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_考试作弊论文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_考试作弊论文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考试作弊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原因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成为学风建设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可以说,在校园所有违纪行为中,考试作弊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据笔者在某所重点高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562名大学生中的抽样调查, 有3.04%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曾被行政处分”;有27.76%的大学生承认“有作弊行为,未被发现”;还有10.65%的大学生承认“有作弊企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可想而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实际比例远不止于此。为什么大学生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若让这种风气长期存在,高校怎能完成培养人、塑造人、为21世纪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找出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良策是很有必要的。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随着高校考试制度的完善,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越来越“高超”,方法越来越“巧妙”。有的同学为了考试过关,考试前一段时间就开始动脑筋,寻找考试作弊的“良方”。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方法除旧招以外,新招“层出不穷”。据笔者调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偷看。学生遇到不会解答的问题时,伺机偷看左、右、前面考生的答卷。这是最原始、最普遍且又简单易行、不冒风险的作弊方法。现在大学生中往往是胆子小成绩差的学生较多采用这种方法。

2.夹带。考生在考前把自己还未完全掌握、可能有考核内容的书籍、小册子或记有可能考到的问题答案的卡片夹带进入试场。有的放在大腿上伺机偷抄,有的垫在试卷下复印,更有甚者借口上厕所把纸条带去背记,然后回到试场把答案写进试卷,等等。这种方法较多地用在基础知识考试或靠记忆解答的闭卷考试上。

3.传递。学习好的同学把做好的解答抄在纸上,设法传递给学习基础差的同学。这种方法一般都是事先串通好的。

4.换卷。一种是在试场上,两个相邻而坐的考生趁监考老师不注意,交换试卷抄袭,然后再伺机交换回来。另一种是以打听考试成绩为由到教师家中,伺机把考试结束后才做好的正确答案塞入试卷,换走不正确的答卷。这种方法一般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5.代考。一种是借口上厕所把试卷带出试场,托事先找好的其他高年级同学做好,然后另一人借口出去带进试场相互抄袭。另一种是利用监考老师不熟悉学生的特点,叫其他同学进入试场代考,在试卷上写上被试考者的姓名。

6.暗示。在试场上利用手势或其它方法,暗示试题解答的正确与否。这种方法一般用在是非题、选择题上。如某一同学点头,有关的人打上“√”,摇头则打上“×”,摸鼻子选择“A”,摸下巴选择“B”,等等。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

1.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发展。考试作弊对新生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玩艺,有些人在中学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按理新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和老生相比总要收敛些,以致于我们总是说新生“老实”,然而,笔者的调查结果虽然显示了高年级同学的作弊比例高于低年级(一年级有过作弊行为的比例22.99%,二年级为31.94%,三年级为28.89%, 四年级为45.68%), 但只经历了两个学期考试的新生就已经有这么高的作弊比例,使我们很难再说新生“老实”了。

2.由单干向合伙发展。作弊是一种学校禁止的行为,因此以前大多表现为个人偷偷摸摸地干,然而近几年却走进了合伙、合谋的怪圈。表现为有预谋、有计划和集体性,既可能发生在同班、同专业学生之间,又可能发生在同年级不同专业之间,还可能发生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

3.由试场内向试场外发展。由于试场内作弊较易被发现,现在已发展到试场外作弊。如借口上厕所进行传递;特意把做好的答案当废纸仍到窗外让另一同学检去抄袭;还有把试卷带到试场外让人代考等等。

4.作弊手段呈多样化、现代化。随着现代化通讯、计算工具的发展,大学生作弊手段花样翻新,作弊工具也越来越现代化,如利用高级计算器的储存功能,女同学发挥头发长的优势,利用无线电传呼进行传递、互通信息等。

5.作弊比例男生高于女生。被调查的526名学生中,男生为379名,女生为145名。男生作弊的比例为32.46%,高于女生作弊的比例26.21%,企图作弊的比例也是男生(11.87%)高于女生(7.59%)。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

大学生考试作弊有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原因,但都通过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发生作用。笔者认为引起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误区。一些学生对竞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对能力的理解存在偏差,入学后不是关注掌握真才实学,而是千方百计为了获取文凭与学位。因此,学习吊儿郎铛、不务正业。一到考试,临阵磨枪来不及,就只有孤注一掷,作弊成功则善哉善哉,万一不成也只有自认倒霉。据调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人中有68.44 %是因为“平时学习不努力,又想考试过关”。被调查者中9.51%的人认为考试作弊是“正常现象”;52.09%的认为“可以理解”,在这种心态下, 考试作弊就不再是“耻辱”,而是一种“本事”,一条获取学位和文凭的“捷径”。因此,那么多大学生出现作弊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2.侥幸心理。凡是考试作弊被抓获的学生都承认他们作弊时存在侥幸心理。虽然他们都知道作弊是学校禁止的行为,一旦被监考老师抓获就要处分,而且后果不堪设想。但他们总希望自己能碰上“好运”,偶尔能获得作弊成功。

