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wiki和QQ在网络协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论文_张林1 蔡艳2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wiki和QQ在网络协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论文_张林1 蔡艳2

张林1 蔡艳2

(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曲靖 655000 )

摘要:作为web2.0环境下的网络协作学习软件,wiki和QQ对知识管理(协作学习小组集体的知识管理)有着良好的支持功能,所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wiki和QQ在网络协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wiki QQ 网络协作学习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它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目的,视知识为最重要的资源,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知识资源,做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作出最恰当的决策。[[[]赵君香.从知识管理视角构建学习资源中心 [J].远程教育杂志,2003,(3):19-22.

[]臧艳美,李冰.Blog与wiki教学功能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02):120-123.

]]作为web2.0环境下的网络协作学习软件,wiki和QQ对知识管理(协作学习小组集体的知识管理)有着良好的支持功能,现将从学习资源的获取、存储、交流、共享、应用与创新几方面对 二者进行分析对比。

1. 知识获取

从认知角度出发,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可以分为显性知识的获取和隐性知识的获取。

(1)wiki:第一,显性知识的获取。wiki自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包含丰富的知识资源。wiki平台上所有资源都是众多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的修改论证,最后形成的,具备专业性、权威性和极高的使用价值。学习者可通过讨论组相互获取彼此的显性知识。第二,隐性知识的获取。隐性知识是隐含于学习者内部的知识、经验。基于wiki集体协作的特性,学习者在浏览系统知识的过程中,整合自己的内部知识和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对现有知识进行编辑或修改,从而把自己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并与别人共享。体现出wiki对现隐性知识的挖掘、获取功能。

(2)QQ:第一,显性知识的获取。由于QQ自身的特性,自身不具备专业的知识资源,学习者可以通过QQ提供的“soso”进行网络知识的搜索、获取,另外学习者可以通过即时讨论、群聊对学习伙伴的知识进行获取。第二,隐性知识的获取。学习者之间可通过视频聊天获取彼此的隐性知识,另外,远程协助功能,为协作学习的小组成员之间隐性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方法和技术。

2. 知识存储

知识存储就是把获取的知识进行分类、保存,使其有序化,以便查找和利用。

(1)wiki:wiki自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知识库,由于其自身特性,它对知识存储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功能。学习者所有发表互分享的词条、组图或视频都自动存储在系统中,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关联的超文本网状结构。这种网状、关联的存储方式有利于知识的查找和使用。

(2)QQ:QQ提供了三种知识存储的方法。第一,页面存储,学习者可在群社区发表任何形式的知识内容,系统将会动态存储在ISP服务器中,任何学习者都可在协作空间主界面看到。第二,网络硬盘,ISP提供的永久存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零时文件存储空间,存储时间为7天,过时服务器将自动删除资料。可见,学习者在QQ中能实现内容的动态存储,但不能以整体架构的形式呈现。随着知识量的膨胀,一些信息可能被淹没,无法被提取,不利于知识的查找和使用。

3. 知识交流

通过知识的交流使知识最大限度地融合和升华,在交流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的知识。知识交流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

(1)wiki:wiki平台提供异步、文本的交流方式,学习者之间通过平台提供的留言板、站内信、组内讨论进行知识的异步交流,交流过程中以文本交流为主。

(2)QQ:QQ提供了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和丰富的交流内容,可实现同步、异步相结合的交流。在学习者知识交流的过程中可选择文本、多媒体、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最大限度的促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和新知识的创新,使协作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知识共享

(1)wiki:wiki支持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通过创建词条、创建组图或创建视频,学习者把自己的知识上传到wiki平台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可分享wiki知识库(新知社)中的词条、组图和视频资源,实现相互共享。这种知识共享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习者必须把资料上传到wiki系统中,其他学习者再通过wiki系统进行共享资源,因此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QQ:QQ提供了两种共享模式。第一,平台共享模式。通过群社区和群共享学习者可以把自己的文本、多媒体资源上发布到ISP服务器中,其它学习者在通过登录群社区和群共享进行知识的共享。第二,工具共享模式。利用QQ邮箱进行文本、语音、视频资源的传输共享;利用QQ的P2P传输功能,进行多种形式文件的在线传输,实现知识的即时共享;利用QQ离线文件传输,进行文本、语音、视频资源的传输,实现知识的延时共享。在QQ平台中可以实现学习者对平台、学习者对学习者的共享模式。

5. 知识应用与创新

(1)wiki:得益于wiki开放、协作的特性,学习者能很好地共享知识,并加以运用,促进协作学习的开展。通过学习者集体的协作,许多新知识被创造出来,使知识库更加完善。这些新知识,是学习者自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结晶,是经过成熟的思考和总结归纳之后才得以产生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专业性。

(2)QQ:基于QQ即时通讯的特征,学习者可方便地共享知识,并在交流、讨论中运用,促进协作学习的效果。在集体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一句话或几个字的微内容,都会碰撞出新知识。由于新知识来源于学习者即时的讨论和思维的碰撞,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在新知识的组织和逻辑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6. 小结对比

经上述分析,wiki和QQ都支持知识管理,由于倾向不同,在具体管理环节有所差异。知识获取方面,wiki中提高丰富的资源,更有利于显性知识的获取,多元化的交互方式和丰富的交流内容则使QQ更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获取,总体来说在wiki中获取知识更专业,质量更高。知识存储方面,虽然QQ提供了三种知识存储的方式,但不利于知识的查找和使用,而wiki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能实现知识的动态存储和超文本网状结构的建立,便于知识的查找和使用。知识交流方面,wiki只提供单一的异步文本交流,而QQ则提供了多元化的交流方式、丰富的交流内容,更利于学习者之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流、转化。知识共享方面,wiki提供学习者对平台的知识共享模式,而QQ能实现学习者对平台、学习者对学习者的知识共享,更能促进协作学习知识的共享。知识应用与创新方面,二者都能实现知识的应用,wiki中新知识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专业性,QQ中知识创新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逻辑严密性上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张林1 蔡艳2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wiki和QQ在网络协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论文_张林1 蔡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