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疗效观察论文_何成生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中医医院 4245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共7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治疗,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穹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8.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8.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后效果良好,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川芎嗪;替米沙坦;临床疗效

慢性肺心病属于多发疾病,在临床内科较为常见。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患者容易出现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坏、肺性脑病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死亡[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共7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予川芎嗪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共76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为(53.3±3.5)岁,病程为3-25年,平均病程为(15.5±5.2)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在76例患者中,呼吸功能不全的I级患者28例,II级患者43例,III级患者5例;心功能不全的I级患者27例,II级患者36例,III级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符合我国肺心病会议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冠心病、高血压及其他心脏病症状。两组在性别、年龄、呼吸功能分级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采取低流量吸氧,确保呼吸道通畅,然后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症进行化痰止咳治疗(可用250mL的9%的氯化钠,加配头孢噻肟钠0.4g。如果有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则静脉滴注100ML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1次/d,口服维生素C和酸溴已新片)。对酸碱失衡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给予利尿药物[2],通过排泄对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进行改善;对出现哮喘症状或痉挛的患者,滴注氨茶碱0.25+5%葡萄糖100ml或多索茶碱0.2+5%葡萄糖100ml,1次/d。一个疗程为7d,三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2.2 观察组

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80-160mg川芎嗪注射液与250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混匀后进行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替米沙坦8mg口服治疗,1次/d。一个疗程为7d,三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3个疗程后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颈静脉怒张、水肿等症状完全消失,肝脏缩小,尿量增加,心悸、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显著提高且不小于II级水平;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肝脏缩小,尿量增加,心功能提高且不小于I级水平;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或进行性变重,心率80-100次/min。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V1.61版本卡方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病期、治疗前临床症状和身体特征比较用t检验,2组间疗效比较用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不良反应率仅为2.6%;对照组中有4例恶心、呕吐,3例头晕,不良反应率为18.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²=7.135,P<0.05)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导致患者体内红细胞继发性增加,导致患者血液粘度增强。肺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往往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进而增加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力、促使右心室肥大、扩张或衰竭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左室和右室的充盈压力,使患者心搏出量增加,确保局部供血量处于充足状态。

川芎嗪有着改善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降低血黏度、调节抗凝作用和血小板功能的作用[3]。川芎嗪的药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抗氧自由基作用。川芎嗪有效抑制了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促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进而减少氧自由基,最大限度减轻自由基的损伤;(2)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内源性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可实现微血管,抑制血小板解聚,降低纤维蛋白原血黏度。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阿魏酸钠可使患者动脉血栓减少,有效保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实现患者血小板内环化一磷酸鸟苷和环化一磷酸腺苷等的蕴含量,进而抑制蛋白磷酸化[4],进而有效降低血细胞比容,使前列腺素和血栓素比例得到改善;(3)支气管的扩张。川芎嗪可有效缓解支气管扩张,缓解支气管痉挛,使肺顺应性和肺弥散得到有效改善,缓解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的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血管内皮细胞所受损坏,进而恢复患者一氧化氮、皮内素等血管活性因子,逐步改善患者病情。

本次研究选取7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远远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敏,刘学成,王凤云,等.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20(03):2275-2277.

[2]牛吉攀.中药肺心合方联合耳穴按压法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D].兰州大学,2014.13(07):1036-1037.

[3]王月娥.川芎嗪注射液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04):1516-1517.

[4]杨生岳,冯恩志,沈君礼,等.川芎嗪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临床医学,2009,05(03):717-719.

论文作者:何成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川芎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疗效观察论文_何成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