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可以让艺术家下岗吗?

计算机可以让艺术家下岗吗?

一、电脑能让艺术家下岗?(论文文献综述)

车志远[1](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提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唐元[2](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马君程[3](2020)在《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文中研究表明贾樟柯以一种“睁眼看世界”的正视态度对待生活,以一种严峻的态度,不虚假的面对现实。他以对真实生活的还原作为出发点,以对底层群众的人文关怀作为立足点,跟随时代的脚步,一步一趋地表现着当下时代的宽度与生活的厚度。他的电影作品使得观众看到了当下的真实现实生活,形成了对过去时代不可再现的总结与反思。笔者以贾樟柯的故事片创作为研究基础,以电影真实性为研究视角,来论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丰富内涵。贾樟柯作为时代的良心影人,他一直以对时代的文献性记录作为己任,以对边缘人物的人文关怀为核心,既反映出了贾樟柯的电影良知,也体现出他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情有独钟。他是巴赞纪实美学的中国“代言人”,他的镜头之下是别样的中国真实写照,他一直执着于对电影真实性的追求,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探寻是他不变的电影母题,贾樟柯用他充满东方哲理的笔触在世界影史上书写下他电影真实性的注脚。本文分为九个章节来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探讨:第一章是电影真实性概述,首先对于电影真实性发展历史做了简单的梳理,再对电影真实性的四个维度和三个超越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最后对于贾樟柯的独特电影真实性进行了解读。第二章是通过空间、时间、视觉和听觉四个方面,较为完整地解读了贾樟柯的生活表象维度。第三章是生活真实是对于生活表象的内在深入,通过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来深入生活表象肌理,实现对于生活表象第一次超越,达到生活真实维度。第四章是通过对贾樟柯生活真实的来源、体现、尊重和真义,来对生活真实维度进行分析,阐述贾樟柯对于生活真实的正确把握。第五章是贾樟柯对于生活表象和生活真实的一种艺术重塑,脱离生活的范畴,进入到艺术的殿堂,是对于二者的第二次超越。第六章是通过艺术真实动态模型来对贾樟柯艺术真实维度进行全面解读,艺术真实的实现需要导演、电影作品和观众三者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实现。第七章是贾樟柯通过电影对于现实去蔽的第三次超越,实现艺术的澄明,达到艺术真理维度。第八章是通过市场、艺术、国家、民族这四个方面,来对贾樟柯的艺术真理进行分析,解读贾樟柯电影的现实意义。第九章是从数字媒体技术出发,来阐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真正内涵以及电影真实性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以上九个章节,以“电影真实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来进行分层次论述,分析其在生活表象、生活真实、艺术真实、艺术真理四个不同维度的表达,以及在三个超越之中,四者如何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以求能够将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并通过以贾樟柯电影作品为例,对电影真实性这一动态开放系统的不同层面和丰富内涵作出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予广大学者以些许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王大进[4](2019)在《回声》文中指出第一部第一章(1984年—)1老于内心里一直有道伤痕,许多年难以愈合。他第一次高考差了两分,第二次高考差了四分半,第三次高考只差了一分。是的,只差了一分。第一次失利,让村里人感觉很是惋惜,看到他,多是为他鼓劲打气。他们希望村里能出一个大学生,这是一件很光彩、体面的事。第二次又失利,村里人觉得或许还应该再次一搏,毕竟第一次只差了两分嘛。到了第三次,

