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早晚读学习效率论文_杨兰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早晚读学习效率论文_杨兰

杨兰

东兰县切学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语文知识内容的不断增多,仅靠课堂教学时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为了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高语文早晚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下,许多教师都在寻找科学的方法。本文从早晚读的内容和方法出发,对如何提高语文早晚学习效率,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小学语文早晚读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不断的增进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重视。

关键词:语文学习;早晚读学习;现状;提升策略

语文学习当中,早读和晚读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记忆能力在早晨和晚上是最好的,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更应重视对于语文早晚读的培养。如果能用高效地利用好早读和晚读课,学生对语文学习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然而,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早读和晚读课上缺乏兴趣,不积极主动。还有很多学校对早读和晚读课的重视程度不足,虽开足了课程,却呈现出低效率。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践中,提出几点提高语文早晚读的方法。

一、学生语文早晚读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过多的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却对其语文早晚读并不重视,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学习不自觉,也不重视语文早晚读,最终影响自己的语文学习质量。总的来说,学生语文早晚读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有些学生对语文早晚读缺乏兴趣。我们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当中,早晨的学习效率是较高的。可在早晚读中,很多学生不愿开口读,或是开口了却不能放声读,很难听到一片琅琅的读书声。老师在就动动嘴,不然就是默读,甚至不读。全班几十个学生,能积极主动朗读的不多。有些学生甚至在早读课上打瞌睡、聊天,使全天的学习生活一开始就陷入沉闷或低效状态。

第二,部分老师对早晚读课重视不够。很多教师认为这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读了就行,至于读得怎么样和如何读却很少关注。老师也只是按时到班"看"早读,没有明确的早晚读目标。早读的内容与形式也过于单一,不是齐读就是自由读,甚至听凭学生一读了之等现象。还有的教师干脆利用早读时间开始讲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主要源于教师未能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仅把早读当作学校布置的任务来完成,没有在根本上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反而造成学生厌恶读书、厌恶语文,甚至厌恶学习。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教师应该制定好目标与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早晚读的效率

1.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早晚自习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学校以前不上晚自习,现在也开始上了,因为它是正课的重要延伸。不仅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学习的自觉性和计划性都还不够,许多良好的学习惯还没有真正形成。 这里的习惯不仅是指学生从不上晚自习到适应上早晚自习甚至乐于上早晚自习,更主要的是指学生要养成早自习入班即读书,晚自习入班即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自主学习情境中,不放弃不抛弃,不留给学生任何偷懒的机会。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违纪的学生要批评教育甚至给予必要的惩罚。使整个班级形成遵纪好学的良好氛围,为早晚自习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矗

2.明确早晚读的目标

每个学期,教师都要对早晚读内容有个整体计划安排,每节早晚读课都应有适当的朗读内容,层次安排应该由浅入深,由拼音、词语、片段到课文,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知识积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早晚读课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朗读与背诵,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老师要有明确目标,而且任务要定得适中,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决不允许学生没事干,早晚读课内容要做到与语文课堂学习相结合,比如语文早读除了要求背诵的内容,我一般会结合当前所学课文,补充与之相关的诗文。如学了《春晓》我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两三首描写春的古诗;学了《寓言二则》要求学生课外搜集阅读其它寓言故事。通过这种方法很好的将语文学习自然向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语文通过多读、多背,更能加深印象和领悟其文深意。如果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间还有剩余,则要求学生必须为自己另行安排学习任务。如朗读自己喜欢的美文、诗歌等。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朗读,爱上朗读。

3、做到大声朗诵读

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敢于大声朗读,乐于大声朗读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锻炼口语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流利通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长期坚持朗读诵读,就会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长期坚持诵读,还能能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诵读习。

早晚读虽是一小节课, 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时间,坚持让全体学生大声读课文,有利于记忆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比如数学的解题如果有了大声读,效果一定更好,学习效率一定会提高。

4、采用多形式朗读

为保证学生早晚读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学生读的形式忌单一化,应丰富多样。早晚读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采用老师范读、同桌读、分组读、齐生领读、轮流读、比读、通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演读等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这些朗读形式既有教师参与,也有学生的参加。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会感觉到孤独,让早晚读课既有秩序,让每一位学生都对早读充满兴趣,形成活泼、生动、赶学的课堂气氛。教师用这些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朗读了一段时间后,还可以让学生创新更多更好的朗读方法,使学生的早晚朗读生活更加丰富。

总之,语文"听、说、读、写"各项训练中,早晚读是锻炼"说"和"读"能力的重要第二课堂。早晚读课的质量,影响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一篇课文的巩固和运用,一学期早晚读课的整体质量,就会影响到学生语文口语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相信只要我们重视早读,不断创新理念,丰富早读内容和形式,就一定能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早晚读的良好习惯,使其自觉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全体学生朗读能力。

结束语:

学生语文早晚读的现状,教师必须要对语文早晚读予以高度重视,亲抓亲管,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早晚读习惯,为学生确立明确的早晚读目标,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诵读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早晚读的效率和质量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更多更好的提高学生早晚读效率的方法还需要语文教师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冯六凤. 如何构建语文早晚读的有效性[J]. 文学教育(下), 2015(1):114-115.

[2]岳乃华. 快乐阅读高效阅读--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J]. 考试周刊, 2017(85) :124-125.

[3]蓝焕朝. 探讨语文早晚读的多样性及有效性[J]. 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6(1X):331-331.

[4]俞小华.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效率[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6):48-49.

[5]范秀植. 浅谈抓好语文"早晚读"的几点做法[J]. 当代教研论丛, 2017(2):114-115.

论文作者:杨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早晚读学习效率论文_杨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