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及其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冯宝祥

关于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及其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冯宝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复杂。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建筑结构被设计出来。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其巨大的优越性,被广泛的运用到现代建筑中来,对提升建筑工程的强度,增强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探讨,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增加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及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混凝土施工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相关概念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以框架结构为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改进施工技术,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组成,相较框架结构而言,剪力墙取代了部分竖向承重构件。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完整性,满足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为了保证我国建筑工程能够更好的发展,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不断改进传统的框架结构,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剪力墙结构主要由剪力墙组成,能够减轻上部结构的重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的承载力。

2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分析

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被广泛的运用于建筑工程中,应该通过对其进行结构特性分析,充分发挥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势。本文从受力情况、抗震特征以及刚度特征三个方面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结构特性分析。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情况。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组成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剪力墙和框架,具有较强的水平承受能力,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会随着框架的弯曲而变形,在建筑工程下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发生位移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发生位移,位移量也较小,与传统的建筑结构具有很大的不同。框架剪力墙结构区域外侧,结构上部分产生的位移量相对较大,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内收,其形变受剪切方向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不但承担了外部荷载的水平力,还承受了剪力墙拉回的附加水平力。因为这个特征的存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地面能够看作相互垂直的悬臂梁,变形上大下小。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特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的特点,对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比例进行明确,提升框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另外,应该在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系统进行设计,从而合理的确定建筑工程的抗震等级。

(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一般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反应和框架结构的受力反应完全相同,当基底的弯矩达到20%时,框架的刚度会发生变化,应该根据此时的情况设置相应的抗震等级,如果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弯矩达到80%,框架的刚度会降低,在此时,应该对结构进行及时强化,从而实现减震的目的。

3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3.1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钢筋工程项目给予高度关注,确保技术管控机制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也要对技术模型和运行要求展开深入研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开展具体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筋工程项目对于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来说至关重要,需要技术人员在结构设计时就践行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和技术管控操作。

第一,要对钢筋梁柱结构的节点进行准确定位,高层框架剪力墙建筑施工的节点钢筋质量较为重要,是质量和安全的基本保障,要在施工项目开始前对钢筋图表进行处理,并且按照标准1:1比例进行样例整合,从而建立更加系统化的技术指导机制,保证施工项目有序开展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施工效率。

第二,要着重固定箍筋框,在工程施工项目运行和落实过程中,要对实体放样特征和模型加以制作,从而保证框架位置的有效性,也要借助平衡机制对钢筋的位置进行优化调整,确保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一定有效规避钢筋位移情况,保证剪力墙的稳定性,使得其应用效果和控制水平的完整性。

第三,样板引路实施情况也要符合实际标准,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现场实体样板开展施工操作,结合现场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按照工序完成操作,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完整性,完善具体操作的同时,确保钢筋工程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也就是说,具体参数设计和施工工序都要围绕实际项目参数开展,保障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3.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需要提高对模板施工技术的重视。施工人员需要认真区分模板的内外差与使用差,一般情况下,工程外侧模板的长度要大于内侧模板的长度。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模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尽量减小模板对墙体的影响,减少资源的浪费。研究表明,为了保证模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施工人员经常在模板与墙体之间填入海绵。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模板清理工作,保证模板干净整洁,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除此之外,为了减少模板出现错位,防止模板出现偏移,施工人员可以在模板内侧放置钢筋头,通过在模板内侧放置钢筋头,能够对模板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应用吊装墙体膜技术时,由于浇筑模板会影响墙体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钢筋与墙体模板之间保持一个稳定距离,确保吊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墙体的美观性。

3.3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我国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施工形式就是现浇混凝土工程,其也是构成钢筋混凝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否会对整个工程的总体耐久性及强度造成极大的影响,不断的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与研讨。

第一,要对振捣操作和浇筑过程进行全面分析,选取分层分段处理方式,确保区划施工段的实效性,结合工序的实际数量以及施工技术要求,保证结构特性的基础上,落实流水施工方式,准确地提升施工流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密实程度以及浇筑效果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优化构件尺寸的精确程度,提高质量参数。

第二,要对养护混凝土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在技术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的12个小时内对其直接进行施工,落实掩盖或者是浇水养护工作,要着重选择抗渗性能较好且具有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提升整体质量,也能为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的完善提供保障。养护时间要控制在7天到14天之间,保证其湿润程度,从而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结语

现阶段,框架剪力墙结构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不断对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促使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更加完善,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保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兰.房屋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3):21-22.

[2]李飞林.房屋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J].河南建材,2016(05):155-156.

[3]张传秀.小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探究[J].四川水泥,2016(05):172.

论文作者:冯宝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及其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冯宝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