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故障处理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要素,对促进电力系统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配电网的有效建设与运行对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分支之一,对电力系统的电力输送与电力的分配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配电网的自动化发展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降低电力分配成本,提高电力稳定性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建设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力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电力行业发展呈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而这种趋势最主要的体现便是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一天24小时的对配电工作进行监控,利用计算机来对配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计算输送过程中出现的电能消耗,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便进行警报的发出,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策略,避免出现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也愈加明显。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我国电力行业需要进行先进技术的借鉴,切实提高配电系统控制能力。
1配电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配电自动化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电力系统自动化表现在四个主要方面,分别是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以及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的目的是为了让配电运行更加的稳定,切实提高配电工作的效率,提前发现可能会出现的事故,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对终端用户配电设备来进行管理。随着科学的进步,配电自动化趋势也愈加明显,并且取得的效果也越来越好。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含了系统管理层、现场监控层以及通讯接口层。系统管理层可以是单主机系统,其包含了一个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端,也可以是多主机系统,包含了一个服务器和多个客户端,其责任便是给配电工作进行指令的发出,更好的对配电工作进行控制。通讯接口层则是系统管理和先创监控曾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基础,其包含了系统管理层和现场监控层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时需要的设备。而现场监控层则是监测配电现场的设备。
2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2.1变电站自动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电力管理系统可以采用电力管理系统对用户进行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的监控电力线路的变化情况,利用自动化电力管理系统之后,能够将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能够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与任务,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电力通讯技术、电力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系统能够将变电站的仪表测量、信息系统管理、电路的继电保护、电力远动控制、自动化装置等二次电力设备集中一起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测量、监视、管理、报表打印、继电保护、过载保护、事故处理、自动跳闸等进行控制与管理,实现变电站的调度控制等自动化的综合控制与管理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馈线自动化管理
电力系统的馈线管理是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馈线自动化即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分析与处理。当前城网和农网建设与改造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变电站的电力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目标。变电站是电力系统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完成电力系统的电能转换、电能的重新分配,电力使用的监测与管理,变电站的任务十分繁重,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输出系统的不断增加,大容量的发电机组与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等使用,特别是大电网的运用,使得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与控制变得十分复杂,对变电站的馈线自动化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与控制、人工抄表与电力运行记录等,就不能有效的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只有实现电力馈线自动化的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目标。
3加强电力企业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措施的探索研究
3.1加强电网改造
国内电力系统建设还存在重视度不均衡的问题,比较关注变电建设与项目输电建设,但是对配电的建设不够重视,这也是导致国内配电系统运行经常发生各种意外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国内电力行业必须要多关注电网系统,并对电网系统的内容加以改造。不同地区社会、企业与人民的用电量不同,所以输电线路需要承载的压力也不同。不同地区、不同长度、不同类别的输电线路输电过程中出现的线损量不同,所以可以适当地提升一些供电网络总输电量,以此来保证电能的正常供应。和乡村地区相比,城市对电能的要求更高,对总电量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可以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将城市的配电网转变成为环状结构的配电网,并分别在不同的环节与不同的节点上来安装对应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对设备故障进行监测,提升配电网整体输变电水平。
3.2合理的规划配电网的建设
根据当地电网的使用情况,合理的对配电网进行规划设计,一般地,比较常用的配网接线有放射状、环换网状、网状等多种形式,一般常用的是环网接线,在对配电网的设计与架构的过程中,可以将馈线进行分段处理,实现配电网的环状设计,当其中一个电网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就可以快速的转移配电网的承载能力,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3.3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布局
要想使得电力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就要加大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上的投资。根据每个供电区域的不同情况,对其用户用电量、自然地理环境等进行仔细地分析,之后在依据资金情况、已有设备数量、自动化建设可获得利润以及用户对其的支持度等一系列因素对各供电区域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布局,尤其是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要和电网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对自动化系统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才能够保证系统中的各种远程监控点、控制点、电源点等与用户之间的合理化,从而保证整个自动化系统分工明确,能够合理地可靠地运营。同时加强其整体规划,也有利于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地工作安排,为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优化奠定相应基础。
3.4统筹电力系统的规划,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在对电网自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具有超前规划与设计,保证电网培养能够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的对配电进行配置,一方面要综合考虑供电部门的实际情况,科学实施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另一方面还要结合配电自动化管理要求,对配电网进行合理的培训与规划,针对电网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电力系统进行配置。对于电网的自动化管理,实现技术平台统一,自动管理系统容易维护,经济节约,实现电力自动化的合理管理。
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已经在国外很多地区展开,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电力行业的竞争,加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是我国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作为电力企业配电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找出对策加以解决,在为自己工作尽职尽责的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陈国华,李金河.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122.
[2]孙金良.浅谈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12.
论文作者:郭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配电网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