教育实效测评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6.3.2 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6.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结果分析
        6.4.1 总体情况分析
        6.4.2 三个维度分析
        6.4.3 学生差异分析
    6.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分析
        6.5.1 教育队伍相对弱化
        6.5.2 受教育者差异化
        6.5.3 教育内容表层化
        6.5.4 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化
        6.5.5 教育载体缺失化
        6.5.6 教育环境复杂化
        6.5.7 教育机制碎片化
    6.6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
        6.6.1 以“六个要”打造教育队伍
        6.6.2 以强化受教育者主体性激发内生动力
        6.6.3 以“供给侧改革”思维优化教育介体
        6.6.4 以隐性视角营造教育环境氛围
        6.6.5 以制度保障夯实教育基础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
    7.1 建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意义
        7.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7.1.2 应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特殊性和复杂性的需要
        7.1.3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效的需要
        7.1.4 推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需要
    7.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成
        7.2.1 组织领导机制
        7.2.2 实施运行机制
        7.2.3 管理监督机制
        7.2.4 动力保障机制
        7.2.5 反馈应用机制
    7.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7.3.1 树立科学评价观
        7.3.2 深化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7.3.3 积极运用现代化评价技术
        7.3.4 营造评价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B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附录C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D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初测版)
附录E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初测版)
附录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最终版)
附录G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观测点及题项设计
附录H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最终版)
附录I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附录J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9)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2.1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概念界定
        2.1.1 廉洁与廉政
        2.1.2 廉洁观与大学生廉洁观
        2.1.3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
    2.2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思想
    2.3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2.3.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3.2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2.3.3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2.3.4 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3章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的现状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2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现状
        3.2.1 认知层面:总体认知明确,具体界限模糊
        3.2.2 情感层面:认同廉洁价值,缺乏长远眼光
        3.2.3 意志层面:总体初显成效,仍需逐步增强
        3.2.4 行为层面:认可廉洁行为,自身约束不足
        3.2.5 效果层面:赞成培育意义,效果有待加强
    3.3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产生问题的原因
        3.3.1 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3.3.2 高校廉洁观培育的滞后
        3.3.3 廉洁家风文明的缺失
        3.3.4 个体知行能力不统一
        3.3.5 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机制不完善
第4章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目标、基本原则及内容
    4.1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目标
        4.1.1 明确科学的廉洁认知
        4.1.2 树立正确的廉洁态度
        4.1.3 提升多元的廉洁能力
        4.1.4 培养主动的廉洁行为
    4.2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4.2.1 正面引导原则
        4.2.2 情理交融原则
        4.2.3 尊重差异原则
        4.2.4 可持续性原则
    4.3 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内容
        4.3.1 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
        4.3.2 以公民道德教育是基础
        4.3.3 以法制教育是保障
        4.3.4 以反腐倡廉教育是着力点
第5章 加强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对策
    5.1 构建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运行机制
        5.1.1 构建组织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顺利进行
        5.1.2 构建教育督导机制,推进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规范开展
        5.1.3 构建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良性循环
    5.2 优化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社会环境
        5.2.1 党和政府从自身做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2.2 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5.2.3 加强社会教育基地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3 探寻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高校途径
        5.3.1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5.3.2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5.3.3 增强廉洁观理论培育的渗透力
        5.3.4 积极占领网络阵地
    5.4 营造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家庭氛围
        5.4.1 转变家长思想观念
        5.4.2 提升家长自身素质
        5.4.3 改进家长教育方式
        5.4.4 加强廉洁家风建设
    5.5 提升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的个体素质
        5.5.1 在理论学习中丰富认知
        5.5.2 在情感体验中加强认同
        5.5.3 在意志锻炼中坚定信念
        5.5.4 在知行统一中获得成长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附录 A: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调查问卷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二、相关研究论域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预期研究成果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界说
    第一节 公信力的概念
        一、公信力的词源
        二、公信力的内涵
        三、公信力的特征
        四、公信力的生成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界定
        一、公信力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考察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内涵解说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专属特征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三个向度
        一、信任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基础要件
        二、影响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目标追求
        三、公共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构筑之基
第二章 信任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基础要件
    第一节 信任度的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信任度的特点
        三、信任度的分类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度的架构
        一、谁信任谁
        二、何种信任
        三、何以信任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度的逻辑演进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真”的心理认知
        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情感认同
        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实践自觉
第三章 影响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目标追求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理论诠释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内涵分析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效用特征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作用机理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类别划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因素维度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矛盾体系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作用层次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递进层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宏观层次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微观层次
第四章 公共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构筑之基
    第一节 公共性何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内涵阐释
        一、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内涵解读
        二、公共性生成的理论反思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核心要义
    第二节 公共性何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生成语境
        一、现代公共生活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空间场域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时代境遇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指引
    第三节 公共性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彰显
        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价值生成的理论反思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取向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彰显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真善美视角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路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启真”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向善”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塑美”
    第二节 主体维度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路径
        一、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素养
        二、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
        三、协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主体
    第三节 公共性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路径
        一、以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占领话语阵地
        二、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凝聚价值共识
        三、以“公共人”人格品质培养塑造“接班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从理性的认同到道德的肯定——新时期道德建设中一个应高度重视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D]. 连婉廷. 吉林大学, 2021(01)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研究[D]. 吴长静.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研究[D]. 黄云平. 浙江大学, 2021(01)
  • [4]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 李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研究[D]. 梁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研究[D]. 张楚乔.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8]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D]. 隋芳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9]当代大学生廉洁观培育研究[D]. 张璇.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D]. 孙月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从理性认同到道德肯定:新时代道德建设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