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结构一体化节能建筑工程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分流器应用探究论文_孟亮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西安市 710000

摘要:保温结构一体化最大弊端是混凝土浇筑质量得不到保障,正常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在保温板两侧混凝土同时入模得不到分流。因此往往造成浇筑完成的结构墙体存在很大的质量缺陷。混凝土浇筑分流器可以保证保温材料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度,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质量缺陷;混凝土浇筑分流器;保温结构一体化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温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是一个发展趋势。保温结构一体化板是外墙自保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外墙薄抹灰保温体系及内置现浇砼保温墙体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无安全隐患保温效果好、施工方便、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特点。保温一体化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成为了一个尤为重要质量保证环节。

一、施工特点

应用方面:混凝土浇筑分流器固定于剪力墙模板上即可,直接将泵管架设于漏斗入口上,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搬运方便,只需一个施工人员扶管即可完成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成本方面:混凝土浇筑分流器制作简单,主材为施工现场模板配合辅助材料拼装即可完成;由于其应用方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配置一个即可;维护简便。

二、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保温结构一体化节能建筑工程中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三、施工原理

混凝土分流器主要功能构件为混凝土缓冲板、分流板调节杆、混凝土分流板。混凝土从泵管进入分流器后首先缓冲板减小混凝土下流冲击力,保证混凝土进入分流板时混凝土向下的流柱均匀。混凝土进入分流板位置后,可根据剪力墙保温板两侧混凝土设计厚度,调整分流板的位置,达到保温板两侧混凝土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或者保持在规范高差内。

四、混凝土浇筑分流器制作工艺和操作流程

将分流器按照制作加工图在指定区域组装完成。架在剪力墙纵向侧模板顶部之间的主体包括:竖向设置的浇筑漏斗和设置在浇筑漏斗内部的分流结构。

1、所述分流结构沿浇筑漏斗的纵向通长设置,所述分流结构的纵向两个端部均分别固定连接在浇筑漏斗的纵向两侧的内壁上。

2、所述分流结构包括沿浇筑漏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缓冲板、中缓冲板和下分流板,上缓冲板和中缓冲板分设在浇筑漏斗横向两侧的内壁上。

图5.1 分流器操作图

1-保护层混凝土、2-结构层混凝土、3-剪力墙纵向侧模板、4-浇筑漏斗、41-混凝土泵送口、42-混凝土浇筑筒、43-卡槽、5-提手、6-分流结构、61-上缓冲板、62-中缓冲板、63-下分流板、7-上口、8-下口、9-调节杆、10-卡具、101-卡具、102-开合边、11-斜撑板、12-上木方背楞、13-下木方背楞。

3、所述上缓冲板位于保护层混凝土的上方,其一端部固定连接在浇筑漏斗横向一侧的内壁上,其另一端部悬空并向下倾斜,该端部与其横向对侧的内壁之间预留出混凝土流淌通道的上口,所述中缓冲板位于结构层混凝土的上方,其一端部固定连接在浇筑漏斗横向一侧的内壁上,其另一端悬空并向下倾斜,上缓冲板与中缓冲板之间预留出混凝土流淌通道,上缓冲板的底端与中缓冲板的底端预留出混凝土流淌通道的下口。

4、所述下分流板为角钢,角钢的开口朝下,角钢的背楞正对下口位置,所述角钢固定连接在横向水平的调节杆上,所述调节杆的横向两个端部分别穿出浇筑漏斗的横向两侧,并通过可开合的卡具卡固。

5、所述浇筑漏斗由木模板制成,包括头部的混凝土泵送口、中部的混凝土浇筑筒和脚部的卡槽,所述混凝土泵送口为上大下小的棱台筒,所述混凝土浇筑筒为长方筒,混凝土泵送口的下口与混凝土浇筑筒的顶部开口固定连接,所述卡槽有两道,分别固定连接在混凝土泵送口的底部开口的横向两边,所述卡槽卡固在剪力墙纵向侧模板的顶部。

