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论文_胡宗梅

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论文_胡宗梅

胡宗梅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探讨预防和减少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胺碘酮药物性质、选择输入的方式、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用药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用药中护士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用药后加强观察与巡视,对发生的静脉炎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胺碘酮致静脉炎原因分析,采取早期干预及事后控制,减少了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机会和程度。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预防及转归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胺碘酮注射液;静脉炎;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09-01

胺碘酮是一种良好的抗心律失常药,其静脉制剂起效快,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常用于房颤的转复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1]。但在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过程中,如果持续给药超过24h,常引起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针对此现象,通过对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护理工作中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方法,我们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理,有效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共有30例患者应用胺碘酮注射液,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1~78岁,平均64岁,房性心律失常20例,室性心律失常10例。静脉炎的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Ⅰ级为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为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为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硬结。

1.2方法:从使用的药物性质、选择的输入方式、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2结果 

在30例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患者中,无1例发生严重静脉炎,3例发生中度静脉炎,19例发生轻度静脉炎,其余均未发生静脉炎,22例患者经过上述处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3原因分析

3.1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血液PH值为74,而胺碘酮注射液PH值为25~40,呈偏酸性,对血管刺激性大,加之碘刺激,如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入血管内,超出了缓冲应激能力,可使血管内膜受到刺激,引起静脉炎.

3.2病人及家属的认识不足:由于对胺碘酮注射液药性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在输注胺碘酮的过程中,穿刺点附近或沿血管走向会出现轻微红或疼痛,病人或家属认为无关紧要,再加上老年人对疼痛的反应相对迟钝,不能及时通过主观感觉反应异常情况。

3.3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在巡视不到位或在巡视过程中不仔细,未能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条索、硬结,没有及时询问或重视病人主观感受。

3.4输入方式选择不当:注射胺碘酮的患者往往通过Y型静脉留置针实现两路以上的液体,特别是和含钾的溶液同时输注,容易导致判断上的混淆不清,对药物刺激性的理解或静脉炎预见性判断有一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护理对策

4.1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特殊用药如胺碘酮注射液作用机理、药理特点及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胺碘酮属于强刺激性的药物,外周静脉用药易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部分活化因子如5羟色胺等,游离至组织间隙,刺激末梢神经,造成局部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让护士人人知晓,心中有数,合理运用。

4.2加强与患者和陪护的沟通:使用前向病人或家属讲解胺碘酮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静脉炎不良反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心理上起到了"预防针"的作用,若出现红肿痛应及时向护士反应,消除麻痹大意或怕麻烦的思想,做到有不适及时与护士联系。

4.3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要让每一位护士认识到胺碘酮注射液的特殊性,如果维护不当可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严格床前交班制度,及时巡视病房。重视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情况,沿静脉走行是否有红、肿、热、痛及条索、硬结,回血是否良好等。一旦发现针眼处稍有发红、病人主诉轻微疼痛,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注射部位,且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使用同一通道继续输液。

4.4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输入方式:胺碘酮外周泵入20~30h,静脉炎发生率最高[2]。首选管径粗,走行直,弹性好,易固定的上肢静脉作为穿刺对象,使用小号型的留置针作为穿刺工具,保证了针头不易滑出血管外减少渗出机会,并且尽量保证胺碘酮注射时单独一条通道,为静脉炎的及早准确判断提供保障,并且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3]。

4.5静脉炎的处理:静脉炎发生后以2~3mm厚的新鲜土豆片敷于患处,每4~6小时更换一次,用纸胶布固定。土豆中富含淀粉、茄碱、各种盐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龙葵素,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茄碱、龙葵素有缓肿疼痛,减少渗出作用[4]。也可以用止痛消炎膏敷于患处,用纱布包裹,第1d换药1次。止痛消炎膏成分中含有独活、生天南星、生草乌、皂荚、芒硝、水杨酸甲醋、冰片,其中天南星温燥之性强烈,独活祛风止痛,生草乌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及较强的止痛作用,皂荚祛风除湿,冰片有芳香走串止痛作用,其中皂荚和独活还具有抗炎作用。止痛消炎膏各种成分协同发挥作用,具有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5]。

5小结 

通过对胺碘酮药物性质、选择输入的方式、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用药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用药中护士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用药后加强观察与巡视,对发生的静脉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大大减少了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机会和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安全隐患的倾向,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从而和谐了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指南(200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769777.

[2]李纬,张俊,乔春燕,等. 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入与静脉炎关系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2(6):594595.

[3]梁晶,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不同给药方式对静脉炎发生不同影响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2(9):110111.

[4]吴月萍,陆星尘,邢丽娟。马铃薯片贴敷治疗可达龙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天津护理杂志,2006,2(1):33.

[5]梁晓天,常用中药基础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05439.

论文作者:胡宗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  ;  ;  ;  ;  ;  ;  ;  

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论文_胡宗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