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前神经切除术在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黄仲禄、谢海容、罗春明、韩彬、胡霞、匡小容、杨华、高海午、于

江油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骶前神经切除术在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慢性盆腔疼痛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病灶切除+骶前神经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住院天数,并发放调查问卷以统计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更少,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结论 应用骶前神经切除术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 骶前神经切除术;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临床价值

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病程往往达到6个月甚至更长[1],剧烈的疼痛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痛苦。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较为复杂,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等都有可能造成慢性盆腔疼痛[2],在生育期妇女中往往发病更高。临床上多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但其见效慢,疼痛程度很难得到彻底改善[3]。骶前神经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近年来得到了部分应用,我们将骶前神经切除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进行对比,用以探讨骶前神经切除术在慢性盆腔疼痛中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共17例患者,年龄最大的48岁,年龄最小的34岁,平均年龄为(39.5±3.2)岁,病程最长的5年,病程最短的6个月,平均病程为(4.4±2.1)年;对照组共23例患者,年龄最大的47岁,年龄最小的31岁,平均年龄为(38.5±3.6)岁,病程最长的6年,病程最短的1年,平均病程为(5.1±3.1)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妇科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症患者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4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例,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1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先去除病症后再加以骶前神经切除术,比如:子宫腺肌症无生育要求者先切除子宫,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先切除异位病灶,慢性盆腔炎先分离粘连、切除病变组织等。具体手术操作步骤:将患者全身麻醉后,取截石位,头低臀高位。首先常规清洗患者阴道,留置尿管,必要时放置子宫操作杆抬举子宫、暴露术野,穿刺形成二氧化碳气腹后放入腹腔镜,探查盆腔病灶,如存在病灶则按上述先处理病灶,然后行骶前神经切除术。即:确认骶骨岬位置,在右侧输尿管与髂总动脉交叉水平面横行切开骶前腹膜,再纵行向上切开后腹膜达腹主动脉交叉平面上2cm,暴露腹膜下含神经纤维的脂肪组织;分离腹膜与脂肪组织,上达腹主动脉分叉上2cm,下至骶骨岬下1cm,右侧达右侧输尿管处,左侧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的直肠上动脉或痔动脉处;在腹主动脉分叉上的1cm处血管鞘的前面找到骶前神经干,提起神经干向下小心游离,直达骶骨岬平面,在腹主动脉分叉与骶骨岬之间切断约3cm长骶前神经;2-0可吸收线间断关闭手术区域盆腹膜。术后将切除后的骶前神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1.3观察指标 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通过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以0-10分为变量评价疼痛程度,其中0分为无疼痛,1-4分为轻度疼痛,5-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统计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放调查问卷以统计其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情况对比

经过治疗,观察组术后无疼痛的患者占82.3%,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的患者为11.8%和0.06%,没有出现重度疼痛的患者,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慢性盆腔疼痛多位于妇女的盆腔和脐以下的前壁或臀部,严重影响了妇女的日常生活[4]。传统的治疗方式多通过药物对慢性盆腔疼痛进行保守治疗,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且见效慢,患者往往承受更大的痛苦,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5]。近年来骶前神经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了部分应用,本研究共选取40例慢性盆腔疼痛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病灶切除术+骶前神经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在治疗完成后进行统计,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可见应用骶前神经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对慢性盆腔疼痛进行治疗效果确切,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住院天数较少,患者的负担较轻,同时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同时在通过骶前神经切除术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应尤其注意预防出血,不可伤及手术部位附近的血管和输尿管[6],如果对动静脉血管造成损伤则容易产生较多出血[7],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很大风险。

参考文献:

[1]韦世平.腹腔镜骶前神经切除术治疗中线性盆腔疼痛的疗效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30(6):921-922

[2]邵世清.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除术治疗中线性盆腔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2(11):163-165

[3]路云.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慢性盆腔痛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87-88

[4]翁双燕.中医三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 2017,9(17):90-93

[5]纪涛.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与免疫介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6,21(1):65-67

[6]张旸.分析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34):119-120

[7]陶英.观察中医辩证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症的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7):107-108

论文作者:黄仲禄、谢海容、罗春明、韩彬、胡霞、匡小容、杨华、高海午、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骶前神经切除术在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黄仲禄、谢海容、罗春明、韩彬、胡霞、匡小容、杨华、高海午、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