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早期气管插管对其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分析论文_詹茂芹,,姜涛

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早期气管插管对其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分析论文_詹茂芹,,姜涛

宣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242000

【摘要】目的 分析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早期气管插管对其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此类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心肺复苏电除颤之前进行气管插管加胸外心脏按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结果 实验组患者成功复苏11例、成功率为36.67%;出院后存活7例、存活率为23.33%;对照组患者成功复苏20例、成功率为66.67%;出院后存活16例,存活率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早期气管插管不会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反而会降低患者的存活率,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不建议早期气管插管。

【关键词】院内心脏骤停;早期气管插管;心肺复苏

近年来,心肺复苏的理论和方法有了较多的进展,本院就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早期气管插管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内心脏骤停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在心肺复苏电除颤之前进行气管插管加胸外心脏按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8.36±2.07)岁,急性心肌梗死2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8.01±2.34)岁,急性心肌梗死2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初期单纯的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具体操作:抢救者的左手掌根部紧贴于患者的胸部按压位置,右手放置左手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手指交叉互握,手指脱离胸壁,双臂绷直,双肩中点与按压部位垂直,平稳有规律的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相等,按压深度为5cm。

实验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初期进行气管插管和胸外心脏按压。除上述操作外,进行气管插管,把患者的头后仰,使患者的口张开,在喉镜的帮助下将导管插入气管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喉镜片从患者的右口角放入口腔,缓慢推进,持住导管的中上段,从右口角放入患者的口腔,直至导管接近喉咙,再把管端移送到喉镜片处,准确轻巧地将导管尖端插入声门。导管插入气管的深度为4~5cm。

记录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对心肺复苏的患者继续进行治疗,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记录患者在出院后的存活率。

1.3评价指标

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以及出院后的存活率。心肺复苏的成功标准为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成功复苏11例,成功率为36.67%;出院后存活7例,存活率为23.33%。对照组患者成功复苏20例,成功率为66.67%;出院后存活16例,存活率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肺复苏的成功与否与复苏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也是决定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有资料显示,在4min内复苏,患者的存活率能达到50%,而超过6min复苏的存活率为4%,一旦患者复苏时间超过10min,患者基本无生还的可能[1]。复苏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同时在复苏初期选择复苏的方式也对复苏的成功率有一定的影响,有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人工呼吸在心肺复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有资料显示,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不能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以及出院后的存活率[2],与人工呼吸相似原理的气管插管,也不仅没有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反而降低了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初期最积极的心肺复苏应该选择胸外心脏按压,因为心脏骤停的患者的胸廓仍然具有一定的弹性,胸骨和肋骨交界处可以因受压下陷,当按压胸部时,使胸腔内压力普遍增加,而胸内的压力>颈动脉压>头动脉压>颈静脉压,正是之间的压力差,使得血液流向颈动脉,流向头部,最后回流到颈静脉。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即进行气管插管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即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患者,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时间上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在初期应选择胸外心脏按压,而不是气管插管,这样能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姜志安,秦淑辉,丁研等.早期气管插管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8):488-489.

[2]曹义战,罗荣高,晋兴等.425例心肺复苏不同时机气管插管的疗效对比[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4):279-280.

论文作者:詹茂芹,,姜涛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早期气管插管对其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分析论文_詹茂芹,,姜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