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经济发展_农业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经济发展_农业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经济论文,人力资源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基础还比较脆弱,面临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数量逐渐减少而且质量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科研整体水平不高以及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等的压力。如何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困绕,在继续依靠和运用好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重视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运用一切可运用的手段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包含在人体内的潜在生产能力的管理过程。人力资源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它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加紧投资开发。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人力资源开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首先,人力资源开发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我们知道,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投入是构成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物力资源是生产力中的被动因素,它自己是不能自动发挥作用的。离开人的作用,再先进的物力资源也只不过是一堆死的东西。而人力资源则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力量。它是物力资源实现并发挥效益的基础。人力资源通过其能动性的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物质资源结构、性能的改善,减弱或抵销物质资源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同时,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决定了它对物质资源具有吸收能力。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越大,程度越高,其对物质资源的吸收能力就越强。人力资源的素质越高,对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利用的能力越强,从而劳动生产率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问题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美国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产品产量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由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即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从而提高了人的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结果。据他测定,美国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物力资源投入引起的,其余的80%则是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技术的作用引起的,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的结果。没有对人的大量投资,就不能享有现代化农业的硕果。

我国农业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政策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在农村体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农业政策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靠增加农业投入来实现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由于受到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也是不可能无限的。由于我国财力的状况,也规定了对农业投入的有限性。因此,要想顺利地实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农业现代化目标,除了继续发挥好政策的作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外,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使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未来20年,为满足世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新增部分的80%要依靠科技突破来实现。这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在未来农业增长中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进步作为一种潜在的巨大的生产力,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已经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

我国农业资源基础薄弱。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也不甚理想。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左右。部分省区的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95亩的警戒线。 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农业资源承载的极限。目前我国约有393万公顷的在耕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约有1000 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8 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土达50多亿吨,流失氮磷钾近1亿吨。宝贵的土壤、 肥力被洪水冲走。目前我国人口年平均净增1300 多万人,而耕地面积年均净减500多万亩。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面对这种逆向发展的态势,解决的根本途径也只能是依靠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否则没有别的出路。用人力资源的优势弥补人均自然资源和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的不足,有效地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次,人力资源开发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是采取粗放型方式实现,即主要是通过物质资源和劳动者人数的大量投入来实现的。这种方式轻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偏低,缺少相关技术的培训,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低下,农民收入提高不快。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主要是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科学技术必须物化在人的身上,以人为载体才能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使人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更新,人的创造能力得以扩大和提高。显然,物化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人力资源,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最终决定因素。现代经济的发展表明,物质资源不再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后劲的决定因素。物质资源稀缺的国家未必一定是经济落后的国家。相反,各国所拥有的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最终决定不同国家收入和经济增长率差异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相比较,具有能动性、创造性,是一种可无限利用的资源。人力资源的使用不仅可以带来劳动本身边际报酬的递增,同时也可以使得资本投资的边际报酬递增。正是这种递增的收益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西德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恢复经济并创造出经济增长的奇迹,正是得益于长期积累的、丰富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强弱和经济发展的快慢,越来越取决于对知识积累、创新和应用能力、水平和效益。而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所以说,人才已构成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发开发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对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抓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积累,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增减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各种生产技能。

再次,人力资源开发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业经济的战略性措施。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在城市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使得大量劳动力只能长期滞留在土地上,依靠对土地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对土地的精耕细作发展农业生产。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及目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限制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使规模效益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无法体现出来。据估算,我国上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1.2—1.5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左右。 如何解决这么庞大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变人口“压力”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从长远看,除了继续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长外,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发展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提高全体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在生产过程中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快速的发展。采取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采用新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农业经济战略,从短期或某一片面的角度看,不仅无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相反还会使剩余劳动力人数增加。但从长期和更全面角度看,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农业经济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战略性措施。因为,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新技术,实行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持久力量。采取这一措施,可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引起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行和发展,使农业产业由过去单纯的以种、养为主的形式向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发展。既调整了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的层次,拉长了农业产业的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从事农业生产主体的经济收入,使经济得到高质量的增长,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性条件。同时也因此开辟和拓宽了新的就业领域,扩大和增加了就业的门路与机会,最终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缓解和解决。

