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慢性肾病经验论文_苏学旭,刘尚义,卫蓉

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慢性肾病经验论文_苏学旭,刘尚义,卫蓉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刘尚义教授认为,慢性肾病是以长期反复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脂异常、尿酸升高、尿素氮、肌酐升高等为表现的一大类疾病。刘尚义教授认为:慢性肾病病位在肾,但不离肺脾和三焦。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以肾虚为主,关乎肺脾;实以水湿痰浊/著、瘀血为标,或夹杂毒热之邪,临证当详辨之。

【关键词】慢性肾病;国医大师;刘尚义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323-02

刘尚义教授(1942~),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贵州省唯一“国医大师”,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中医师带徒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尚义教授学贯古今,融汇中西,临证五十余载,对于慢性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并形成独特的处方。笔者有幸拜师随诊,现将刘师治疗慢性肾病经验总结如下。

刘尚义教授认为,慢性肾病是以长期反复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脂异常、尿酸升高、尿素氮、肌酐升高等为表现的一大类疾病,包括西医的各种原发性肾病或继发性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痛风性肾病、紫癜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刘尚义教授认为:慢性肾病病位在肾,但不离肺脾和三焦。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以肾虚为主,关乎肺脾;实以水湿痰浊/著、瘀血为标,或夹杂毒热之邪,临证当详辨之。

水肿是慢性肾病突出表现之一,其直接原因为肾虚、膀胱气化无力致失于决渎,水道不通故水肿。肾藏精,蕴含元阴与元阳,为一身元气之根,各种肾病可直接损伤肾之精气造成肾虚,肾精一虚则无力调和阴阳,病势缠绵难愈。水肿虽病位在肾,然水肿的本质为水液代谢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关水液代谢,《素问·经脉别论》日:“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归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脾肾分居三焦,为水之上、中、下三源。脾胃主升清降浊,水饮入胃,随脾气散而上输至肺;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水气自皮肤而散,雨露自三焦而降至膀胱,由肾控开合决渎而出,故水液代谢尚与肺脾有关。肾火生脾土,肾虚则脾虚,脾土生肺金,脾虚则肺虚,任何一个环节故障均可能导致水肿,或为皮水留溢肌肤,或为悬饮、支饮停留胸胁膜元、凌心射肺,或居身半以下漫肿无边,故正常的水液代谢离不开肺脾肾和三焦的协调。

刘尚义教授认为肌酐、尿素氮、尿酸、脂蛋白异常为慢性肾病重要表现,也是患者非常重视的指标,对于中药疗效的判定有重要价值。血不利则为水为仲景《金匮·水气病》重要观点之一,且唐容川之《血证论》提到:“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刘师借鉴以上观点,认为肾虚则易致肺脾之气不足,宗气虚弱,气虚则痰瘀内生,痰浊粘滞,瘀血阴寒不移,痰瘀胶结,久而化著,阻滞经络,形成恶性循环,故刘师认为可以把这些指标划归著邪的范围。

蛋白为人体重要的精微物质之一,关乎正气强弱,肾病越严重,则蛋白渗漏越多,刘师认为蛋白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脾气的盛衰。脾主统血,血者,精华也,脾统血可以认为是脾统精的一种形式,脾旺则散精有力,水谷精微循常道而行,不致随浊气泄露于下。

另外,慢性肾病的病人常容易外感邪气,遂致病情加重,或邪气入里,与正气胶着,正邪交争,逢阳化热,或著邪郁久化热,或久服激素,病人表现为一派虚弱之象中见热象,或肌肤见赤丝红缕,或酒糟鼻象,或唇红,或小便黄,或白睛红丝散布,或舌红,或苔黄腻,或口疮,刘师认为是独处藏奸,不可忽视。

刘尚义教授针对慢性肾病病因病机,根据补虚泄实的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同时针对著邪,遵循《内经》“滑可去著”的观点,创制肾病基本方:肾病七味,药用:莪术,川芎,刘寄奴,萆薢,六月雪,白芥子,水蛭。方中莪术破气散结,川芎活血行气,刘寄奴补肾活血,水蛭活血通络,白芥子去皮里膜外有形无形之痰,萆薢、六月雪淡渗利湿化浊,共奏行气活血化痰、去著通络之效,有降排尿酸、尿素氮、肌酐、保护肾功能之功。其中,现代研究发现六月雪可用于降低蛋白尿、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慢性肾衰竭等有较好的疗效。加减:若肌酐、尿素氮或尿酸较高、恶心呕吐,病势较急,师傅认为小便不出,当从大便而解,故会予生熟大黄,生大黄用粉冲服泻浊,熟大黄入煎活血解毒,务令解稀便,则肌酐可降;若面色萎黄,表情淡漠,腰痛隐隐,脉沉迟无力,间或四末不温,辨为阴阳俱虚,治疗上加用温补肾阳,强筋填髓的巴戟天、续断、补骨脂、鹿衔草等;若有外感,分寒热选用紫菀、冬凌草、桔梗、麻黄等宣肺解表;或有独处藏奸之热象,选用半枝莲、百花蛇舌草、猫爪草等清热;若遇小儿紫癜性肾炎,进展快、热象较甚,予青黛3g包煎以解毒;若舌红苔少,加用玉竹、石斛、黄精、山萸肉等酸甘养阴、补益强精;若痰湿较重,苔白厚腻,选用白豆蔻、草豆蔻、砂仁之类化湿行气;若小便带血或隐血,加用茜草、地榆、仙鹤草、紫草、紫珠叶等清热止血。

案:安某,女,36岁,10+年前院外确诊肾病综合征,长期在老师门诊随诊,因劳累后水肿于2015年5月31日再次复诊,刻下见症:腰酸,气短气累,劳则加重,下肢水肿,精神萎软。舌淡红,有齿痕,苔略白腻,脉细滑略数,查肾功能:BUN:10.51mmol/l,SCR:161.9umol/L,尿蛋白定量为2.3g/24h,老师考虑肾虚血瘀,湿热阻滞,予补肾活血、化湿祛浊为法,拟方如下:莪术10g,川芎10g,刘寄奴20g,水蛭6g,萆薢20g,六月雪20g,猫爪草20g,紫珠叶20g,白芥子20g,20付,水煎温服,日一剂。经治疗,半月后复查BUN7.4mmol/L,SCR103.2umol/L,尿蛋白定量为0.79g/24h,腰酸、气短气累等症状好转,此后3年长期以肾病七味为主方加减,病人间断服药,病情稳定。

论文作者:苏学旭,刘尚义,卫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慢性肾病经验论文_苏学旭,刘尚义,卫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