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房建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处理论文_常海刚

试论房建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处理论文_常海刚

新疆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伊宁 835400

摘要:现代建筑中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比例不断上升,在缓解住房压力的同时,也对工程施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地基处理作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其施工技术的选择、施工质量的控制等方面,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软土地质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地质,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质量安全。目前关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有多种,施工单位需要结合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施工技术和制定施工方案,严格进行质量管理,建造优质、安全的房屋建筑工程。

关键词:房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是房建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基类型,其含水量大、承载力低,不能满足房建工程施工需要,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认真开展施工现场调查,根据施工现场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施工方案。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工程建设,把握技术要点,遵循工艺流程,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确保房建工程质量。

1软土地基特点

软土地基主要包含了黏土和粉土等性质的细微颗粒土质和空隙相对比较大的有机质土,还包含了松散沙土和泥炭等较为突出的地基结构,其地下水位较高,建筑物不够稳定,多会出现沉降问题。在当前房建工程项目建设中,软土地基较为常见,常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有关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该类问题,掌握和了解软土地基施工特点,通过实践经验,改善软土地基质量。房建项目软土地基自身具有很多特点,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低透水特点。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其一般情况下需要从排水性方向出发,软土地基长期间经过水浸泡,会随着水量渗透范围不断增加,地基透水性就会变差。基于此,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对软弱地基进行排水固结工作,从而改善软土地基低透水的情况。其次,触变性。所谓的触变性特点,其主要是说物体自身因一定程度的触发所产生变化,软土地基具备该类特性,在没经过触发前,软弱地基处于固态形式,但是当其受到外来力量或是振动等方面的影响,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由原来的固态形式转为流动形式,该特点对于房建项目自身安全和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威胁性。再次,沉降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地基受到建筑物体负荷问题影响,使其自身受到压迫,而出现下沉和变形的现象。建筑物体在软土地基之上进行施压,会加快沉降速度。由于软弱地基含水性较强,建筑规模相对较大,其所受压力影响也很大,因此需要重视地基沉降问题。最后,不均匀性。由于软土地基土质密度与普通土质不同,两者在建筑物体压迫下所受到的压力也不同,其沉降速度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软土地基受到压迫时,部分土体常会从受力点向外呈现被挤压的状态,而土壤较松部位则不会被挤出受力的范围,各个部分受力会出现不通过,这也是软弱地基不均匀特点的主要体现。

2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软土地基。因此在进行房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施工目标就是提升地基的坚固性,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问题的重视。施工现场要根据具体环境采取合适的施工方式,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于房建建设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加强重视或采取的处理技术不好,就很容易降低房建工程质量,为房建通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要意识到软土地基的重要性,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以提升房建工程的质量。

3房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3.1换土垫层法

主要施工方法有人工挖掘和爆破挖掘,前者是利用人力对地基中软土层进行集中挖掘,然后将承载力符合标准的优质土回填到被挖掘地基坑洞中去。后者则是利用工程爆破来将地基中的软土掘出,然后再进行回填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比之下,前者对掘土工序的控制力相对更强一些,而这两种都是比较简单方便的使用方法,可以为整个工程的成本节约不少费用。然而这种方法的施工过于简单,如果换土的要求较高,则可以利用其他技术进行辅助达到换填效果

3.2排水固结法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排水困难属于是常见问题,遇到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采用排水固结法,通过选取适当的排水方式,进行堆载加荷,以促使房建工程整体承载力的提升,在选择排水方式的时候,应首先考虑真空预压法。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对排水固结系统及加载预压系统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这两个系统不发生冲突情况,能够在具体使用中充分排出水分,进而确保软土地基质量与要求相符合。另外,在施工前期的时候相关人员应认真研究房建工程,对房建工程实际情况展开细致分析,进而结合房建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后续施工,旨在使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得以保障,从而使建成的房建稳定性更佳。

3.3强夯法

强夯技术是指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利用大质量的重锤,从几米甚至是几十米的高度下落,对土体进行动力夯击,让土体产生强制压密进而减少压缩性,提高地基承载力。作为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技术措施,强夯技术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少,施工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该技术适用范围较广,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加固效果明显,通常可以提高地基强度2~5倍。该技术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变形沉降量小,压缩性可降低2~10倍。此外,强夯技术施工效率高、速度快,经过处理后的土粒结合紧密,强度较高。应用强夯技术可以节省软土地基加固材料,施工费用低,综合效益比较明显。

3.4软土地基的石灰搅拌桩技术

石灰是改善软土地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石灰搅拌桩技术即在软土地基桩基施工当中,对地基部分添加入石灰,以其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来达到提升软土地基稳定性和强度的目的。石灰的质量对软土地基稳定性和强度的提升效果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对石灰进行选用时,一定要非常严格,并同施工前所勘测的地质、环境情况,所得到的化学参数、物理参数等进行详细对照,严格按照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指标掺入石灰,保证软土地基中的石灰达到合适的指标,在石灰开口之后尽量于三个月之内使用完毕,防止石灰因长期暴露空气中还发生质量变化。石灰的选择主要以杂质少、粒度小的石灰为主,这可以防止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石灰团聚的现象。

3.6软土地基的水泥搅拌桩技术

软土地基的水泥搅拌桩技术方法较为简便,是房屋建筑遇到软土地基时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水泥搅拌桩技术主要是在软土地基的土层深处倾倒入水泥,而后对水泥进行充分的搅拌,让软土地基的土层在水泥搅拌过程中同其进行融合,从而达到改善软土地基特性的目的,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更好的进行后续的施工。通过水泥搅拌桩技术,软土地基对房屋建筑施工所带来的威胁能得到部分改善,但由于软土地基不只是单一土质结构构成的,因此在施工前还要对水泥同土层之间的配合比进行详细计算,并对不同的土质进行辨别,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过程较为繁复困难,这也是水泥搅拌桩技术存在的缺陷之一。

4结语

软土地基透水性差、不稳定性、强度过低等都会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要先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进行解决,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强度,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刘佩松.论高层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探究[J].数码设计,2017(10):114-115.

[2]康健.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研究园地,2017(10):332-332.

论文作者:常海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试论房建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处理论文_常海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