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启示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半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启示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半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若干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半个论文,启示论文,世纪论文,世界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至今已经半个世纪, 现在世界正趋向21世纪的门槛。此时,人们都在抱着种种希冀展望未来。但是为了预见未来,就不能不回顾过去,因未来不过是历史的延续。要想未来更美好,就必须先向历史学习。西谚有云:“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就会犯同样的错误。”何况近半个世纪世界的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拟就近半个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行一番回顾,看一看我们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由于文章篇幅所限,这里提到的只有历史启示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一、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在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凭借的是人本身的自然赋予的能力,再加上逐步积累的一些经验,生产力的水平低下,虽逐步有所提高,也是很缓慢的。到了近代,情况大不相同了。这时,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的因素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生产力的水平迅速提高,发展也越来越快。以致于应该认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经济现代化,科学是关键。

近代历史还表明,科学本身的发展,也有加速的趋势。同时,它的轨迹又不是平直的,而是波浪式的,时快时慢有时会出现高潮,形成科技革命。一般认为,从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算起,至今已出现三次科技革命。最近这一次就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期。这次新的科技革命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前两次。它导致生产力的空前飞跃,成了推动近半个世纪世界经济大发展的基本因素,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表现得格外突出。

在这次科技革命中,人类拥有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崭新的生产手段,它不仅大大节省了人的体力,而且节省和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的脑力。

在这次科技革命中,人类社会生产的领域大大扩大,从开发无际的宇宙空间,到探索物质结构最深处的奥秘,从掌握具有独特性能的新材料到改造或重组生物的基因。

近半个世纪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一批批新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改革,第一产业的比重大大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也不再提高,第三产业则空前扩大。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60%上下,美国则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新技术部门不断形成,并迅速成长,新产品层出不穷,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愈益减少,科学技术含量愈益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大大加快,质量不断改进。

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进步基础上进行的扩大再生产,已不再是“外延式”的,而是“内涵式”的;经济也不再是粗放型的,而是集约型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就是高度集约型经济。据估计,在它们的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因素所起的作用在70%左右。只有这种类型的经济,才是高质量的,高效益的和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人的智力的依赖大大加强。近半个世纪内,有些自然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如日本和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由于重视科学技术和大力开发人的智能潜力,生产迅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半个世纪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空前提高,是战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人工资得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备,居民生活得以改善的基础。

半个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还告诉人们,要实现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经济现代化,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只能干粗活的体力劳动者,也不是只有一点传统经验和技艺的人,而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掌握专门技能、脑力和体力结合的新型劳动者,以及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种专家。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现代社会的中坚,才是现代生产力的代表,才体现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为了培养这样的劳动者,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半个世纪来,关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促进经济和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关键,以及要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道理,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领悟,成为人们的共识,不仅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对科技教育增加投入,以更大的力量推动其发展。

当然,科技与经济二者是互相影响的。当着经济繁荣,增长加快时,科技事业也会得到更大的促进。反之,经济困难,科技的发展也就必然受到制约。如美国在60年代下半期,经济繁荣,用于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曾一度接近30%;而到70年代,当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时,科技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也就明显下降。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各国又开始增加对科技的投入,改革科技体制,制订雄心勃勃的发展高科技的计划,确定一定时期内要突破的重要领域和要达到的目的,组织全国的力量,采取新的措施,以便在现代科技的前沿阵地展开的新一轮角逐中占据领先地位。不仅发达国家,即使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现代科技和教育事业上,如韩国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我国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口号,并正把这种口号落实到行动中。

二、发展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战后半个世纪来世界经济发展给人们的又一重大启示是,现代经济应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这一点,现在也已成了人们的共识,但是人们获得这种认识,却并不那么容易,而是经历了艰苦的探索过程,用去了几十年的时间。

对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否定态度。当时人们把市场与私有制联系在一起,从而认为它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则要用计划取代市场,而且是中央高度集中的、无所不包的计划。然而,实践表明,实行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有时便于动员全国的资源,集中投入某些重大项目上去,以实现某种特定目标,但就社会经济的整体来说,这种体制,不能很好地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不能发挥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不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因而经济发展日益落后,经济结构畸形,效率低下,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教训,破除了认为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他明确提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1〕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中国在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变革,使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充满活力,蓬勃发展,成就斐然,为举世所瞩目。