3.从众心理。一些学生开始并不认为考试作弊是应该的,也不打算作弊。可这样的结果却是:自己的成绩不如作弊的;有的同学还说这是“没本事”。更有甚者,竟然有的同学靠作弊得来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于是产生了“不作弊白不作弊,作弊成功就是自己的本事”的思想,行动上也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加入了作弊的行列。据调查,大学生持“人家作弊,自己不作弊吃亏”心理而作弊的比例为12.55%。

4.虚荣心理。由于虚荣心理而产生作弊行为的学生,有的是平时成绩很好或从未出现过红灯,一旦偶然失误顿觉脸上无光,于是想通过作弊提高成绩,挽回“损失”。有的是学生干部,平时工作忙,考试复习不充分,为了不让同学瞧不起,因而借助于考试作弊来提高学习成绩,进而保持或提高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也有的同学是为了获取奖学金、入党、当干部等,总想考试取得好成绩,但一旦考试过程中发现难以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就只好走作弊这条“捷径”。据调查,大学生“为了拿高分,获取奖学金”而作弊的比例为8.37%。

5.同情心理。有的同学看到别人老是补考,于心不忍,于是当同学请求“帮忙”时,毫不犹豫伸出“友谊”之手。有的同学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害怕拒绝后同学关系搞僵,无可奈何“解囊相助”。据调查,因“碍于情面,无法拒绝”而发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大学生比例为9.51%。

6.赌博心理。因赌博心理而作弊的学生大多平时学习成绩不好,考试经常不及格,若再出现红灯就有可能留级或退学,于是乎“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有的同学形象地把这些人比喻为“死猪不怕开水烫”。

四、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考试不管是作为教学评价的手段,还是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水平的依据,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会评估失真,决策失误,后果不堪设想。但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涉及到学校的教育、管理问题,也是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界和关心教育的各方人士“共同会诊,对症下药”。就学校而言,除了领导重视、有解决问题的决心以外,还须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大学生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校必须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大学生加强理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责任感和事业心。加强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专业思想教育,使其明确学习目标,充分认识知识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激发崇高的学习动机,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加强组织纪律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考试作弊是一种既欺骗组织、又欺骗自己的违反纪律的不良行为,提高大学生对作弊性质、危害的认识。鼓励大学生形成独自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风格。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2.整顿教风,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是由教风和学风组成的。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风,进而影响学生的考风。据调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经常逃、旷课”的比例为7.6%,“偶尔逃、 旷课”的比例为60.84%。而逃、旷课的主要原因是:30.61%的大学生选择了“教师授课水平低,不如自己看”;31.56 %的选择了“对课程不感兴趣”;14.83%选择了“有自学能力,听不听无所谓”;21.67%的选择了“主观不努力,兴趣在玩游戏和其它方面”。可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艺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3.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创造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1 )改革考试形式。一是要求试卷内容合理,多出“活题”,少出“死题”,使学生无现成材料可抄,久而久之,夹带之风自灭。二是考试方法灵活,或开卷或闭卷,或口试或笔试,注重对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三是严禁考试前向学生泄露试题内容。试题一旦泄露就失去了考试作为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对学生也不公平。(2)严肃考场纪律。 一是加强考场的监考力量,增强监考的责任感。要求学校选聘责任心强、严守纪律、铁面无私的监考人员,做好监考工作。同时,每一试场安排一位学生不熟悉的其它系科的老师交换监考,有利于监考教师间的相互监督和防止“熟人间好作弊”的现象。对监考老师,学校可以考虑给以一定的工作量补贴。二是学校组织一定数理的督考员,监督、检查各考点的各项规定的执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监考教师的监考情况。三是违“法”必究。对考试作弊者以及监考失职者毫不姑息,根据学校的规定严肃处罚。只有违“法”必究,才能执“法”更严。当然处罚的力度不是愈重愈好,而必须掌握好“度”。因为太重了,往往使教师、干部手软,甚至使受处分的学生得到一部分人的同情。(3)合理安排试场。 可以把不同年级的学生间隔安排在一个教室考不同的课程,同一教室的奇偶学号分别使用A、B卷等混编考场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考生作弊的可能性。

标签:;  ;  ;  ;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_考试作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