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实践认知与接触的访谈研究_社工论文

社会工作者实践认知与接触的访谈研究_社工论文

社会工作者实务认知与获得途径的访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者论文,认知论文,实务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7672(2009)03-0027-07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实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依赖于实务,实务是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践,实务反应了理论的适合性;社会工作职业化需要实务保障,实务是职业技能的构成主体,实务的实践效果决定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对社工的实务认知与获得途径进行调查,对于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运用现状以及思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概念界定

社会工作在其发展初始以救助贫困弱势对象为目标。一批投身于这一事业中的慈善者,走入贫民窟去了解贫困对象的需求,并以自身的智慧来实现“如何来帮助他们”的目的。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及社会对更多、更有效的救助服务的需要,早期的慈善者不断积累自己的助人经验,并通过培训的形式把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作为经验的升华,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一书提出了详细的个案社会工作的操作性原则,这不仅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诞生,也意味着社会工作过程中一种工作方法与专业实务的出现。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又不断地进行着专门化与细化,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逐渐出现。社会工作实务已经成为社会工作的核心组成领域。

社会工作实务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外延,不同研究者因对社会工作实务的认识角度不同而对实务内涵的界定存在差异。如有研究者认为社会工作实务主要有三个层次:(1)微观:在一对一基础上的个案工作;(2)中观:家庭和其他小组工作;(3)宏观:组织和社区工作或寻求法规和政策的改变。[1]有研究者认为“社会工作实务”泛指社会工作者在各种处境中帮助服务对象和从事管理工作的活动总称。[2]有研究者认为“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来服务于案主”。[3]有研究者试图把概念明晰化,把社会工作实务具体内涵明确表达,如认为,社会工作实务应包括个案、家庭、小组、社区等工作的知识和技巧;也包括促使案主进入恰当的工作关系中,界定情形、问题、需求、资源和价值,搜集和评估数据,服务提供计划;还包括使用沟通技巧、督导和磋商、识别、分析和实施用于达到案主目标的机遇经验的干预;运用先进的经验知识和技术;评价项目结果和实践效果;开发、分析、倡导和提供政策和服务以及促进社会和经济公正。[1]与该界定方式类似,在2001年,作为负责全美社会工作教育本科和硕士项目鉴定的全国组织——社会工作教育理事会(CSWE)所规定的与实务有关的内容包括“促使案主进入恰当的工作关系;确定议题、问题、资源和优点;收集和评价信息;服务提供,它包括运用沟通技巧、督导和磋商。实务内容也包括确定、分析和实施以经验为基础的干预计划,以达到案主的目标;应用先进的经验知识和技术;评估项目的结果和实际效果;开发、分析、支持和提供为了政策和服务的领导;促进社会和经济公正。[1]这两个界定从社会工作实务的内容出发,将社会工作实务的内容一一列出,而且所列出的内容囊括了社会工作的各个环节,几乎把社会工作实务的内涵与社会工作等同起来,表达出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种倾向。

我们认为,社会工作实务概念内涵的表述虽有差异,但研究者均强调了操作性(在服务案主的实践过程中所运用的技能)、价值指导性(符合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一些问题情境的分析与评估,是内化的价值观)以及目标性(指向服务过程与服务目标达成的活动组织)。

二、研究背景

上海的社会工作发展比较早,其中以专业身份开展专业性社会工作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推动下的专业社团,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新航社区服务总社,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等,三家社团均成立于2004年,隶属政法委系统业务指导的社工团体。阳光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本市户籍、年龄在16-25岁“未进一步就学或就业的”青少年;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吸毒人员;新航主要承担对社区刑释解教人员、非监禁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转化、帮困解难、生活指导等社会工作。另一类是非政府组织建立的专业社团,如乐群社工服务社,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等。乐群社工服务社作为纯民间非营利性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于社区、青少年、老人、医院等等。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管理下的机构,其下属的社工部主要服务于社区、老人、志愿者等等。这些社团作为上海市社会工作领域内的专业社团,招募专业性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社会工作服务。这些社团中社会工作人员的实务水平可作为我们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化乃至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一个角度。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确定

