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基础训练技巧与心理分析论文_尹建华

汽车驾驶基础训练技巧与心理分析论文_尹建华

大庆职业学院油田技术培训中心康弘驾校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在基础动作训练的过程中,智力不能完全代表学员的接受和迅速掌握驾驶操作技能的能力强,而汽车驾驶训练需妥较高的分析能力、表现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既要善于思考,又要善于动作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学员才是接受能力好的学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汽车驾驶基础训练技巧与心理分析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驾驶;基础训练技巧;心理分析

1 在驾驶培训中进行心理分析的意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活动和规律的科学,在驾驶培训的过程中合理的融入一些心理学相关理论,可以对学员的安全行驶有很大的帮助意义。假如说在进行驾驶培训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对学员进行心理上的分析引导,学员即使拿到驾照,也无法保证行驶的安全性。学员在进行驾驶技能的学习时,既要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动作技巧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在掌握基本操作要领之后,碰到各种紧急情况熟练的应用所学到的驾驶知识去冷静的判断处理。

2 汽车驾驶操作技能的基本原则

2.1 准备原则

准备原则是指准备训练素材、场地、驾驶工具,以及安排有关人员实施科学准备分组。针对汽车驾驶来讲,就是准备汽车、汽油以及教学场地。

2.2 精讲原则

精讲原则是指少而精的讲解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知识等。少是指教学中讲解要使用较少时间,精是指在需要较少时间的情况下,又可以讲解教学内容到位,不要讲解太多抽象的内容。

2.3 演示原则

演示原则是指教练详细讲解汽车驾驶操作技能的内容、过程等,以便实行演示,少数学生进行模仿,大部分学生观摩。

2.4 练习与指导原则

练习与指导原则是指教练布置了汽车操作作业之后,学生可以按照技能教学内容与要求组织练习,教练逐一实施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给予指导。

3 汽车驾驶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3.1 过度紧张心理成因

学员动手能力弱,身体协调性较差而产生对技能学习的不适应;学员基础训练时间偏少而训练进度过快,额外增加了学习负荷和压力;学员对汽车知识、驾驶操作原理不了解,致使技能学习处于一种被动模仿的状态而增加心理负荷;教员采用应试教学,教法僵化单一,使部分学员因不能真正领悟技术要领而感到手足无措;教员平时带训的言辞严厉粗暴,或对待学生的操作失误“责备多于指导”,使学员产生恐惧心理。

3.2 亢奋心理成因

学员意志品质和情绪控制能力弱,行为较为轻率冒险;学员学习目的不端正,对驾驶技能学习“求会而不求精”,开车“求快而不求稳”;学员对自我驾驶技能过分自信,却对车辆驾驶环境的多变性及车辆行驶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学员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文明驾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缺失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员对学员过度表扬,夸大评价学员的技能水平,从而导致学员盲目自信。

3.3 消极归因心理成因

学员产生消极归因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学员自尊心和虚荣心过强,不能客观面对现实而刻意寻找客观理由掩盖自我存在的问题;学员性格偏执,人格发展存在一些障碍;学员因得不到教员的尊重而对教员产生不信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基于心理分析的驾驶基础训练技巧

4.1 汽车起步和停车

4.1.1 基拙技能动作的形成

汽车起步与停车是初学驾驶操作的第一步。当汽车起步时,驾驶员左脚下的离合器踏板抬起的速度与层次和右脚下的加速踏板(油门踏板)踏下的开度大小是个关键。由于第一次操纵气车,当汽车由静态变为动态时,有一些学员心理恐慌,四肢僵硬,视角狭窄,面部肌肉紧张,不仅把方向盘握的很紧,而且全身用劲。造成“快抬离合器踏板,猛踩加速踏板”,使车辆产生严重的“飞车”起步现象;要么抬起了离合器踏板又忘了踏下加速踏板,使车辆闯动。汽车停车时,学员往往会出现,踏下制动器踏板用力过猛澎气车骤然停止,且忘记踏下离合器踏板造成停车熄火状态。

4.1.2 操作要领

为解决上述现象根据教学实践证明,要因材施教,让此类学员感觉其轻、重,使学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脚踏下加速踏板的开度大小心中有点数。汽车起步时,离合器踏板要缓抬待驱动力产生后(车轮滚动)左脚定住离合器踏板不动,此时,轻轻地踏下加速器踏板,在车辆运行3一5m处时,左脚随意抬离离合器踏板,同时,均匀地踏下加速器踏板使汽车运行速度加快,为增上一级档位提供条件。

4.2 汽车换档

在进行汽车换档操作的练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会联想起自己骑自行车时候的感觉,右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档位从转向盘离开,同时左手握住转向盘的力度过大,缺乏行驶的安全感,这些快速、过猛的变速杆操作过程,会通过左右手之间的力道有连锁反应产生,进而出现常说的“跑轮”现象。教练在给学员进行指导时,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员的双手从转向盘离开,多去用右手进行轻柔的操纵变速杆练习,减少学员内心的联想情绪以及恐慌心理,让学员学会正确换档。

4.3 制动器

学员在刚开始接触到汽车的制动器时,受到离合器操作习惯的影响,往往在踩制动器时会用力过猛,出现急刹车现象。急刹车现象主要指学员踩制动器踏板的力度过大,使得汽车行驶中的惯性力在一瞬间小于刹车产生的阻力,车轮会瞬间停止移动。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惯性力的大小也不相等,所以在没有突发情况出现时,踩刹车的力度不能过猛,否则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因为惯性力的大小跟重量有关系,一些较大的车辆,更不能猛踩刹车。驾驶员在开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做到谨慎驾驶,养成匀速行驶的习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急刹车的出现。因为汽车的制动过程大都需要提前进行,因此可以遵循“轻、重、轻”的原则,保证汽车的平稳制动。

5 强化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几点对策

5.1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驾驶汽车要求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操作准确,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养成坚定、顽强、沉着、果断、机智的品格,不为情绪左右,不为外界事物分散精力,形成安全驾驶所要求的心理定势,能用正确敏捷的思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果断、安全有效地处理日瞬万变的交通情况。

5.2 必须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具有使动作、行为自动化的作用。如果养成某种不良习惯后,就会以一种惰性心理阻碍接受正确的东西。所以,驾驶员要坚决杜绝、摒弃一些不良嗜好,时刻把车辆的安全放在心中,不赌博、不酗酒、不吸烟,生活上要有规律,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也要有节制,学会用健康的心理、体育活动保健自己,热爱学习、钻研技术、爱惜车辆,逐渐养成“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自觉到自觉、严格遵守制度”的好习惯。

结束语:

总之,在每天的实际驾驶中,等待大家去亲身体验和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在不间断也驾驶过程中积累经验加以丰富,为了避免通过较大的失败所换取的经验教训,请每位学员务必把在汽车培训学校所学到的基本东西,切实的加以运用,防止学、用脱节现象。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驾驶的知识经验,不断努力,成为“一生无事故”的安全驾驶者。

参考文献:

[1] 许文忠.浅谈汽车驾驶基础训练技巧与心理分析[J].科技风,2015(2)

[2] 郭勇.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教学的教学质量[J].河南科技,2013(17)

[3] 孙建华.基于心理学的汽车驾驶培训教学方法[J].广东科技,2014(21)

论文作者:尹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汽车驾驶基础训练技巧与心理分析论文_尹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