在资本主义国家,情况恰恰相反。那里早已是市场经济了,而且是所谓“自由市场经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曾认为市场是万能的,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方针,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不受任何约束和干预。但是长期的实践也告诉他们,在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下,社会再生产只能处于无政府状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生产和消费,以及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往往发生失调,严重时就会导致经济生活混乱,危机不可避免。本世纪30年代一场灾难性的大危机和随后出现的特种萧条,终于打破了自由市场万能的神话。为了从危机中寻找出路,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试着由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实行战时管制经济。战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不仅是危机和战争等特殊时期所必须,而且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战后半个世纪来,发达国家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经济的大发展,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分不开的。

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上,都是一次根本性变革。资本主义从自由市场经济转向政府宏观调控,同样也是一场大变革。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从完全不同的基础出发向着同一方向进行变革,这一事实反映了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就连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徘徊之后,到80年代,也走上了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之路。虽然它们情况更加多样,步调不一,但这一方向是确定的。大量事实证明,无论那一类国家,朝这个方向实行适当的体制改革,生产力就得到解放和发展,经济就获得较快增长。不实行这一变革,或变革不成功,经济就不能正常发展,甚至难免走向崩溃,前苏联的解体就是明证。

不仅如此,半个世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还表明,这种变革,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都非一日之功。一旦着手实行变革之后,就要使这一过程不断深化下去。这是因为,这种革命和解放发展了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不断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历史。

对于经济体制需要不断改革和调整,当初人们并不是那么自觉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人们对体制改革就曾发生过种种疑虑和争论,有人担心这样会走向资本主义。3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中有人也曾对罗斯福的新政表示反对,甚至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到了战后,当凯恩斯主义已经成为西方经济思潮的主流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又把它奉为至宝,50、60年代,西方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把政府调控的重点放在缓和危机、稳定经济、促进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上,为此,各国政府都实行增长战略,不断扩大财政开支,放宽信贷,以刺激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导致财政赤字连年扩大,种下了通货膨胀的种子。到了1973年底,一场石油危机,终于把西方经济拖入资本主义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滞胀”窘境之中。面对这种特殊困难的局面,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大感困惑,政府决策者也束手无策。只是经过多年的痛苦摸索,才决定放弃凯恩斯主义那套作法,改行货币主义的主张,试图用紧缩货币供应,削减财政开支,减少税收,鼓励投资等办法,促进生产,进而缩小财政赤字,控制通货膨胀。这是西方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方针的一大变化。80年代,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受到了抑制,但财政赤字继续连年扩大。90年代初西方发生的衰退,又暴露出它们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日本经济学家中村哲说:“日本在战后建立的、并取得相应成功的体制即将达到极限。”〔2〕他指的主要是日本政府对经济限制过多, 国内市场过于封闭,以及公司实行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等。日本经济审议会于1995年6月13日发表了1995~2000 年的新经济计划的中期报告也提出了一个为消除“战后经济社会体制的弊病”的“行动计划”。欧洲国家的劳动工资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也面临严重问题,非进行改革不可,美国的财政、税收、社会福利以及科技、教育体制都存在着种种弊病,需要改革。总之,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持续进行下去。

不仅各类国家无不走上政府宏观调控下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而且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也是一样。只是这里的市场,是无所不包的统一的世界市场,而宏观调控则需各国协调一致,联合进行。象世界贸易组织,就是为此而建立的。当然,由于各国的利益不同,要求各异,联合起来对民办经济进行管理,其困难可想而知。但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既然各国都要对国内经济实行调控,它们就必须联合起来对世界经济进行调控,这也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三、基本社会制度和具体经济体制的区分

如上所述,半个世纪来,各类国家,都趋向发展市场经济,同时实行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些国家是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之分也消除了呢?

完全不是这样,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必须弄清基本社会制度与具体经济体制(还有政治体制等)二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楚,甚至把二者混为一谈,或者只知有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不知有各种体制差异性和多样性。半个世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重大启示之一,是明确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廓清了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模糊认识。

所谓基本社会制度,指的是不同社会形态或不同社会生产方式的本质的特征。如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在前一种社会中孕育成熟,又都对前一种社会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与前一种社会制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变革首先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如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等,随之,上层建筑也发生相应的变革。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来说,前者以公有制为主导,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消除了社会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的根源,这与资本主义制度是正相反的。基本社会制度既然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本质特征,具有质的规定性,则只要这种社会存在,其基本制度也就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它又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至于体制,指的是基本制度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或各部份、各领域的组织管理方式。与基本社会制度相比,体制具有多样性,相对性,派生性和可变性,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因具体情况不同或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体制也会各不相同。例如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体制上就可能不一样。中国现阶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国就不一定也采取这种体制。其他如财政体制,税收体制,银行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各领域的体制,也莫不如此。各国领导者的任务,是在坚持基本社会制度的原则条件下,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建立自己的一套特有的体制和模式。他国的作法和经验可以借鉴和学习,但不能照抄照搬。