研究对象来源于上海上述五家社团中的14名社工。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本研究提供了解当前社工实务现状的视角,而非对社团间进行比较,研究呈现的资料仅代表上述调研对象的观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方法,这是因为本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调查研究,访谈方法能够较好反映出调查对象的观点,帮助我们呈现出社会工作者实务获得的现状;另外,本研究所选取的调研对象共14人,属于小样本,因此采用访谈方法能多角度、具体性地呈现社工在实务领域的现状。

本研究调查采取了半结构式访谈,围绕与实务有关的态度认知问题、单位影响实务学习的途径等方面、个体希望的实务学习形式等内容,由研究者与调研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单独访谈。

(三)资料整理

研究者向访谈者详细说明调研目的,并与研究者就“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解进行简单的讨论并达成一致性理解。在告之并征得被访谈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与质性分析。

四、研究结果

(1)矛盾化的实务认知:“知”与“行”分化,意识到实务重要,但行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

作为一项助人自助的工作,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境并启发在这一情境中的案主内在的积极动力,为了实现这一工作目标,社会工作者内在的专业实务能力就直接表现出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实务方面在工作中我们和居委会阿姨不同……就是在谈话、沟通、技巧等方面可能在主观能动性上比较强一点,学过社工实务后就不会像阿姨们那样随便弄弄,我们会考虑到一个目标、效果、成员筛选,不是瞎来来的(上海话)这种感觉,我觉得在这方面比较有用……

实务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直接显现,既增强了社工的能动性与成就感,又提供给社工积极的反馈信息,加深与提高了社工对实务的知识认可与提高需要。但是,在访谈过程中,也有社工认为实务“不怎么重要”:

在写文章的时候会有帮助,就是可以套上去,但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取的,比较难以应用。因为对象都……比较世俗化,都被环境同化掉了……如果你用访谈技巧真的去一步步地跟他谈……没用的,他们不会听你的……你跟他们去沟通根本就用不到实务。

当把实务简单化为一种“谈话技巧”,或者实务脱离了社会工作内在的价值观,只强调“息事宁人”的时候,或者作为一套需要去“搬用”的技能与价值观念的时候,实务的重要性就显现不出来,且成为了一种负担。事实上,即便是在认为“实务很重要”的社工那里,他们也多是简单地把实务理解为“谈话”与“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操作性的内容,不能综合理解实务的本质,导致在实践中实务不能被内化。

(2)个体化的实务学习:“自己摸索”是获得实务的主要途径

实务作为社会工作专业过程中的重要专业知识,一直是社会工作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是必修且需实习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每一个从事社会工作的社工必须应具备扎实的实务知识才能去开展自己的工作。实务知识的准备是社工开展工作的前提与条件。实务的获得有多条途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社工来说,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专业实务来源于自己实践中的摸索。

摸索,就是自己做的时候慢慢摸索,自己管自己做,可能就是你在边做的时候边摸索,然后看一下相关的书籍。

社工的摸索学习是一种个体化学习方式。个体化学习调动起了个体的主动性与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其所学的实务知识能更好地与自身的条件相契合,从而更好地达成社工的工作目标。但另一方面个体化学习也具有很大风险:①限制了社工在实务方面成熟发展的时间;②易出现心理定势,因个体知识理解具有内在性,它会受限制于社工自身已有的经验框架与价值体系,使他们可能固守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不能更普遍、客观、全面地理解与运用实务知识;③易产生职业倦怠,个体化学习也因对缺乏外部环境的支持,容易出现热情减低、压力增大等职业倦怠现象。

社工实务知识主要靠自己摸索的获得途径与国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国外的研究显示:不论从运用的频率上,还是从实务工作中的重要性上,有关实务工作的主要知识都是从督导那里获得的。[4]

(3)简单化的实务培训:实务内容在培训中讲的“很少”。

培训,是指机构为增进其全体员工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培训分为上岗培训与在职培训。上岗培训是指为了社工能了解与掌握岗位要求进行的启蒙培训。在职培训是针对某一社会工作者群体所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他们共同的教育需求,然后进行在职培训项目的规划和设计。[4]

无论是从社团管理的角度还是案主权益保护的角度,以及面对很多非社工专业的人员进入社工岗位的现实,都要求社团进行上岗培训。在访谈中发现,上岗培训往往在操作过程中被简化甚至被省略了:

