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原因分析论文_卢瑞

卢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药房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探讨解决问题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度各科室自发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14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用法用量以及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分类并分析。结果: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中,男性患者71例(48.63%),女性患者75例(51.37%),年龄≥61岁以及11-20岁年龄段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占比较大,分别为47例(32.19%)和33例(22.60%),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及附件损害52例(35.62%)、神经系统损害29例(19.86%)和消化系统损害23例(15.75%),注射剂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98例,占比67.12%。结论:我院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以老年人和儿童患者为主,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等临床表现最为常见,多由注射剂中成药所致。

【关键词】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原因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046-02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 Lu Rui.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medications, and discusses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promot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In 2014, 146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report, by adopting the Method:of retrospective study a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Results: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 damage to the skin and accessories 52 cases (35.62%), nervous system damage, 29 cases (19.86%) and digestive system damage 23 cases (15.75%),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 caused by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98 case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67.12%. Conclusions: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s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he elderly and children, caused by damage to the skin and accessories, damage the nervous system and digestive system damage and oth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e most common more caused by injection,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s; Report; why

中药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中成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但是随着中成药新品种的不断开发的应用,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其安全性已受到了广泛关注[2]。本研究通过回顾2014年度我院上报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探讨其发生规律并进行原因分析,为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研究资料来自我院2014年度各科室自发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共计14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用法用量以及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分类并分析。

2.结果

2.1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情况

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男性71例,占比48.63%,女性75例,占比51.37%。年龄≥61岁以及11~20岁年龄段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占比较大,分别为32.19%和22.60%。

2.2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

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出现皮肤及附件损害52例(35.62%),包括皮肤瘙痒、干燥以及色素沉着等,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29例(19.86%),包括头晕、头痛等,消化系统损害23例(15.75%),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腹泻等,其余临床表现包括全身性损害16例(10.96%),循环系统损害12例(8.22%)以及其他14例(9.59%)。

2.3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药品种类和给药途径

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涉及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98例,占比67.12%,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口服剂导致不良反应41例,占比28.08%,包括胶囊剂17例(11.65%)、片剂12例(8.22%)、颗粒剂6例(4.11%)、丸剂3例(2.05%)、其他3例(2.05%),外用剂导致不良反应7例,占比4.80%,包括膏剂5例(3.43%)和栓剂2例(1.37%)。

3.讨论

3.1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的关系

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男性患者略低于女性,比例为1:1.06,但并无明显差别[3]。年龄≥61岁以及11~20岁年龄段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分别为32.19%和22.60%,这与以往文献报道相符,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机体代谢功能减弱,延长药物半衰期,另外老年患者一般存在慢性疾病,心、肝、肾、胃、肠等多器官存在功能衰竭,并且药品种类使用较多,可能存在联合用药或者重复用药不合理现象,更易发生不良反应[4]。儿童患者一般是由于各器官发育还不完全,药物代谢过程缓慢,进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儿童患者个体差异较大,更容易出现用法用量不合理现象[5]。

3.2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

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临床表现几乎涉及机体各系统,其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52例(35.62%)、神经系统损害29例(19.86%)和消化系统损害23例(15.75%)临床表现最为常见,这可能与中成药自身毒性和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引起,也与患者自身体质差异有关[6],同时临床不合理用药也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遴选药品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不合理以及配伍不合理等[7]。

3.3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药品种类和给药途径的关系

中成药致不良反应以注射剂占比最大(98例,67.12%),主要是由于中成药的组成成分和制备工艺均较为复杂,可能存在某些蛋白质和大分子物质等未提纯杂质,导致药品安全性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医院静脉注射治疗的大量应用,注射剂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也大幅度上升[8]。口服剂中成药由于胃肠道吸收过程,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腹胀等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9]。

我院中成药所致患者不良反应仍较多,其中老年人和儿童患者较容易发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等临床表现最为常见,多由注射剂中成药所致。一方面与中成药本身特点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与临床不合理用药有关,所以医院领导和临床医师应加以重视,努力提高临床医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合理使用中成药,避免遴选药品、用法用量以及联合使用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10],同时加强医师职业道德的培养,重视中成药的安全性工作,详细向患者交代用药事宜,保证规范使用中成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丽华, 朱江, 张吉菲等. 33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3,10(4): 109-111.

[2] 方榕, 赵璇, 赵晓娟. 24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 11(36): 105-107.

[3] 秦庆芳, 陆卫英, 谭柳英等. 2010-2012年1237例中成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 14(3): 262.264.

[4] 陈伟君.中成药不良反应126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10): 1556-1557.

[5] 李燕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15): 3-4.

[6] 闫晓萍, 马雁. 浅析中成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14): 401-402.

[7] 吴晓玲, 周敏华, 邓建雄.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4, 16(5): 281-285.

[8] 郭惠萍, 李雪敏. 2012年至2014年注射用中成药引发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 2015, 25(2): 339-343.

[9] 张春华, 李琛.中成药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及合理应用探讨[J].河北中医, 2013, 35(2): 273-274.

[10] 李培海.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5): 105-106.

论文作者:卢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  ;  ;  ;  ;  ;  ;  ;  

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原因分析论文_卢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