然而,这个看来是如此简单的道理,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过去只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认为只要坚持这种基本制度,其无比优越性就会发挥出来,殊不知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结合本国情况,全力探索体现这种基本制度的适当方式,建立一套适当的体制,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模式,才能使其优越性逐步得到发挥。由于把基本制度和具体经济体制混为一谈,就误以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长期坚持,而把市场经济认定为资本主义制度,加以排斥。由于把制度和体制二者不加区分,或只知道有制度,而不知道有体制,则认为各国的社会主义是千篇一律,一模一样,而且一旦建立,就基本完善,没有必要进行改革。而不知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必须对体制进行改革,只有进行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由于对社会制度与具体体制不加区分,就只知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根本对立,而不知道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还应该向资本主义学习一些有益的东西,特别是他们管理现代化大生产的方法,他们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经验,等等。总之,由于在社会制度和具体体制的联系和区别问题上认识不清,使我们走了很大的弯路,遭到不小的损失。

实际上,人类社会现象也和自然界一样,都不是象从一个模型里复制出来的那样一模一样,而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且看资本主义制度,它在不同国家,早已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如在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时,各帝国主义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则各有不同。英国是殖民帝国主义,法国是高利贷帝国主义,俄国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日本是天皇制的军国主义的帝国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阶段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时,各国都实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但在具体手段、方法、程度、重点以及政府调控与市场的结合方式上,都各具特色,从而形成形形色色的不同模式。

近半个世纪来,人们对社会制度和具体体制的联系和区别,在认识上有了突破,在实践中,也通过不断摸索,进行体制改革,力求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探索中,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也应当互相借鉴和学习。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杠杆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经验,它们的金融体制,税收体制,外贸体制等,都有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东西,而资本主义国家在对经济实行某种计划化管理方面,在国民收入的分配方面,在组织全国力量完成重大科技和建设工程项目方面等,也都从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不同制度国家在体制的建立和变革方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与两种不同制度的“趋同”说,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四、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还在18世纪中叶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不仅商品输出加速,而且资本输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生活进一步国际化。以后,这个过程继续不断加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25年来,经济国际化又进入了一个更高阶段,即全球化阶段。如果说经济国际化主要表现在流通领域,国际劳动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则到了全球化阶段,不仅流通领域,如商品出口、劳务出口、金融活动、借贷资本输出等,空前扩大,而且直接生产过程也跨出国界,成为国际化的了。而直接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又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时的国际劳动分工以水平分工为主。

在全球化阶段,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是跨国公司。战后,首先是美国的大公司,从50年代末开始大量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当时主要投资对象是西欧,在那里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和企业,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些大公司就成了跨国公司。到60年代末,欧洲的大公司也开始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区进行直接投资。进入80年代,日本的大商社,也步美欧后尘,在亚太和其他地区进行跨国经营。随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象印度、巴西等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公司,也跨越国界,成了跨国公司。近半个世纪,是跨国公司大发展的时期,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70年代初,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约7000家,国外公司27300家,80年代初,分别增至1.5万家和3.5万家,到1992年,跨国公司又增加到3.5万家,国外分公司多达17.5万家,1995年,又分别增加到大约4万家和25万家,可见其发展是如何之快, 其经营活动的领域也不断扩大,从制造业到金融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目前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仍在继续。每一个大跨国公司的“业务”都遍及全球各地。数以万计的跨国公司以及纵横交错的内外联系和经营渠道,编织成一张全球性的巨网,世界各国、各地区都被网罗在内。世界经济真正成了一个不可分的全球性整体,各国经济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的组成部分。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近50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商品、劳务、金融、资本、技术、人员的国际流动规模的扩大,无不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有关。

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关系的均衡化。就一个国家而言,它的对外经济关系,往往首先以它所在地区各国为重点对象。这是由于同一地区各国之间由于地缘关系密切,交往比较便利,又往往有同样的历史文化渊源,自然比较易于进行合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在此基础上和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各国还可能达成某种合作协议,建立起一定形式的地区一体组织。这样,就又出现了世界经济地区化、集团化的倾向。目前全世界已建立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大约有30个,其中尤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从而使世界经济无形中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无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地区化,都要求各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把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衔接起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吸收他国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才能使本国在广阔的世界市场上去驰骋,经受激烈竞争的考验更快地成长,才能利用国际分工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与他国实行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否则,如果闭关自守,与世隔绝,就只能抱残守缺,自甘落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则无从利用后发优势,无从扩大出口和取得本国所缺乏的资金、生产设备、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要实现现代化,是很困难的。实际上,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日本于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 开始向西方学习,加速了本国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为繁荣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大清帝国,则顽固地坚持闭关锁国的国策不思改革和进取,结果,还是被帝国主义列强闯开大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就更多了。