我们这一批没有正式培训,基本上就是说说我们机构的概况、历史……

与上述社工同一单位,但早三年进社团的社工则经历了半个月的集中培训,包括一点点的实务内容。作为社团内部的一种制度变化,岗前社会工作实务培训从有到无的发展,说明培训作为社工实务学习的途径被忽视,简单化的几天或几个课时的实务培训根本不能满足社工的学习需求。

作为长期需要进行的在职培训,它能符合知识更新的需要,满足社工自我提高的需求,它应是每个社团扎实进行的一项长期工作,它的开展情况如何呢?

我们社团没有什么在职的培训,大家都那样做呗!

我们有三年的培训计划,每个人都要参加,每年要选56个课时的课程,可以自己选。有很多题目还是很吸引人的,但是去了听听,老师在那里讲,有一些也听到过,就没有意思了。

在职培训作为增强社工专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提高社工的实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鉴于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方式的差异以及培训自身的不规则性(可有可无),从而大大降低了岗位培训的效果。

(4)抽象化的实务考核形式:单位对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的考核过程普遍重视“写出来”与“说出来”

考核是一种激励工作绩效的重要方式。社团也规定了种种对社工进行考试的规则,不同社团间有很大的差异。如从质与量两个方面来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各有其特点。

我们现在规定是一年10个个案,每个面谈不少于7次,然后总共不少于9次!有的时候是打电话,有的时候是面谈;这个10个里面必须要有一个红色对象。如果没有红色的话,你就要开12个。还有一个小组,五个社区。然后还有对150个绿色的服务对象,每三个月联系一次。

也有的社团采取了把考核化于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使社工发挥内在主动性,能扎实做好每一个活动项目,切实提高自己实务能力。

我们没有很明细的考核标准……但领导每周都要开会,看我们最近的工作情况,每次开会都有压力,要事先想好后面的计划……

虽然每个社团对社工进行考核的内容数量有所差异,但是相比较而言,在考核的形式上却非常一致:

就看你写,你写的台账上面有没有用家庭结构图,或者说有没有使用一些情绪理论等,出台账总是出你自己最好的几份;那么他来评价你的台账的时候,他看到你写的(实务理论技巧等),他会帮你加分……但是我们可以这么写却不一定这么做,就是说写归写,做归做。

考核应是对个体工作的积极推动而非形式化,但在社工的感受来说,很多已经是一种形式化。

(5)督导的形式化:督导与社工联系极少,且主要工作是参与了社工的年终考核

在社会工作历史中,督导始终是保障其专业性的重要一环。督导员帮助社工将自己从在职培训项目中学到的普遍性知识加以运用和应用,向社工讲授“如何向具体的当事人提供具体的服务”,并帮助社会工作者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4]督导的职责主要包括行政性督导与教育性督导,就社会工作实务来说,应属于教育性督导的范畴,这一职能有的时候也被称为临床督导,也就是一名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人士对一名相对缺乏经验的专业人员的工作进行检验,其目的在于帮助那位相对缺乏经验的人改善其专业工作表现。

访谈中发现,很多单位没有聘请督导,即便有督导的单位,他们自身与督导之间的关系也不同:

督导就是来考核,比如说我一年下来做了多少个案多少个小组,然后多少社区,各挑一个,然后用你的方式去表现出来,表示给督导听,你用了些什么方法,帮他解决了些什么问题。然后督导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个综合评价,然后再帮你打个分,作为你的年底成绩。他听到也只是我提炼的一个内容——也许就是我在做的时候我是不会想到太多的,用什么方法、技巧,但其实有可能已经在里面了,督导就是可以把我这些东西给提炼出来的一部分——我希望他在我遇到瓶颈的时候给我一个指导。

与前述不同的感受,有的社团聘请的是香港来的督导,社工们的普遍感受是:

督导和我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督导是一个观察者的角色。重要活动时督导会来参与并与我们分享,反思活动过程。督导平时与我们保持密切联系,只要社工有实务工作上的困惑,可以随时向督导提出,督导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但会给你一些问题,引导你去思考该如何面对类似的问题。

