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人工压鞘并发血肿甚至假性动脉瘤的病例分析论文_曾尤超1,徐永素2,刘涛1,刘锐1,姚声涛1(通讯作

股动脉穿刺人工压鞘并发血肿甚至假性动脉瘤的病例分析论文_曾尤超1,徐永素2,刘涛1,刘锐1,姚声涛1(通讯作

(1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 贵州遵义 563003)(2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贵州遵义 563003)

【摘要】目的:探讨股动脉穿刺人工压鞘后并发血肿甚至是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过股动脉穿刺介入诊治的15例患者,在拔鞘后都采用人工按压的方法进行止血,且并发血肿、假性动脉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研究中的15例病人在股动脉穿刺后1例发生腹膜后血肿,11例发生股动脉血肿,3例发生假性动脉瘤。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血肿是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假性动脉瘤继发于血肿,丰富的经验和术中熟练正确的操作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人工压鞘;血肿;假性动脉瘤;病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16-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因为股动脉位置表浅且管径较大,周围又没有重要的组织器官所以是目前动脉造影及腔内治疗中最常选用的穿刺部位[1-4]。穿刺部位的血肿形成是股动脉穿刺人工压鞘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假性动脉瘤又继发于血肿。影响血肿甚至是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因素有很多,理论上推测有高龄、肥胖、病人的基础病变等,但是都缺乏统计学分析。对此,本文将初步分析股动脉穿刺人工压鞘后并发血肿甚至是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原因。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过股动脉穿刺介入诊治的15例患者,在拔鞘后都采用人工按压的方法进行止血。年龄42岁~78岁,平均年龄(65.3±8.7)岁,合并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例,冠状动脉造影3例,脑血管造影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进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全身低分子肝素化治疗,鞘管直径6F,在拔鞘后都采用人工按压的方法进行止血。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病人腹股沟两侧均消毒,局部麻醉右侧腹股沟区股动脉穿刺点。左手摸股动脉,右手持穿刺针经事先选好的穿刺点穿刺股动脉,当针尾出现血液立即拔除穿刺针,留下针鞘,慢慢移出针鞘,当血液从针鞘喷出马上沿着针鞘引入导丝到恰当位置,然后退出针鞘,沿着导丝引入6F血管鞘,最后冲洗血管鞘。采用Seldinger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4~6h拔除鞘管,只进行造影的患者术后立即拔除。用手压迫直到穿刺部位无出血,加压包扎,用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小时,12小时后解除加压包扎,肢体制动12小时。

1.3 观察指标

股动脉穿刺人工压鞘后出现腹膜后血肿,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

1.4 统计学分析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过股动脉穿刺介入诊治的15例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该研究中的15例病人在股动脉穿刺后1例发生腹膜后血肿,11例发生股动脉血肿,3例发生假性动脉瘤。

3.讨论

3.1 腹膜后血肿的形成分析和治疗

腹膜后血肿是介入术后较少见的严重周围血管并发症。形成原因主要有:(1)穿刺点过高,特别是消瘦病人更易出现[5]。如果穿刺点深,拔管后缺少骨骼支撑不能很好的进行压迫止血。(2)病人血管壁弹性较差,血管硬化。(3)导丝或者导管损伤血管。(4)抗凝药的使用。该研究中有1例患者腹膜后血肿是由穿刺点过高穿入髂外动脉引起。该症状主要在于早发现并进行治疗,如若发现或者治疗不及时可因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3.2 股动脉血肿的形成分析和预防

股动脉穿刺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部位的血肿形成,发生率为2.1~8.9%[6-7]。形成原因主要有:(1)病人的一般情况比如:高龄。(2)病人的基础病变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凝血功能异常。(3)术中应用管径较大的股动脉导管鞘。(4)使用抗栓药物进行治疗。(5)病人不遵医嘱,提前过度活动。(6)术后压迫包扎不当。(7)穿刺部位的高低。(8)穿刺次数的多少,过多会使血管缺失导致血肿发生。(9)压鞘人经验不足如:让刚学者或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压鞘,压鞘人没有严格压迫止血10~15分钟后再加压包扎。该研究中15例患者都在接受抗栓药物治疗且都应用6F鞘管,9例高血压患者出现股动脉血肿,1例肥胖患者反复穿刺,1例穿刺点过高。预防股动脉血肿的措施主要有:(1)高龄患者、血管壁弹性较差者、抗栓治疗者,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2)医生应熟练操作避免反复穿刺。(3)压迫位置一定要准确。

3.3 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分析和预防以及形成后的处理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通常继发于介入性诊治后形成的较大血肿。假性动脉瘤是血液经过穿刺点破裂口流入血管周围组织,由血管周围软组织包裹形成瘤腔,瘤腔与原动脉腔相通。出现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主要有:(1)鞘管管径较大。(2)术后过早活动。(3)穿刺部位偏低,刺入股浅动脉,但压迫止血仍在股深动脉进行。(4)抗栓药物的使用。该研究中1例患者因过早活动,1例患者因穿刺点偏低引起此症状,1例患者因造影前忽略了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只有60×109/L),在绷带加压后24小时取掉时只有皮肤淤青,但很快出现加大血肿,最终形成假性动脉瘤。假性股动脉瘤预防的关键在于股动脉的准确穿刺和有效的压迫止血。处理方法:大多数的假性动脉瘤可只进行局部间断性加压包扎,通常加压2~3天,应注意不能过度加压导致血管封闭;也可采用局部凝血酶注入法进行处理;极少数假性动脉瘤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切除或者修补比如:较大动脉瘤有明显压迫症状时,要进行切开缝合。

综上所述,对高龄消瘦患者穿刺点不要过高,控制好抗栓药物的使用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管径大小合适的鞘管,在引入导丝和导管时动作要轻,切忌强行操作,必要时可改换其他血管,医生的操作应熟练,穿刺部位应准确不要穿刺到股浅动脉,压迫止血位置要正确,应压在血管穿刺点,术后注意留心观察患者状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这些均有助于减少股动脉穿刺人工压鞘并发血肿甚至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业发,程红岩,陈栋,等.10043例次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相关并发症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5):335-337.

[2] Berger L,Bouziane Z,Felisaz A,etal.Long-term results of 81 prevertebral subclavian artery angioplasties:a 26-year experience[J].Ann Vasc Surg,2011,25(8):1043-1049.

[3]谷涌泉.糖尿病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5):305-306.

[4]谷涌泉,张建,齐立行,等.动脉自膨式支架植入治疗下肢缺血[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11):824-826.

[5]曹万才,李丕宝,徐国庆,等.高危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1例[J].疑难病杂志;2008,10(7):584.

[6]齐丹青,姚济荣,杜汉萍,等.预见性护理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率的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6):539-541.

论文作者:曾尤超1,徐永素2,刘涛1,刘锐1,姚声涛1(通讯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股动脉穿刺人工压鞘并发血肿甚至假性动脉瘤的病例分析论文_曾尤超1,徐永素2,刘涛1,刘锐1,姚声涛1(通讯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