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沈阳局集团公司老年体协沈阳分会创新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论文_刘建辉

对沈阳局集团公司老年体协沈阳分会创新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论文_刘建辉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离退休管理处沈阳办公室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5

切实做好老年体协工作是我们离退休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面对当前出现的离退休职工思想活跃、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的新情况,对于如何把基层老年体协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受到老同志普遍欢迎这个问题,我着重对沈阳分会近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队伍建设创新是基层老年体协工作寻突破、求发展、上水平的重要基础

沈阳办公室区域内现服务管理离退休职工51866人,仅沈阳地区现有离退休职工28910人,但能够参加体协活动的比例不大。那么,老年体协要发展壮大,必须在扩队伍、筑核心、创精品、求拓展上下功夫。因此,沈阳分会的“三招”就显得不同寻常:

方法之一:出实招,想方设法壮队伍。沈阳分会一改过去等人上门的老办法,积极打通渠道扩队伍。针对临近退休老同志对体协不熟悉、摸不着门的状况,主动与沈阳地区主要单位离退办挂钩,建立了有工作单位、退休日期、兴趣特长,以及与之熟悉的体协会员等内容的《工作联系卡》,并敞开大门,每年年底都召开一次各站段离退办同志参加的沟通联系会,重点宣传体协都有啥活动、怎样能参加,着重解决新退休人员想活动却摸不着门的问题。今年以来,沈阳分会通过精准的宣传推介,有40多名高职或处级干部、50多名退休职工加入了体协队伍。

方法之二:打样板,示范引领滚雪球。如何发挥好老同志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是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沈阳分会下力量于2015年9月专门组建了由机关、站段退休的20多名处级领导干部参加的男子柔力球队,接着又组建了70多人参加的男子骑行队和逾百人的徒步队,并陆续组建体育舞蹈队、大型活动展演队和健身绳操、手拍鼓等多支新型健身队伍。两年来,高职处级干部由零星几人扩充至150多人,协会也由6个发展到17个,核心会员超过550人。

方法之三:聚核心,发挥优势强龙头。队伍建设必须强化核心作用,运用好集体的智慧。为此,沈阳分会请来原分局党委副书记、局监察处长、党校校长、宣传部长、站段党委书记等9位退休的正处级领导干部,正式组建了体协重点工作研究小组,让这些有经验、有能力、有见解、有专长的老领导成为体协工作难得的“智囊团”。

二、管理模式创新是基层老年体协工作寻突破、求发展、上水平的重要保证

调研中看到,不断创新管理,确实是推进体协工作深入发展的有效方式、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在这方面,体协的同志下足了功夫,成效突出。

1.实施网络管理,确保在日常推进上创新。自2015年开始,沈阳分会就实施了网络管理,并尝到了甜头,同时也发现了各协会无序建群、内容杂乱、重叠不分,以及不能及时读取等不足。为此,他们从解决问题入手,继续探索,不断推进,将无形网络变为有形管理。针对无序建群,他们统一进行了梳理整合,实施了分级、分类建群的管理模式。“分级”就是建立三级微信群,即建立完善了由队委会和教练组成员加入的“管理层领导群”、所有队员加入的“各队成员群”和各活动小队成员加入的“区域小组群”三个层级。“分类”即是在各队成员群中分别建立了“工作群”和“友情聊天群”,并明确要求工作群内不得发布与活动无关内容,确保了活动通知、有关要求等重要信息的及时发布和落实。

2.变换管理手段,确保在不断探索上创新。调研中发现,自去年以来,沈阳分会一改过去工作推着干的粗放管理状况,尝试项目负责。明确提出,除体协管理人员外,智囊团成员、各队队长,都能担任项目负责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年初,他们都认真选定各项目负责人,明确项目的质量要求和完成时限,并下发《项目责任落实推进计划》,实行年中、年末两次责任督导,从而给牵头人压了担子,加了责任,使其有了紧迫感,初步呈现出计划有人想、工作有人干、落实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使工作项目兑现率达到95%以上。