(6)情景化的实务学习需要:“带”与“高手交流”是社工普遍希望的一种社会工作实务学习方式

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个发展比较新的专业,因此每一个社工已有的实务能力在社会现实情境中会有不同的反应,对此,从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来说,他们认为:

最好能一个带一个,就是说一个资深的带一个刚刚进来的,然后一起去解决一些问题。可能有时年轻社工也有他的想法,一起说出来讨论,可能会像头脑风暴一样,大家一起群策群议。而且有时年轻社工说一句还挺有启发。

从整体上分析,社工有着学习实务知识的普遍要求,他们都希望通过“直接”“实践”“具体”“互动”等形式来进行学习。

五、讨论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国外的一些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被翻译与介绍,一些国外的案例方案被学习,形成了社会工作人员对“实务”在态度方面的积极认同,但是能否把实务内化于工作中呢?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却出现了让人担心的答案:实务能背能述能写,但在实践中却不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对此从宏观、中观与微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一)从宏观的外部环境来分析,社会工作实务生长点缺乏

社会工作由于在国内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影响社会工作发展的宏观大环境仍不成熟,这主要包括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认同、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

1.价值观的问题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决定着社会工作理论的构建、方法的选择和具体的技术操作,决定着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心理态度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5]价值观是有其文化渊源并对人潜移默化起作用的一套价值知识体系。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爱、施与救赎”,在这一价值观的感召之下,社会工作人员以平等的思想去积极去实践“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6],他们认同于所从事的工作,并积极促进每一个受助者的成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强调“修身齐家”的慎独思想与含蓄客气的交往规则使人们与陌生人的交往处于一种理性的层面,人们都在维持着自我的范围而不会轻易进入或让他人进入这一范围。因此,作为专业关系的建立,社工与案主都同时承受着压力。社工的矜持进入与被拒绝会使其产生职业倦怠;案主的保守与防御会使自我的主动性难以发挥。在这种僵持中,为了促进关系的发展,双方都以“实用”的角度来考量对方对自己的回报价值,如社工为了工作考核而接案;案主为了获利,如低保的获得等而求助。因此,在整个社会中倡导一种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一定作用。

2.社会工作理论模式的问题

当前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多是国外理论的介绍或是一些心理学方法的介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形成于西方独特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受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这些理论与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可能全盘照抄。[7]从操作的角度上,建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是当务之急。中国的“差序格局”是人们建立关系的一个途径,从这一角度思考,一种带有情感意义的关系介入以及“情感动力”的问题解决模式是可以思考的一个方向。另外,家长制文化下的个体在遇到问题时,对权威有高度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从“指导到自助”的模式或许更有利于使案主脱离问题困境后获得的理性信念与希望,从而逐渐发展出自助的能力与信念。

3.政策体制的问题

“上海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特征”[8],这一主导性体现在政府介入了社团的成立、服务对象的确定以及工作人员的任用等领域。在初期,这一政府主导为社会工作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进程,这一政府主导的体制机制日益显示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限制了社团的自主性:“主要以政府需求为主导,以指定性方式确定服务对象[9],这就限制了社团的自主运营,使其生存依赖于政府的项目规划与经费,降低了社团的竞争意识;限制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政府介入某些社团的人员招聘与任用、介入某些社团的服务对象的确定,这些介入以其强制性的方式改变了社会工作者对自身专业的需求以及社会工作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9]另外,政府的这一政策体制也限制了政府自身“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导致政府与社团形分而实和的纠缠关系。因此,公共服务的购买市场化、社团真正实现自主化将是政府体制改革的方向。

(二)从中观的社团来分析,管理的形式化消磨了社工对实务的探究兴趣

社团是直接负责与监督社工实务开展情况的管理机构。社团的管理风格与规章制度直接影响这社工对实务的态度与学习实务的效果。当前社团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考核刻板化、督导表面化、培训形式化的现象限制了社工在实务探究方面的动机与兴趣。

