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的本土文化教育论文_林妙红

浅谈幼儿园的本土文化教育论文_林妙红

潮州市兰英第一幼儿园 林妙红

广东潮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早有民谣:“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场”。潮州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本土文化教育,使本土文化在幼儿的心中扎根?近几年,我园开展了以“魅力潮州”为主题的本土文化教育,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优势,探究出符合我园实际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选择本土文化教育的内容

如何挖掘、筛选、整理优秀健康的本土文化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将潮州文化的种子撒进幼儿的心灵,让优秀的潮州本土文化得到传承、得以发扬光大?

首先,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潮州的历史文化,找出潮州文化的精粹。如潮州歌谣、潮州陶瓷、潮州刺绣、潮剧及潮州大锣鼓中的经典作品,闻名于世的广济桥、潮州功夫茶、潮州菜,潮州小吃,等等。

其次,筛选或创编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学习的本土文化教育内容。

第三,把本土文化教育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感受、体验、学习与创新。

二、确立本土文化教育的目标

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引起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爱家爱乡的情感以及作为潮州人的自豪感。其次,引导幼儿学习、了解本土文化艺术的风格、特点及寓意,让幼儿初步感受潮州本土文化的魅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第三,热爱本土文化,乐于参加本土文化活动。

三、营造本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一)创设本土文化艺术教育的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促进幼儿在环境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各班的墙饰、壁画、主题角上都由教师亲手设计,布置本土的文学作品。如壁画《姑嫂鸟》《老鼠嫁女》,剪贴的潮州名胜古迹、潮州八景及新开发的风景区等,使幼儿一跨进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本土文化艺术氛围,产生探索本土文化的欲望。

(二)设置本土文化艺术区。我们将潮州民间传统文化融入环境,创设富有教育性、艺术性、探索性、操作性的本土文化艺术区,让各个班都有潮州本土文化风情的挂饰、工艺品、戏曲乐器等,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动态环境。如各班在观察角上摆放各种具有本土特色文化的艺术品、泥塑、陶瓷制品、藤艺、篾织、木雕、刺绣等潮州工艺品。幼儿园还设计了“兰英雅筑”,把具有潮州特色的物品精心摆放在雅筑里面。引导幼儿通过日常观察、欣赏艺术作品,初步感受本土文化艺术的精巧,体验其文化内涵,激发幼儿热爱家乡本土文化的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播放具有本土特色的潮曲和歌谣

利用晨间活动、课件、起床时间播放潮州音乐、歌曲、歌谣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熏陶,让幼儿感受潮州的音乐特色。通过哼唱和模仿自然而然地学会一些童谣和潮曲。

四、探索本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是确保本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一环。老师们通过不断地实践,认为必须将本土文化教育内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有计划地贯穿于幼儿园五大领域及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一)将本土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领域、社会领域之中

在语言活动中,我们经常引导幼儿欣赏家乡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从《叩齿庵的传说》到《韩愈祭鳄》;从《姑嫂鸟》到《仙佛造桥》等,幼儿已被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所吸引,本土文学艺术的嫩芽慢慢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我们还重视整合社区,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请家长帮忙收集有关本土文学资料,如家乡的谚语、歌谣等,让幼儿学习朗朗上口的童谣,使《打铰刀》《红屐桃》《月娘月光光》《挨啊挨》等潮州民间的歌谣得于流传。孩子们不仅在唱唱玩玩中发展了口语,培养了兴趣,而且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和历史,懂得潮州人的交往礼节以及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

(二)将本土文化教育贯穿于艺术领域之中

潮州枫溪素有“南国瓷乡”“中国瓷都”的美称,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陶瓷产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我们经常组织幼儿参观陶瓷展览会,让幼儿认识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并在幼儿园设置陶艺室,为幼儿提供瓷泥(由家长提供),引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与愿望。如中班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陶艺的基础上,让幼儿初步尝试用陶泥捏制自己喜爱的作品;在大班级,则注重鼓励幼儿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采用多种工具进行陶瓷制作及自主装饰,开展艺术探索活动,进一步欣赏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使幼儿萌发以自己的家乡——“中国瓷都”为荣的情感。

潮州音乐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具有独特的本土风格韵味。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渔舟唱晚》《凤求凰》等潮州名乐,让幼儿通过欣赏、领略音乐中潮州人的创作智慧和创造精神,进一步体会家乡文化艺术的辉煌。潮州大锣鼓闻名遐迩,潮剧更是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历史久远,享誉海内外。我们经常让幼儿欣赏潮剧《陈三五娘》《江姐》等,了解潮剧的服饰、唱腔、表演技巧、角色等,使幼儿更进一步理解潮剧古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本土特色,激发幼儿热爱潮州音乐和潮州戏剧的情感。

(三)将本土文化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性材料,供幼儿在晨间活动,课间活动中操作,进一步感受家乡本土文化的艺术。如摆放各种制作潮州小吃的材料(粿印、芋泥、豆沙)等,让幼儿自主操作,学做红桃粿、春饼等潮州有名的小吃。使幼儿自然地参与到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中,进一步领略家乡的饮食文化。又如:设置针线、木框、布等,鼓励幼儿学习潮州刺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尝试获得本土文化艺术方面的实际制作经验。

(四)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本土文化教育

我们潮州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节日习俗更是千姿百态,各放异彩。我们组织节日教育活动,着重于潮州传统节日的教育。如:元宵节,教师、家长、孩子一起制作花灯,参加游灯活动,体会潮剧《陈三五娘》中元宵赏灯的情境;结合“清明节”组织幼儿到潮州西湖祭扫烈士墓活动,参观“涵碧楼”,了解“七日红”的由来,对幼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端午节,和幼儿一起包粽子,了解端午节的来源,欣赏各乡镇的龙舟赛,和孩子们一起跳“赛龙舟”的舞蹈;“中秋节”与幼儿一起“赏月”,吃月饼,教育幼儿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体会人月共圆的道理。每个具有潮州特色的节日,教师总是先做好准备工作,帮幼儿积累经验、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更好理解本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论文作者:林妙红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育儿·幼教荟》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园的本土文化教育论文_林妙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