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肖冠华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300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临床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37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8例单纯实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B组19例患儿实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间治疗效果,显示,B组患儿各症状的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治疗周期,其临床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皮质激素;重症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各种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软脑膜,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造成感染的病毒不同,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也有不同。本病预后良好与否与病情有着密切关系,对症状较轻者,一般预后良好。但本病的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易出现继发性癫痫、智力低下及脑性瘫痪等后遗症[1],病情危重者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此次我院采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对19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了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接诊的3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且均其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7例患儿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患儿年龄10个月到13岁不等,平均年龄(5.4±2.1)岁。随机将入选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8例、B组19例,组间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全部患儿在入选后均先接受常规治疗,治疗内容包括镇静治疗、抗病毒治疗、止痉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治疗、降温治疗、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A组患儿实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按照0.5g/(kg·d)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一次,连续用药5天。对B组患儿实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剂量方法与A组相同,皮质激素选取地塞米松、强的松,其中地塞米松剂量按照0.5mg/kg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一次,连续用药5天后逐渐减少剂量,之后改口服强的松治疗,每日一次、每次20mg,维持用药2周后停止治疗。

1.3临床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抽搐、头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退时间,并观察剂量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此对比组间数据,评价组间治疗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5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B两组患儿其住院时间分别为(15.7±4.5)天、(12.3±3.7)天,组间比较,B组明显短于A组(P<0.05);在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方面比较,B组患儿也均明显短于A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表示组间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的对比情况(X±S、d)

注:与A组比较,*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本病的致病病毒种类较多,且缺乏有效的治疗,因此致死、致残率均较高。本病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儿科研究的重点,目前在我国对其治疗方法便是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但由于侵犯机体的病毒不同,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及病毒变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患儿的临床症状也不相同,因此对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从发病机制看,病毒的增殖迅速,对患儿脑组织会造成直接的侵犯及破坏,这种破坏会直接引起神经细胞的坏死及变性。同时,病毒作为抗原也会引起宿主的强烈免疫反应,损伤血管及血管周围,这种血管病变又会造成脑循环的障碍,加重脑损伤的程度,而脑损伤的加重便会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鉴于小儿病毒性脑炎具有起病较急、病程进展较快、病情较凶险等特点,在治疗中重视早期干预的时效性,这对改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我院研究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结果显示,其相比单纯丙种球蛋白治疗,患者各症状及体征的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且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研究相似[3],提示这种联合治疗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笔者也就丙种球蛋白的作用机制总结如下,首先,丙种球蛋白的实施可在不干扰及抑制机体产生主动抗体的基础上,有效的中和病毒,并通过增加免疫细胞功能,减轻病毒对机体的侵袭。其次,丙种球蛋白的实施,可有效的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及时的阻断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从而有效的保护了脑细胞,促进了大脑功能的恢复。再者,病毒性脑炎患儿有感染倾向,丙种球蛋白的实施为患儿机体提供了中和抗体,这也就明显的加强患儿机体的免疫防护能力及抗感染能力[4]。皮质激素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炎症反应的进行,减轻了脑水肿的发生、抑制了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了颅内压、清除了氧自由基,降低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效的保护了细胞膜及溶酶体及改善了脑细胞的供血情况。同时,也有学者研究显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实现对病情的控制,降低致残率[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临床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各症状、体征的消退时间,这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卓仪,陈怡禄,谢燕如.国内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进展[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4):43-45.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59-763.

[3]邵泽群.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4,11(38):1261-1262.

[4]汪毅宏,李波,周敏.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4):539-540.

[5]蓝立群.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的效果评估[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0):1243-1246.

论文作者:肖冠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肖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