1.考核抽象化

社团作为一个独立机构,为完成所承接的服务项目,需要对社工的业务进行考核。但是这种传统考核通过对量的硬性规定、通过对社工记录书写形式的文本呈现来进行,忽视了社会工作实务的自身工作特征:①情境性特征,社会工作是社工针对具体服务对象创造性的运用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具体实务技能的提取与当时既定的背景联系在一起。②内隐性特征,社会工作实务作为一种技能,已经融入社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是一种默会性知识。③效果的长期性特征:社会工作者助人的过程就是帮助服务自我完善的内心成长过程,这一过程效果的显现具有长期性。如果不考虑社工实务的特征,脱离情境来“复述”或“写记录”就会导致“我写的和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是没有办法相结合的那种感觉……”,在这种情景下,考核达不到应用的目的,而且还会导致社工为了应付考核而追求“写”得漂亮的倾向。或许改变“写记录”的刻板形式而采用服务对象回访、模拟案例、真实服务对象的案例录像、案例处理的头脑风暴等形式,多角度进行一种发展性的考核,更有利于社会工作人员的实务发展。

2.督导形式化

“在面临难度很大的专业工作开展和具有经验性、传统性的基础管理性工作的张力时,专业性较弱的社会工作者会进行退却性选择,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时,如果没有促使社会工作者向专业性发展的制度保障,没有强有力的专业支持,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可能会走向经验和传统”。[9]因此,督导对于社会工作实务的提高是必要的。但是国内在督导的聘请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这主要表现在:①督导的形式:督导是一种业务的指导与支持,但是目前却更多的在扮演一种“考核”的角色。②督导的资格:督导自身应具有充实的实务经验,但国内很多督导却缺乏这一资历。针对在这一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或许在当前,不应是因资金紧张而减少督导而应是把有限的钱更重点的放在督导上,培养、聘请具备资格的督导,或聘请香港与国外的督导等,这些都是社团可以采纳的形式。

3.培训简单化

当前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一些有实践经验或愿意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员在从事着社会工作,他们需要继续培训。当前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都存在一定的形式化倾向。有的社团岗前培训可有可无,可长可短,内容可变可换;有的社团的在职培训,实务的培训方式以理念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了社会工作人员自身已有的基础,导致了培训的效果差。将来,可以采纳岗前见习、上岗集中实务集中培训或到香港与境外学习等;在岗的培训可以采纳社工的建议,如讨论式学习、人带人的形式、长期的继续教育与学历学习等。

(三)从微观的主体社会工作者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尴尬定位

社工作为主动性的个体,其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社会工作实务的根本性因素。这主要表现在社工的专业素质以及社工心理特征限制等方面。

1.专业素质的限制

衡量社会工作专业性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专业性的知识体系。进入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社工必须以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专业性的工作者。当前很多专业出生的大中专学生在工作时多选择非社工专业;一些非社工专业出身的人由于不同的原因而进入社工岗位,这就导致了社工自身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因此,高校需要提高在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方面的作为,一方面学校通过完成课程建设中的实务教育体系、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实习督导等增强毕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学校也应积极承担起引导学生职业认同的责任,为更多专业出身的学生进入社工岗位奠定基础。另外,提高社会认同,通过提高社工人员的入行条件,提高社工的薪酬待遇与社会地位,达到吸引社工重视专业知识,提高社工专业素质的目的。

2.心理特征的限制

心理特征也影响了社工实务的学习与运用,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心理定势:社会工作者在实务的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化学习过程具有内外部风险,往往会因为缺乏专业的督导而落入一种经验的窠臼之中,这是受心理定势的影响。所谓心理定势指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定势的存在影响了社工在实务中的准确判断。②知行协调:社会工作人员能意识到实务的重要性但却缺乏行动能力,这主要是因自身的监控能力的影响。在缺乏清晰的自我意识以及意志能力的保障的情况下,往往使社工在态度上与行动上存在着分离与不协调。③抗逆力。当前社工的服务对象多数是一些有求助需要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仅自身个性问题复杂,而且这些服务对象与周围环境更有着缠绕不清的关系,社工对案主的服务工作往往会经受价值观的两难选择、工作压力的考验、无助感的侵袭,因此社工自身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抗逆能力也限制了实务的运用。提高对社工心理素质的关注,提高社工的自我成长,也是提高社工实务的自然要求。

[收稿日期]2009-05-18

标签:;  ;  ;  ;  ;  

社会工作者实践认知与接触的访谈研究_社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