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怎样做好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论文_朱江峰

试论怎样做好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论文_朱江峰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建设的规模逐步加大,从而带给了建筑行业一定的发展机会。然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尤其是在建筑基础施工的过程。因此,如何加强建筑深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得建筑行业进一步高速稳定的发展,亟待我们解决。为此,本文从基础施工技术以及管理两方面论述了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安全控制

1.建筑基础施工技术的安全控制措施

1.1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1.1.1基坑工程施工前应了解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基础型式与埋置深度,上部结构情况,基坑周围地下市政管网的位置与走向,市政道路等周边环境,明确需要保护的坑内基础工程,确保基坑施工对建筑物场地及周边环境的使用安全。

1.1.2基坑土方开挖应分段进行,严禁超深度开挖,符合基坑工程设计工况的要求。充分考虑时空效应,合理确定土方分层开挖层数、时间限制,尽可能减少基坑临空边的长度和高度。对设有支护结构和隔渗、降水系统的基坑,必须在支护结构和隔渗结构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降水系统运用正常,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1.1.3采用内支撑的基坑必须按“由上而下,先撑后挖”的原则施工。设置好的内支撑受力状况必须和设计计算的工况一致。拆除支撑应有安全换撑措施,由下而上逐层进行。注意拆除下层支撑时严禁损坏支护结构、主体结构、立柱和上层支撑,吊运拆除的支撑构件时不得碰撞支撑系统和结构工程。

1.1.4基坑工程实施阶段必须采用信息化施工,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的监测方案,并通过监测数据指导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实时跟踪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和地下水治理系统的工作性状以及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变应急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1.2桩基施工的安全控制

利用桩机吊前,应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固定牢靠,防止吊桩时桩锤坠落,导致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在吊桩的过程中,应由人工控制使桩身稳定,并应在其上两个不同的方向系紧缆绳,慢慢的使桩被升起来,且桩与桩架的垂直方向距离不应大于4m,偏吊距离不应大于2.5m。吊桩吊桩与运桩发生干扰时,应停止运桩。打桩时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及衬垫,发现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开始落距要小,如遇贯入度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桩锤严重回弹等应停止锤击,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套送桩时,应使送桩、桩锤和桩三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1.3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控制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应在施工现场预留好顺畅的出土线路,并在场地及其四周设置集水井、排水沟,以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污水排出,对于泥浆与废渣的处理应提前考虑好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桩孔开挖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先考察场地及周围构筑物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而这又会对施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考虑应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若桩孔如靠近旧建筑物或危房时,必须在对旧建筑物或危房采取加固措施后才能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时,每天开工前应用气体检测仪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确认孔内气体正常后,方可下孔作业。

其次,考虑到孔壁可能坍塌的情况,应保证孔口操作平台自成稳定系统,有效解决在护壁过程中因为下沉而遭受应力被拉垮,然后再依据项目工程地质条件和桩径的大小制定可靠地支护孔壁的施工方案。另外,施工人员上下桩孔,严禁脚踩护壁凸缘或用人工拉绳子的方法运送施工人员上下桩孔,为安全起见,上下桩孔必须要用钢爬梯,并要在桩孔内壁设置尼龙保险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工作面,作为救急之备用。

2.建筑基础施工管理的安全控制措施

2.1对施工的材料设备要严格把关

施工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础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实行质量责任制,要本着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对相关材料、设备严把质量关口,做到关口前移、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2.2科学化安排施工

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以便最合理的进行施工。要注意协调各工种的工作配备,做到各工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及时检修维护,引导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对相应的施工材料配备,要严格按照标准比例,做到准确计量、合理配备。对有试配要求的混凝土等材料,必须首先进行试配,确保准确无误后在进行科学施工。

2.3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要改变当前不重视施工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培训,让施工人员切实认识到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建立相应的准入制度,本着谁负责谁培训的原则,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让他们真正了解防范施工安全风险的技能,掌握比较专业的施工安全知识以及相应的安全法规,提高他们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要丰富载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培训方式,将安全教育寓教于乐,使施工人员形象的了解安全知识,学会自我防护和防护他人的技巧,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建立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

在基础施工开始前,要做好施工区域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挖槽施工时,要清除施工地面和地下的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没有积水。遇到塌方区域或者其他不利于施工的条件,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施工中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有专业资质,相关的电气设备要确保专人负责维护。同时,要建设安全动态检查制度。由于施工的不同阶段,安全防护需要不尽相同,所以要明确各阶段施工的安全措施。要实行动态安全防护,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检查,及时记录,全程跟踪,有效处理,保证安全。

2.5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的安全管理重点在责任的落实上,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层级都要仔细落实,做到层层责任清晰,并明确每一个人在安全施工过程中的地位,在追究责任时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例如,地基施工时,要以管理地基施工的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同时还需要配备足够的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施工员。在施工的时候,制定安全施工的目标,实现文明施工、安全达标。对此,还需要建立和健全以安全施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惩分明。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整改。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仍是广大建筑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只有真正做到有组织、按要求、高标准的基础施工,对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进行严格有序的控制,才能真正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才能有效防止整个建筑坍塌事故的发生,避免群众的人身财产出现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宋磊磊.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总结[J].商品与质量.2016.

[2]姚爱生.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阶段安全管理探析[J].江苏建筑.2017.

[3]贺帅.论述建筑工程质量基础与安全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

论文作者:朱江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试论怎样做好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论文_朱江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