6、所述上缓冲板由木模板制成,其表面固定连接一层铁皮,上缓冲板的下侧设有斜撑板,所述斜撑板沿上缓冲板纵向通长支撑,斜撑板的一端在浇筑漏斗横向一侧的内壁上,其另一端部悬空并向上支撑上缓冲板,所述斜撑板的下侧还固定连接有上木方背楞,所述上木方背楞沿斜撑板纵向通长支撑,上木方背楞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浇筑漏斗横向一侧的内壁上。

7、所述下缓冲板由木模板制成,其表面固定连接一层铁皮,所述下缓冲板的上表面为向上的弧面,下缓冲板的下侧设有下木方背楞,所述下木方背楞沿下缓冲板纵向通长支撑,下木方背楞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浇筑漏斗横向一侧的内壁上。

8、所述所述调节杆沿浇筑漏斗的纵向供设置有两道,所述卡具共设有四个。

所述调节杆为圆钢制成,所述调节杆的中部凸起形成角型凸部,所述角钢扣在角型凸部上,所述角型凸部的凸起角度与角钢两肢的夹角相适应并固定连接。

9、所述角型凸部为断开弯折成型或者一体弯曲成型。

10、所述卡具是由钢筋制成的口字型卡具,包括上下两道卡边和左右两道开合边,所述卡边的间距与调节杆的直径相适应,所述卡具卡在调节杆的上下两侧、紧贴浇筑漏斗的外壁表面。

11、所述浇筑漏斗的外壁表面居中相对设有两个提手,所述提手由木模板制成。

12、所述浇筑漏斗的纵向宽度为500-800mm,所述混凝土浇筑筒的高度为600-800mm,所述混凝土流淌通道的上口宽度和混凝土流淌通道的下口宽度均为100mm。

五、主要施工机具准备

表6.1 安装设备及工具

六、质量标准

1、施工中严格执照《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EPS模块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13(J)/T191-2015;《EPS模块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系统建筑构造》DBJT02-103-2015有关标准进行施工及验收。

2、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剪力墙保温板两侧混凝土高差:挤塑板不应大于400mm,模塑板不应大于300mm,防止保温板偏移、变形。

3、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剪力墙,如需进行多次浇筑,相隔时间不宜过长。

4、混凝土塌落度或塌落扩展度,直接影响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剪力墙成型质量,因此必须达到规范要求,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七、安全措施

1、施工中严格执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有关规定执行。

2、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开工前和施工中定期进行体检,凡患有恐高症等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员,严禁从事高空工作。

3、在高层进行浇筑时,采用绳索将分流器环抱,绳索与板筋相连,防止坠落。

八、环保措施

1、施工中严格执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有关规定执行。

2、 焊接施工前应将焊接区域进行围挡,防止焊接作业时产生的紫外线、红外线、弧光外泄。

3、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手套和鞋盖。工作服面料要用反射系数大的纺织品制作。

4、施工中产生的工业垃圾,集中回收,严禁乱丢乱弃,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5、混凝土浇筑分流器施工完成后,必须在制定区域进行清洗,防止污染。

九、效益分析

1、人工节约效益

传统保温结构一体化结构混凝土浇筑,泵管移动、固定及扶管浇筑需要3人共同施工;采用混凝土浇筑分流器,因分离器主材为模板,2人即可完成分流器的移动及出料口浇筑工作。

2、修复节约效益

根据施工过程中数据统计及分析,传统混凝土浇筑,平均每100m²修复面积为0.3㎡;采用混凝土浇筑分流器浇筑,平均每100m²修复面积为0.1㎡。每平米修复的材料及人工费均有节约。

结语: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剪力墙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为保证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承建单位应结合工程结构的技术特点,合理选择施工工具,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混凝土浇筑分流器无任何安全、质量问题,节省了工期,达到了预定的工期目标,亦可得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高度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庞珊.结构装饰保温一体化预制外墙板制造关键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27).

[2] 郝贠洪,李佳奇,徐惠子.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复合墙体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施工技术,2015(s2):791-794.

[3] 王荣香.建筑保温、模板与结构一体化的思路与实践创新[J].2014.

论文作者:孟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保温结构一体化节能建筑工程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分流器应用探究论文_孟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