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是“选修课、活动课”吗?_校本课程论文

校本课程是“选修课、活动课”吗?_校本课程论文

校本课程就是“选修课、活动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修课论文,活动课论文,校本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心中,但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广大一线教师还存在着不少困惑。其中之一便是校本课程与“选修课、活动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笔者认为,校本课程不是“选修课、活动课”,但“选修课、活动课”有可能也有必要走向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在概念上要比“选修课、活动课”更丰富。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产物。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在对学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既有在国家规定的一定的课时范围内进行的开发,也有对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全部或部分地进行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开发。基于我国的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开发传统,我国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大都采用前一种形态,即在一定的课时范围内学校自主地进行课程的开发。这与以往的“选修课、活动课”有相一致的地方,即都是在既定的课时范围内进行课程的开发,但这不等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形态。即便如此,在既定课时范围内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也还不能全部称之为校本课程。二、校本课程要求“选修课、活动课”对“课程”的回归。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经历情景分析、确定目标、编制方案、解释与实施、评价与重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情景的分析,这包括了对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分析与明晰、学校与社区资源的分析、学生需要的调查分析、教师课程知能的分析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发展的总体育人目标与办学方向,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从而再进行具体每一门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并在开发过程中,寄予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地改进与提升。而以往的“选修课、活动课”所缺乏的正是校本课程开发所进行的前期性准备工作,造成“选修课、活动课”的开设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选修课、活动课”的开设是因教师的主观愿望或上级的行政要求进行,无法真正体现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课程开设的随意性与无序性。这样的“选修课、活动课”就不能称之为校本课程。因此,要想使“选修课、活动课”成为真正的校本课程,从“选修课、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必须要基于“课程”的理念与开发流程,对目前学校的“选修课、活动课”进行重新规范与定位,让“选修课、活动课”重新回归“课程”。三、从“选修课、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要使“选修课、活动课”成为真正的校本课程的关键问题是要用课程的眼光重新审视现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因此,要想使“选修课、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尽快地让教师获得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技能,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另外,我们要用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视角去考量现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筛选,对不符合课程意义上的“选修课、活动课”进行重新开发与规范,使其获得真正的“课程”的意义,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而不是成人的角度来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使其真正地成为学生个性成长发展的载体。最后,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选修课、活动课”也只是校本课程的一种课程开发形态。我们的目标或者说课程理想,也应该包括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作出适合本地区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校本化改造,使学校的整个课程真正地适应各地区、学校、学生的发展差异,真正地达到学校课程的差异性与适切性。总之,“选修课、活动课”不等于校本课程的全部,只有在课程意识支撑下的“选修课、活动课”才称得上是校本课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校本课程包容了“选修课、活动课”。

标签:;  ;  ;  

校本课程是“选修课、活动课”吗?_校本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