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郭豪芳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郭豪芳

郭豪芳 山东省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66600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新课标的目标更具体更明确,改革了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明确了发展观,调整了课程结构,为了更好地实施“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汽修专业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认真研究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施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专业技能 筛选课程 未来发展

近几年,全国各地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各种公办和民办的职业学校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对老百姓来说,汽车已经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变成了走进普通家庭的普遍交通工具,因而汽车的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也是越来越快,这就需要大量的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那么如何解决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呢?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职汽修专业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中等职业学校中汽车维修专业的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他们大都由理科教师转行而来,并非科班出身,这是汽修教学的最大短板。虽然有的教师通过短训、自学等形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维修技能,但是平日里仍经常“纸上谈兵”。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而另有小部分汽修专业的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欠缺,教学方案和课程大纲的实施方式以照本宣科为主,并且最害怕上实践活动课,一不小心就难在教学当场了,需要同事去“紧急救驾”。为避免黑板上开汽车、修汽车事件的屡屡发生,提高汽修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急不可待。

2.中职学校开设汽修专业的条件不足。

中职部分学校在开设汽修专业的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开设了此专业,教学设备条件差,如只有单一或种类很少的教具,实践教学中所需教具严重不足,数人一台教学实践工具,致使毕业生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另外,由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缺乏,加上生源质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中职教育质量平平,在社会上反响一般。

3.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用教材不够完善。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不断应用于汽车的生产、使用与维修当中,汽修专业的教师手头的教学用书明显滞后于科技的发展,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断研究新情况,根据各自的教学实践灵活运用教学资料,甚至还需要进行二次创造,编写出适合当地教学的校本课程,以适应企业用工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中职学生缺乏较强的动手动脑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初中学校,他们本身就属于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低,或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皮捣蛋的学生,缺乏学习汽修专业的浓厚兴趣,动手动脑能力严重不足,这都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大挑战。

二、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对策

其实,无论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本身都注意到了以上问题,并积极纳入新课改专题,也摸索出一些对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体现在: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专业课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1)可通过学校,组织专业课教师外出培训,以此来加强师资建设,当然也可以引进其它专业技能高的汽修技师担任活动课的指导老师,从整体上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2)专业课教师要经常收集新技术资料,了解汽车市场动态,对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车型和新车型要提前学习了解,做到课堂讲解和实践操作时胸有成竹。

(3)教学相长,专业课教师要做研究型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2.筛选课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专业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岗位分工及岗位职责,对课程进行改革。

(1)要具体分析课程的重点,哪些课程应该重点讲解,哪些课程可以略讲,哪些课程不需要讲。

(2)要具体分析讲解的重点,哪些章节需要精讲细讲,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如今汽修行业的新理念是“七分保养,三分修理”,所以“汽车保养”课就应该是汽修专业的重点课程,而对于哪些学生兴趣不大,对就业帮助不大的课程如数学、英语等可减少课节,以此适当修改教材内容,让学生的所学能真正为就业所用,并以此培养出汽修拔尖人才。

3.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之前,没有接触任何汽修方面的知识,对于这门新课程,他们既有畏难心理,更存在知识理解方面的障碍。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动画演示、视频示范、字幕提示等多种方式,把专业化的流程分解得一清二楚,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有三: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所学习的内容。

(3)节省了授课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汽修专业的特点是以掌握职业技能为主,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反复的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的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因此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教学用具不足的情况下,让学生分期分批进行实际操作,专业课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汽车维修和保养的专业技能。

4.注重学生发展,提升德育水平。

职业学校的零门槛决定了生源基本素质整体上的低水平,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满足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这两者是一对矛盾体,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以外,学校还担负着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品格教育以及身心健康教育等重任,三年后,既要培养起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创业能力,还要培养起他们强烈的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和爱国情感。只有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才算是有效的、完整的、成功的。

总而言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汽修专业因为其生源的独特性和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专业课的教师必须“打铁须得自身硬”,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强个人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专业课的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助力,也为国家汽修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论文作者:郭豪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郭豪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