建国以来,我国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占全国人口65%的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大幅度下降,数以亿计的城乡劳动者接受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岗位培训、技术和专业培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农业发展目标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积累,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重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革农村教育,加强和搞好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教育投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研究表明:假如视文盲劳动者的生产率为100%,受过中学教育劳动者的生产率可达209%,而受过大学教育劳动者的生产率可达到400%。 我国目前教育状况离现代化建设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距离还很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我国教育投入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1年《世界教育报告》的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 其中基础教育用占世界0.7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占世界19.81%的中小学生。 教育投入的不足,是我国低素质人口群形成的主要原因。据1994年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全国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有2.2亿人,而农村占90%以上。 在打工潮、经商潮影响下,目前全国每年约有200万青少年失学, 这又将出现新的文盲。目前农民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不到30%,高中以上就更少,小学文化水平占40%以上。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不仅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农民问题,最大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也是农民。一旦占人口总数80%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当他们从传统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树立起现代科技观念,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将是无法估量的,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一旦变成现实的物质力量,势必会极大地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多方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要唤起广大农民对教育投入的重视。同时,应继续鼓励和支持海外侨胞、城乡经济能人和社会力量自办、联办学校或捐资办学,发展教育事业。

改革农村教育,加强和搞好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这是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农村中学教育而言,学校既要为高等学校输送品学兼优的人才预备队,同时也要为农村提供受到良好基础教育、有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技能的劳动者。而应试教育只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其结果只是培养了一批批一心想“跳农门”的人,绝大多数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而回到农村的人,由于知识面窄、知识较为老化、动手能力较差、创新能力缺乏,既没有掌握一定的农业实用技术,又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很难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应对现行的农村教育体制、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及优势,开设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参加农村经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据有关资料显出,近年来,除农民技术培训教育以外,其他农民成人教育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这说明在注重学习和应用眼前实用技术的同时,却忽视了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农民长远利益的投入。在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忽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会在现在,而且还会在将来无法给农村提供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形成中央农业广播大学、中国科协农业函授大学、科普文化学校、文化补习学校、扫盲学校以及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开放式、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体系,使农村劳动力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后,继续得到学习机会,增强他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传授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他们驾驭科技的能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现有的农业中专及其他职业学校为基地,以农村种养专业户和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为对象,通过实行知识学习和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长期与短期学习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传授现代裁培技术、饲养技术、病虫害与自然灾害防治等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利用和普及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经过学习培训合格的农民,发给“绿色证书”,可以在承包流转土地、荒山、草地及贷款方面获得优惠,从而使土地及其他农业资源逐渐向高素质的劳动者集中,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这也会激励其他劳动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农业实用技术、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此外,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结合“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燎原计划”的实施,对农民进行一技一训、一业一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潜在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真正发挥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对科技和人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农业科学技术的每一个突破,都成为了世界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粮食产量之所以能够连续登上3500亿公斤、4000亿公斤、4500亿公斤几个台阶,除了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农村政策和必要的物力投入等因素以外,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裁培等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单就杂交水稻在我国的推广来说,就增产粮食1000亿公斤。目前科学进步因素在我国农业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35%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的60—80%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要想到本世纪末把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使农业生产再上新的台阶,确保农产品供给增加和农民收入增加两大任务的实现,还必须要作更大的努力。首先,要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工作。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在欠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1 —2%为宜。而我国目前这一比重仅为0.2%,离国家提出的到2000年要达到1.5%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与发达国家目前的2.5%的水平相比更是相去甚远。由于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使得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不到很好改善,不少农业科研人员相继转行,科研工作受到了影响。建国以来,国家为农业培养了100多万大、 中专农业科技人员,但许多已跳出“农门”,而且这种现象仍在不断出现。据测算,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在农业战线上的只有2.6%。 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只有农业科技人员1人,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 每万名农业人口中的农业科技人员高达40多人。因此,要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科研条件,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关键。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比较低,得到推广应用的仅有1/3,形成规模的不到1/5。存在这样的情况,与我国的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有关。据农业部对山西、内蒙等七省区的调查,1994年有200 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已撤销或改为公司,960个县级和2万多个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被“断奶”,9000多个乡被中断农业科研事业费。农业科技人员的流失和农业技术机构的萎缩,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科研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搞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必须巩固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当前要重点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地膜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裁培和管理等关键技术。再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民间科技组织力量,发挥科技示范户、农民技术协会、研究会的作用,组成以国家技术服务部门为骨干,各种专业队伍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以加快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标签:;  ;  ;  ;  ;  ;  ;  ;  ;  ;  ;  ;  ;  ;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经济发展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