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赵晋玉

浅谈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赵晋玉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043000

摘要:棚户区改造是我国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目的是为了改造城镇及国企住宅区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但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探讨分析了山西某地区棚户区改造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出原因,最后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问题;策略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目的是为了改造城镇及国企住宅区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它对改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棚户区改造有利于消除居住安全隐患,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区落后面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密切党与居民群众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也为更好地规划建设城市和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棚户区改造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只有协调实现多方面利益的統一,才能使棚户区改造真正成为民生工程。

一、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日益增长的矛盾加大了拆迁难度

一是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拆迁难度加大。政府及企业的补偿标准,无法满足拆迁户利益需求。二是舆论引导不当,放大“强拆”问题的严重性。部分媒体在拆迁工作中对整个事件的了解不够深入,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存在同情弱者的心理,失去了理性判断。三是存在故土情节严重,导致拆迁难度加重。

(二)通过加固、翻建的解危方式进行解危实施难度大

危房解危工作有加固、翻建、搬迁三种模式。前两年的解危工作中以搬迁为主,极少数采取了加固方式,无翻建方式。在与相关部门研定加固和翻建申报流程时,翻建方式参照新建模式执行,操作性不强;加固方式必须有合法的产权证明,危旧房一般年代较长,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无产权证房屋无法进行加固流程。

(三)雾霾的影响

1、对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威胁

棚户区建筑施工,从简单意义上来说就是利用机械和人力进行楼层和其他工事的作业,涉及很多方面,并且对多方面因素有要求。就以我国北部为例,像山西地区,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研究的雾霾天气就是对建筑施工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首先就是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以及施工器械的损坏。把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说就是因为安全因素无论何时都应该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雾霾天气在建筑施工中会造成建筑工地现场的能见度低、遮挡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视线以及影响施工人员顺畅呼吸等问题。先来说雾霾天气影响施工现场的能见度问题,在施工现场,经常会有大型机械、高层机械的出现,如果雾霾天气的出现导致能见度过低,那么这些大型车辆、高层作业的机械的正常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像高架塔吊、运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水泥罐车就必须小心翼翼地施工运作,稍不小心就会造成安全事故,不仅会对车辆及大型机械造成损坏,更严重的是会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如果出现塔吊因操作不慎而碰触到建筑物或者更加严重的施工事故的话,那么在建的建筑物也会有受损的危险。而且建筑工地的作业大都是体力劳动,工人们的呼吸频率会加快,再加上雾霾天气对工人们的呼吸有很大的阻碍,会造成呼吸不顺畅以及呼吸道感染等问题,如果长此以往,工人的身体健康会有危险。总之,雾霾天气会给建筑施工带来很大的阻碍,威胁建筑施工的安全。

2、政府治理雾霾对施工工期的影响

既要治理雾霾天气,又要保证棚户区改造总体施工进度。解决雾霾天气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从共识到责任,从制度设计到贴地而行,重拳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在民众的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治污之路将一步一步坚定地延伸下去,“绿色美丽中国”将会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议应对策略

(一)依法拆迁、让利于民

灵活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舆论宣传手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一是制定科学的方案。拆迁实施方案要采取充分调研,逐户走访、集中听证、召开社区居委会会议以及信访箱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疑虑,听取拆迁户的反映、意见和建议,极大限度保证他们的利益,切实做到公平公开,坚决惩治项目建设、开发拆迁领域的腐败。二是让利于民。让拆迁户充分参与和知情权,让拆迁户参与到拆迁全过程,实现拆迁工作公开透明。严格执法守法与灵活运用法律法规相结合,让群众来评判,削除其顾虑,探讨补偿的有关文件,合理接受群众的正确意见,及时调整策略。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利用报纸、政府网站和新媒体等做好政策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支持拆迁的氛围。同时,理性对待安置中的困难和矛盾,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任务按原有政策推进,确保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转变棚户区范围外的危旧房解危方式。对于棚户区范围外的危旧房建议以加固方式为主,特殊情况采取搬迁方式进行的需报市政府研究决定。对于原企业破产后由国控托管资产但没有房产证的危房实施解危,建议由市国资委和辖区政府出具相关证明代替房产证办理相关加固手续。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发改委等部门到开辟绿色通道办理棚户区范围外的危旧房的加固和翻建手续。对于其余无证危房实施加固解危,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确权流程,进行确权后进入加固流程。对于确权后,属于违章建筑的,移交城管部门实施拆违解危。

(三)明确属地管理原则、产权原则

明确属地管理原则,由属地政府全面负责棚户区范围外零星危旧房(直管公房除外)解危的组织实施工作。棚户区改造范围外的房改房应由产权人、房改实施单位统筹解危。改为私有房产(商品房、拆迁安置房、房改房)解危责任主体为房屋产权人。通过修订政策明确属地负责制和强化产权人自身的责任,抑制群众通过解危实现拆迁的上访期待值。将政府主导的“大包大揽”模式改为“自下而上”居民主动申报、政府“以奖代补”方式进行,将列入改造范围内无存量“四违”现象(违法建筑、违法用地、违法经营、违法排污)纳入政府优先予以改造范围。

(四)综合考虑实施城市有机更新

将面貌较差的片区按照道路划区进行分片改造。片区改造时统一规划,综合考虑老小区整治、危旧房改造、平改坡、物业提升、各类综合配套等各方面因素。通过对片区内的部分危旧房以及影响路网体系的房屋进行拆除,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配套建设停车场、社区服务等公用设施,实施平改坡、雨污分流、管线下地、街巷改造、海绵改造等工程,彻底改变片区面貌,打造老城区有机更新的亮点工程。

(五)科学规划优化设计

一是逐户发放设计方案,征求用户意见,要把拆迁户的需求作为设计阶段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二是要进行方案评审、优化设计、严格图纸会审。在设计中,外观设计影响城市整体形象,设计与施工脱节,使用者与建造者脱节的现象经常存在,要及时进行会审,把规划设计缺陷做优。三是杜绝棚户区改造低端的设计思维。规划设计首先要符合城市整体面貌,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四是加强政府主导,全面从严审查图纸。审查图纸设计结构安全性,也要审查外形美观性。引入社会评价制度,接受群众的评议,及时根据群众的意见调整设计。

三、小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区域不断扩大,为了增强旧城区的发展活力,必须对旧城区内的棚户区进行改造。棚户区改造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形成主管部门主导,由专业人员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在棚户区改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赛姝瑞.新时期旧城改造利益相关方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05-01.

[2]彭小兵,谭蓉,户邑.城市拆迁纠纷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30.

作者简介:

赵晋玉,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论文作者:赵晋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浅谈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赵晋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