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抗抑郁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论文_崔艳萍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抗抑郁药物在治疗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 4周及8周的BPRS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第4周BPRS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后BPRS和HAMD评分差异无意义。两组患者的TESS得分以及个各类临床不良反应人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 抗抑郁药物可作为急性期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辅助药物,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抗抑郁药

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疾病的各个时期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情绪为疾病治疗和患者带来极大的影响,抑郁症状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增加治疗难度。同时,合并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自杀冲动的几率更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研究认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同时,还应针对患者的抑郁症状给予相应治疗。为此,本文研究选取80例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抗抑郁药物在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辅助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我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38.4±12.7)岁。病程0.6~7年,平均病程(2.7±1.5)年。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合并抑郁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17分);患者家属同意入组研究且签注入组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器质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资料不全患者;患者家属不同意入组研究且未签署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利培酮治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309),初始剂量1mg/日,两周内缓慢递增用量至4mg/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药物副作用适当调整服用剂量。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丹麦灵北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165)治疗,用量10mg/d。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为8周。

患者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以及治疗第4、第8周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副反应评价量表(TESS)测量患者的精神状况、抑郁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PRS和HAMD评分

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 4周及8周的BPRS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4周BPRS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后BPRS和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据研究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心理疾病较为严重。相关研究报道[1],50%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首次发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几率为60%。另外,该研究还认为女性患者、性格内向且不稳定、精神分裂症发病急、存在外部刺激因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几率更高;家族史阳性的偏执型分裂症患者也容易伴发抑郁症。虽然部分研究结果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程度与精神分裂症状有关,精神分裂症状减轻,患者抑郁症状也可得到缓解[2]。但是,其它相关研究结果认为并非所有患者的抑郁症状会随着精神分裂症的减轻而缓解,患者仍须服用抗抑郁药物[3]。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和精神分裂药物利培酮联合治疗,艾司西酞普兰为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5-HT再摄取,提供突触间隙的5-HT的浓度,起到改善焦虑抑郁症状的作用。相对于其它5-羟色胺类药物,其抑制的相对性最高,对乙酰胆碱、阿片类、组胺、二氮卓类受体的亲和力极小,甚至对以上神经递质无亲和作用,因而其抗抑郁作用效果极佳。观察组采用抗抑郁药物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周和8周后,患者的BPRS和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且治疗第4周患者的BPRS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8周患者的BPRS和HAMD评分差异不显著,提示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有助于辅助治疗急性期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以及头晕、头痛、恶心等不良不良反应人数无显著差异,提示艾司西酞普兰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轻微。

参考文献:

[1]孙晓丹,周升宝,田月礼等.奥氮平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8):1135-1137.

[2]周丽芳,邓小鹏,张新风.帕利培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3,17(5):362-364.

[3]周升宝,孙晓丹,李延民等.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3(11):1610-1612.

论文作者:崔艳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探讨抗抑郁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论文_崔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