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无法在海外上市,也无法对此进行更多的思考_海外上市论文

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无法在海外上市,也无法对此进行更多的思考_海外上市论文

融资成本太高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多思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高论文,融资论文,海外上市论文,中小企业论文,成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主管部门逐步放宽对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的管制,去年底就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两年将有300家民营企业到海外上市,包括中国香港、美国及新加坡等。

中小企业去海外上市并非简单的“政策放宽”的诱使,据介绍,贡献了60%-80%社会财富的国内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份额仅有30%左右。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有国家、银行、投资者本人、其他企业、个人和风险投资。在投资者本人所有资本都已投入、银行融资难、风险投资少的情况下,到资本市场融资成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选择。

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廖明介绍,自去年浙江玻璃成为国内首家民营企业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以后,一直等待国内创业板出台未果的大量中小企业去海外上市的愿望逐渐强烈起来,而海外的一些证券交易所也开始青睐中国的企业,纷纷来内地寻找商机,这就给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指出了一条出路。

然而,在近日举行的“2002年中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高层论坛暨海外上市与融资”研讨会上,众多政府官员和投资专家却一致告诫内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海外上市成本太高,收益与付出不成比例,除非迫不得已,不要去海外上市”。

四家海外交易所京城作秀

会上,无论是老牌的伦敦交易所、倍受追捧的纳斯达克交易所、兼具本土和国际特色的香港交易所、还是新兴的新加坡交易所,都无一例外地透露出他们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兴趣,其对中小企业上市的宽松政策成了各位负责人介绍的重点。

据香港交易所上市部总裁彭如川介绍,目前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127家企业中,国内企业有31家,市值占到总市值的19%。在这些公司中,纯利润增加的占39%,纯利逾倍的占20%,亏损的占32%。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只要求有两年的经营历史,如果只有1年历史,经营额要达到5亿港币,持股人要超过300名。

纳斯达克交易所中国区总裁黄华国介绍,在纳斯达克上市,律师费和审计费一般只需要50万美元,最多不超过75万,在各交易所中是最低的。黄华国特别介绍了纳斯达克的做市商制度。由于有了这个制度才使价格较低的搜狐和新浪的交易额大概是同类公司的几百倍。

祝晓健把伦敦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作为她推介的主要内容。另外,保荐人制度也是伦敦交易所的特点之一,即企业上市不需要有经营期和业绩,只要有保荐人也能上市。

与前三家相比,新加坡交易所是这次北京路演准备最充分的。据了解,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几乎都有较好的表现,随着中国经济在亚洲的影响日增,投资者对中国概念的股票越来越追捧。

海外上市 一条砂石路

此次国际四大交易所同时在京作秀确实吸引了不少企业和媒体的关注,但“海外融资成本太高,迫不得已不要到海外上市”的告诫却令国内寻求海外上市的中小企业左右为难。

“中小企业海外上市走的既不是宽广大道,也不是泥泞小路,而是一条砂石路。”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副主任谢世坤如是说。自2002年开始,国内形成了一股新的海外上市高潮,但由于市场容量有限,每年能够在海外上市成功的企业少则两三家,最多不过七八家。谢世坤认为,海外上市的成本应控制在筹资额的10%以内,但从目前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9家内地企业来看,融资成本最高约20%。他指出,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一定要考虑融资成本的问题。

美国摩根大通投资银行中国区总裁朱德森也认为,对于有“小额”融资需求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慎重选择海外上市。他说,“中国企业在美国IPO上市的平均成本达15%,而且每年还有一笔不菲的年费及上市的维护费用,对披露信息的要求也非常高,也将导致非常昂贵的成本。”他认为,筹资额在5亿元人民币以内的企业到海外上市是不合算的。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不单要面对成本高的考验,与会专家还指出,由于国内去海外上市的企业和国外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很差,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企业也都相当挑剔,买中国企业股票的投资者并不多。同时,中国很多中小企业的产品都是区域性的,去海外上市,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海外上市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发展的契机,反而成为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三思而后行

专家建议,国内中小企业不要盲目去海外上市,要量力而行,更要三思而后行。京华山一企业融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部主管李灯场在会上指出,中小企业是否到海外上市,取决于以下条件:企业是否急需资金及取得上市地位;企业是否需要外汇资金;企业是否有意拓展外汇市场;是否有意吸引国外专业人才加盟;公司是否增长快速需要不断从二级市场配股集资;是否希望尽快实施股权计划以吸引人才;是否有意引进国际知名战略投资者或风险投资基金加入投资;是否有意和境外公司进行股权置换或购并海外公司;上市成本占筹集资金的比重;审批及操作的可行性。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仍在国内”,这是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他们同时呼吁,目前应切实制定相关政策,给中小企业以全方位的国民待遇,同时大力启动民间投资,尽快建立起以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为核心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而中小企业在现阶段应加强自身竞争力,耐心等待国内二板市场的开放。

标签:;  ;  ;  ;  ;  ;  ;  ;  

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无法在海外上市,也无法对此进行更多的思考_海外上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