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刘康,雷素华,唐高文

安岳县中医院 四川资阳 642350

【摘 要】目的:通过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针对5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在2013年临床应用中出现的94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统计,在常用的5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中血栓通注射液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最多,并且和其他的药物相比明显高于其他的药物。统计的数据之间明显存在着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并对其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还必须加强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重视,中医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开始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中药注射剂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使得在临床上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本文对我院收集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产生临床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以后临床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作指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主要研究的内容:在2013年1月到12月,我院5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94例药物不良反应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的年龄在38岁到8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9岁左右。用于本文研究的数据和报告都来自于我院住院部的各科室。

1.2方法

通过对不良反应的药品、累及部位、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比例进行统计,最后做整体的分析。为了更加有效的切合本实验的研究,医院自身结合患者制定《活血化瘀类中药不良反应观察与统计调查表》,并且从医院的患者资料中调去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源,并且经过专业的人员对本次获得的数据和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对患者的临床病症、所患疾病、用药名称、计量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进行了统计。

1.3统计学处理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2.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采用单项分析法处理,以p<0.05作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针对专业人员统计出来的数据和资料,使用SPSS12.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并且分析,计量出所得的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并且计数的资料则使用X2进行检验。并且对得出的数据进行P值检验,若P<0.05,那么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

2.结果

2.1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经过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和统计学处理之后,得出我院5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在一年中出现了94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说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而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则是血栓通注射液。由下图可以看出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值<0.05。如下表1所示。

3.结论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对人体的各个系统、组织和器官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有效发挥药物的作用,对病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机体处于病理的状态之下,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受到了人体自身的免疫和药物的数量的影响,从而对药物的药理作用起到了一定的额外影响,这就导致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患者自身的病理特点和自身的免疫情况。通过对我院5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100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统计分析,发现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发生率高、不良反应复杂、涉及部位广、对人体损害大等特点,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血栓通注射液,并且其对皮下组织的损害也是最大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疹、红斑、瘙痒和面部出现红潮的现象。

导致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现象的主要原因:第一,药物本身的性质。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抗凝血、扩张血管、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作用,且作用比较猛烈,易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二,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原因。中药注射液普遍存在不良反应较多的情况,由于中药注射液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突出。主要由于部分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还存在一定问题。中药大多都是经过各种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质经过加工而得,因此,在中药炮制过程中,药物的毒性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样就使得在后期对患者产生的药效也不相同,或在中药提取过程中未除尽杂质,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不纯,从而使得患者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第三,个体差异。机体对于同一种药物的免疫反应和代谢情况各有差异,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大多数作用机理不明,在人体内受到各种代谢,从而使得患者易于产生不良反应。第四,药物剂量。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剂量和注射速度不易掌握,使用剂量较大和输注速度过快是其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第五,配制溶剂的选择。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配制溶剂选择要正确,严格按照其使用说明书选择溶剂,并且应单独配制输注,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配制输注,否则易产生变色与沉淀等现象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第六,对药物疗效的检测和判定还有待提高。在对患者采取中药治疗的过程中,有关于活血化瘀的中药的疗效和临床的药效评估还不太完善,缺少一份详细并且强有力的评定标准,这就使得中药在临床上的检测还不够全面,这就使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导致后期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

综上所述,必须要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研究进行强制有效的检测和评估,临床上应慎重使用,对其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对患者诊治的过程中必须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并且不断的探索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对患者身体产生的各种影响,以此判断在对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用药的适用性,合理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旭晖,王昌俊.活血化瘀中药干预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2(04)

[2]宋贯霞,顾新刚,王炎.中药调节肿瘤血管新生现状[J].中国医药科学.2011(23)

[3]潘凯.活血化瘀中药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

[4]何茂顺,江蓉星.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01)

论文作者:刘康,雷素华,唐高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刘康,雷素华,唐高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