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什么时候可以放心?_产能过剩论文

产能过剩:什么时候可以放心?_产能过剩论文

产能过剩:高枕无忧能到何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枕无忧论文,能到论文,产能过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能过剩,日子不错。”钢铁行业的一些人士说起当前的国家政策和他们的销售形势时,用了这样的描述。但是,对于钢铁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行业,判断形势并不能只看眼前和局部。

从宏观看,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去年底,全国已形成炼钢能力4.7亿吨,目前还有在建、拟建能力1.5亿吨,如果任其全部建成,我国炼钢产能将突破6亿吨。而去年钢表观消费量在3.5亿吨左右,即使考虑到未来钢材需求的增长,供求也是严重失衡的。

从结构上看,钢铁行业低水平产能占相当比重。在炼钢产能中,落后的300立方米及以下的小高炉、20吨及以下的小转炉和小电炉能力分别占总能力的27%和13.1%。这部分落后产能,规模小、效率低、污染重、无综合利用设施,不但产品质量和成本难以在未来市场变动中保持竞争力,而且加重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压力。

“不是说现在企业产销率高,没有库存就不存在过剩,如果在建和拟建的产能过大,那也很危险。”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有关负责人警告说,产能严重过剩,或有严重过剩趋势,如果政府部门不及时预警和调控,那么,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局面一旦出现并扩大,经济运行将出现巨大波动。

如果把视角放得更宽,我们会发现,其他绝大多数产能过剩项目,都是未经过立项、环保、安全、质量等必要审批的“非法”项目。从资源和环境角度来看问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消耗的铁矿石已有50%以上依赖进口,仅占GDP3.14%的钢铁行业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5%,粉尘年排放量占工业排放量的14%,我国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难以支撑。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扩张,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不仅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必然选择。权威人士指出,切不可贪图眼前利润和经济增速而无视长远发展,否则到时候再调整将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标签:;  ;  ;  ;  ;  

产能过剩:什么时候可以放心?_产能过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