战后,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内向政策,甚至自我封闭,也有多种主客观原因,如它们刚刚获得政治独立,仍对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抱有戒心;它们的经济力量薄弱,许多工业处于幼稚阶段,需要着意保护等。此外,也是由于它们对应如何处理本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问题,有一个认识过程。即使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也实行过贸易保护主义。直到今天,有些发达国家,虽然高喊自由贸易,但它们只要别国向它们开放市场,让它们的商品自由进入,而它们自己却以种种借口,巧立名目,实行某种保护主义。发展中国家为了本国经济的独立发展,实行一定的贸易保护政策,更是无可厚非。然而,实行某种保护主义,与闭关自守,自我封闭,是不同的两回事。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条件下,不能闭关锁国,而只能实行对外开放,这个道理已经成了各国的共识。8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实行经济改革的同时,几乎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都在采取措施,大力促进出口,吸引外资,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加强区域合作,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活动。这是大势所趋,今后这种趋向还会不断加强。

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规律的作用也愈益加强。其重要表现是最先进的国家发展迟缓,而后进国家则步伐加快,甚至飞跃前进,逐渐赶上并超过前者。由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到一定时刻,就必须进行利益再分配。为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趋于激化,以致非诉诸武力不可。战前半个世纪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战后迄今的半个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对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是平衡的,其他各类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也都是不平衡的。

先看看社会主义国家。过去人们曾认为,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则是平衡的,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对好金表”,齐步走。其实,这只是说得好听,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情况下,特别是象前“经互会”那样,一组国家纠集在一起,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这似乎为“对金表论”提供了一点根据,即使在当时,实际情况也并非如此。至于社会主义国家转上市场经济轨道后,由于各国主客观条件不同,发展就更不可能整齐划一了。

再看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过去一样,战后它们的发展仍是不平衡的。但这个时期这个规律最突出的表现是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力量逐步削弱,而战败国日本和德国则迅速重新崛起,在不长时间内在经济上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以致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主从关系,变成了现在的伙伴关系或对手关系。回想在战争结束之初的十几年间,“美国世纪”到来之说曾风行一时,确实当时美国的军事、工业、金融和政治力量是如此强大,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上的统治地位是如此牢固,以致很少有人怀疑这种局面不久会发生变动。可是,发展不平衡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曾几何时,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处境每况愈下,力量逐步削弱。虽然,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科技、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有不小发展,许多领域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总的来说,它仍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唯一超级大国,但它的力量相对削弱的事实也是不可否认的。虽然它仍然不放弃要“领导”世界的奢望,但它愈益显得力不从心。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如果说战前亚非拉广大落后国家处于殖民统治之下,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的源泉,因而注定贫困落后,那么战后这些国家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投身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它们身上也有突出的表现。这特别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的变化上。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平均增长率比发达国家要高一些,但其人口增长率也高。结果按人口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衡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未见缩小。8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危机,经济增长大大放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扩大。进入90年代,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初见成效,发展中国家迎来了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近两年来,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达5%。据预测, 今后一定时期,这样的较高增长率可以保持下去,因而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开始趋于缩小,这是一个有重大世界历史意义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最引人瞩目的一种现象就是以亚洲“四小”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高速增长,跑在发展中国家的最前面,终于脱颖而出,成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至跻身于发达经济的行列。这一事实给予人们以极大启示: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落后,发展起点低,但只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本身优势,抓住有利时机,经过艰苦奋斗,是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成为繁荣富强的现代化经济的。但是,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可能实现这个转变,只能长期落后,甚至愈益落后。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力量对比的消长上,而且表现在各经济区或经济集团发展的不平衡上。如众所周知,在世界各地区中,东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经济增长最快,近20多年来,年平增长率高达7%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以上。结果,这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愈益提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愈益加强。

苏联解体后,世界两极格局终于终结,开始向多极化格局转变。从目前情况看,这个多极格局实际上是由美、日、德、中、俄构成的五极格局,从长远看,印度、巴西等国也有可能成为多极世界中新的“极”。

综上所述,半个世纪来,不平衡发展的规律作用的范围更广大了,作用更强了,表现也更复杂了。世界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在不断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也趋于激化。在当前条件下,任何国家要想立足于世界,要想加快发展,跻身于先进国家之列,为推动世界的前进起更大作用,就必须对世界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对人对己都有正确的认识,有紧迫感、危机感、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注释:

〔1〕《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2〕中村哲著:《近代东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 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半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启示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