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的意义论文_陈艳虹

浅谈小学教育的意义论文_陈艳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兆麟小学 150000

教育的实效性应体现在群体中而不只是个人的卓越;是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受益而不是只停留在眼前;是要使每个孩子的短板得到提升而不光发扬优点。

一、小学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学生导航,使他们明确前进的方向

小学是打地基的阶段,一切认知都将由模糊变得清楚,而这些认知将开启每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旅程。正确的方向将把他们带到宽广的通途上,而错误的脚步会让他们跌倒或举步维艰。尤其对于刚刚踏入校园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言传身教如沙漠里的一处绿洲,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老师的引领将为他们的人生画卷打上漂亮的底色。

这样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和坚持不懈地培养,换来了我今天“静等花开”的喜悦。

二、小学教育的意义在于激发潜能,使学生不断超越自己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而对于后进生来说,这种情感其实更加迫切。亲其师,信其道。为了让班级如源源不断的活水一样充满朝气和生命力,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每个人跟自己比在不断进步,你就是最棒的!”这一举措让后进生的进步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他们贪婪地享受着点滴进步带来的种种褒奖,尽情地品味着“最棒”的甜蜜滋味。一个学习上懒惰、言行上不拘小节的小胖堆儿的巨变更令我瞠目结舌:东倒西歪的狂草字变得规范而工整了;课堂上小动作不断的他变成了踊跃发言的先锋;这个在走廊里经常打闹的小怪兽一下子变成了温顺的小绵羊……“你真棒,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这样就会收获更多意外的教育惊喜。

三、小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我们班有个男孩很自闭,从不主动与别人交流,每天下课就在座位上画自己喜欢的各种枪炮。和同学游戏时总发生矛盾,他认为大家都在恶意伤害他,所以屡屡大打出手,没有朋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上,他也经常另类地表现自己:英语老师让用“我喜欢……”造句子,他说他喜欢巴巴;语文公开课上,老师问同学们的爱好,他说他的爱好是打人!面对这样一个“病重”的孩子,我的心情很沉重,同时也感到了对他的帮助已经迫在眉睫。为了他的美好未来,我从那一刻起把解决他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成头等大事,尽量做细、做透,我耐心地引导他慢慢步入正轨。他能正常回答一次问题,我表扬他有头脑、懂分寸;他出言不逊骂了同学,我肯定他没有野蛮动手的进步;圣诞节他给同学发礼物,我夸奖他团结友爱、懂得感恩;他把卫生角用具摆整齐,我称赞他有责任感、是男子汉……爱的力量果然神奇,它能融化冰雪,它能滋养万物。就这样,我时刻关注着他,处处正面引领,并及时疏导、指正。经过长期调治,现在他已经基本恢复了健康,而我也如拆弹专家一样,常常地舒了一口气。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为他们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四、小学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热爱学习,树立责任感

不奢望我们的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应该让他们乐学勤思,明确学习的意义,并勇于担当,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低年级时,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随时都能品尝到学习带来的快乐:用心书写一课作业、举手完成一次回答、坚持读完一篇课文、努力想出一道难题……对于学生每次达到的最基本而简单的标准都给予郑重的表扬——“你真热爱学习!”,以此来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地,孩子觉得学习很容易成功,而且是得到认可的捷径,不知不觉中,“热爱学习”的星星之火便可以燎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可以实现梦想,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学习可以创造奇迹,努力学习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的担当。

五、小学教育的意义在于端正学生的态度,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小学阶段的知识浅显易懂,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该将工作重心倾向于能使他们终身受益的以上三方面,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俗话说,态度决定成败。认真、积极、乐观的态度往往使人离成功仅一步之遥。我始终鼓励学生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只要在过程中努力了,结果并不重要,因为拼搏过就不遗憾,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为了培养表达能力,我为孩子们在课堂上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到前面做老师讲生字、古诗,学生们从开始不知所措的慌乱到后来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为了培养处事和沟通能力,我将班级管理权给予了孩子们,组织打扫除、负责发饭、整理图书、布置班报、粘贴红旗……形形色色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历练中成长着。

六、小学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播撒爱的种子,传递真善美,使学生懂得感恩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爱的力量对学生的神奇影响,它能感动天、感动地,当然也能撼动这些充满灵性的小家伙们纯真的心。有了爱,严冬就不再寒冷;有了爱,生活就不再绝望。传递爱心,播撒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时时都在路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者,应以“念人之善,扬人之长,量人之难,帮人之过”的形象引领学生成长、前行。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爱去融洽与学生的感情,用鼓励去点燃学生的自信。

论文作者:陈艳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教育的意义论文_陈艳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