3.扫除沿线盲区,确保在实地帮扶上创新。铁路沿线站区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人员稀少缺骨干,活动单调难组织,一直是个老大难,也成为工作盲点。针对这种状况,沈阳分会在深入调研,摸准问题的基础上,迎难而上,化虚为实,变过去电话沟通、文件指导为定向带动、实地帮扶。一是点上巡回指导。去年以来,沈阳分会组成的太极气功、体育舞蹈和柔力球等三个指导小组,在本溪、苏家屯等地区进行现场展示、技术交流和手把手教授,有效促进了当地体育活动的开展。二是精心培育“种子”。注重发掘各沿线地区的体育活动骨干,抽调他们到沈阳、丹东,现场看,跟着干,直接参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进行实地培训,让沿线站区活动的“星星之火”,逐步形成燎原之势。三是组织参与比赛。在举办大型竞赛活动时,尽量创造机会让偏远地区参与,唤起活动热情,牵紧线,不放手,促提高。

三、活动方式创新是基层老年体协工作寻突破、求发展、上水平的重中之重

调研中,我深深感到老年体育活动必须坚持创新,只有注重更新理念,探索规律,务实重效,才能不断推进活动方式的创新发展,才能不断增强老年体协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方面,沈阳分会倡行的“三要”颇有深意:

第一,要在活动理念上求转变。沈阳分会曾响亮地提出,必须改变搞活动必须有经费,离开钱玩不转的旧观念,进一步确立少花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的新理念。前年沈阳分会举办重阳节“乐享生活”大联欢时,为把活动经费降到最低,他们搞了一个“借船过海”:即找到一家大型知名企业,以听一小时企业产品宣传为条件,免费提供4辆大客,将几百名老同志送到沈阳东陵公园搞联欢,节省资金近3000元,且收到了与企业互利互惠的双赢效果。在组织一些大型活动时,他们还通过“评选自带拿手菜”,既解决了午餐费用问题,又营造了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

第二,要在活动组织上讲科学。为提升活动组织的科学性,沈阳分会始终坚持“老来需活动,活动讲科学”的原则,不断探索活动规律,努力在组织方式上创新。他们大力提倡老同志科学健身,如针对徒步队员年龄偏高的实际,选择中速音乐,适当放慢节奏,防止损伤关节。同时提出有心脏等疾病及70岁以上老同志不能参加骑行队的硬性要求。他们还探索建立了户外活动安全保障机制,两年来,共组织8次大型户外活动,未发生一起人身安全问题。同时,沈阳分会组织活动策划团队认真研究大型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内在规律,建立了活动管理流程,在场地布置、餐饮安排、交通运输和安全保障上,分工明确,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第三,要在活动策划上重感染。一是用规模效应增强感染力。全年四次大型活动,参加人数都在四五百人以上。这种大场面、大队伍营造的规模效应,既给大家带来了视觉震撼,也让体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感染了更多的人,聚拢了更大的人气。二是用趣味吸引增强感染力。沈阳分会每次活动都注重开发兴趣点,策划安排一些有特色、吸引人的情节,使大家由“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每年组织的春季踏青,夏季赏花,秋季采摘,冬末大联欢,也都风格迥异、特点有别,让老年朋友兴趣盎然,尽情陶醉,流连忘返。三是用精神陶冶增强感染力。在活动策划中,沈阳分会既突出娱乐性,更着眼于思想性,注意用正能量引领活动主题,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如西峡谷春季踏青健步走活动,体现了“展示阳光心态,共享夕阳快乐”的主题;梨花小镇金秋欢乐行活动,强化感染,提振精神,激励老同志争做阳光老人、时代老人和正能量老人。

通过专题调研我深深地感悟到,创新是推动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老年体协工作的生存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那么,要不断推动基层老年体协工作上新台阶,创新水平,就必须转换思路,立足创新。

论文作者:刘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对沈阳局集团公司老年体协沈阳分会创新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论文_刘建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