张丹[5](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认为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陈叶蕾[6](2017)在《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影视动画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合一成为艺术家们的审美追求。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思想与批评标准,谢赫“六法”在中国造型艺术创作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作为一个融合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于一体的美学范畴,谢赫“六法”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与哲学的内涵。谢赫“六法”不仅关联着绘画中具体的创作技法,绘画作品的气韵、格调与意境,同时对艺术家的审美思维、美学意境有所关联。更包含着对终极的根源、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与相对应的审美呈现。其指涉丰富,含义深远。本文以谢赫“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为切入点探索影视动画创作规律,对“六法”本义及延伸义的深入探讨,在对相关影视动画创作进行解读、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谢赫“六法”对现代影视动画创作所起到的重要影响作用。它不仅指导着当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技法革新与作品艺术境界的提升,它还影响着相关作品的对外传播与各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它更是延展了现代影视动画创作理论,谢赫“六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展开谢赫“六法”与影视动画创作研究的相关学术性命题,希冀由此对影视动创作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继而对影视动画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本文对谢赫“六法”蕴含的审美内涵进行剖析,辨明谢赫“六法”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立足于世界各地文化大融合下的历史背景,谢赫“六法”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影视动画创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启示着西方影视动画的创作。其次,本文结合具体的动画创作实践,依次研究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寻求每一法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运用规律。在这“六法”当中,“气韵生动”这一最高的审美追求对影视动画创作影响是核心,其他“五法”不仅为“气韵生动”服务,同时还可独自影响影视动画创作的内涵与价值的提升,启迪着动画创作的审美思维,最终达到“气韵生动”的理想境界。再次,“气韵生动”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动画镜头画面的意境营造、节奏烘托、审美情趣三大方面。“骨法用笔”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骨法”结构、“用笔”技法两大方面。“应物象形”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造型艺术。“随类赋彩”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色彩设定。“经营位置”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构图位置,包括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两方面。“传移模写”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对优秀作品的吸收与借鉴,继而对作品进行传承与创新。最后,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谢赫“六法”的美学内涵启发了动画的创作构思、丰富了动画的表现手段、拓展了动画的创作空间,提升了动画的精神内涵,谢赫“六法”为在未来影视动画创作的多元化格局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本文站在影视动画创作注重技法内涵与精神内涵相统一的立场上,对影视动画创作的艺术格调与审美意境的提升进行了强调。影视动画创作需要站在谢赫“六法”美学内涵的高度上传播民族文化、获得审美体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理论借鉴移植法、概念分析法、历史实证分析法、文献查阅法、多学科交叉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目的是研究谢赫“六法”在影视动画创作发展中的移植与再现,并试图找到成功的影视动画创作与谢赫“六法”的契合之处。通过对中外经典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特点的分析,挖掘“六法”要素在经典作品中的巧妙渗透,并以此对现代影视动画创作的发展提出对策,现代影视动画创作在注重作品的时代性、娱乐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受众审美思维的启迪。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本文以美学、哲学与影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审视谢赫“六法”与影视动画创作的关系,辨明谢赫“六法”的审美内涵对影视动画创作的影响,为影视动画创作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二、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从技术创作与艺术审美层面给人类精神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思考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谢赫“六法”美学的原义和引申义,探索出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规律,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进而提升动画创作中的气韵、格调找出了一条可能且可行的途径。总之,谢赫“六法”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绘画理论宝典,短短几十字所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站在谢赫“六法”视野下审视影视动画创作,其价值与意义无法估量。

孙睿[7](2017)在《三十而厉》文中指出2008年,北京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该届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第一章叛逆父亲杨树林人没有不叛逆的,甭管大人还是小孩,男人还是女人。叛逆,不过是表现得与众不同一点儿,有时候是无意的,比如人处在青春期时的一些表现;有时是故意的,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像杨树林,五

孙惠芬[8](2017)在《寻找张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部寻找1寻找张展,是儿子提出来的。我和张展从未见过面,可当他在微信上提到这个名字,说妈妈,你还记得我的高中同学张展吗?我脑海里迅速就浮现出一个形象。这形象没有身高,没有五官,只有和飞机有关的一些连缀。他的名字有伸张和展翅的意思,容易让人联想到飞鸟和飞机,我记住他,正因为一次和飞机有关的事故。他的父亲死于2009年法航447空难,当时离高考只有不到一周时间。儿子在微信上提到他,很出我的意料。儿子在美国加州读生物信息学博士,因为学

王晓丽[9](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史生荣[10](2017)在《如何才能不爱你》文中指出1大步走出会议室,林如意忘记和任何人打招呼,一声鸣笛,猛然发现面前已是车水马龙。稳住脚步,摇摇头,不能这么兴奋,更应该好好想想这事,想周全了,事情才能办好,想不清楚,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这次汇演市委重视,就不是一般的机会,担任总导演总负责,机会很可能会变成想要的利益。对一个待岗的人来说,这次机会太重要了。如果演出成功,即使市委市政府无动于衷,他也有资格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待遇,保留事业编制,继续给一份工资,应该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二、电脑能让艺术家下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能让艺术家下岗?(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3.3 小结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4.1 城市意象概述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4.3 小结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5.1 研究设计
        5.1.1 框架理论
        5.1.2 分析样本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5.2.1 日常空间
        5.2.2 记忆空间
        5.2.3 流动空间
        5.2.4 超级空间
    5.3 小结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6.4 小结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文献综述
        一、研究内容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电影真实性概述
    第一节 中国电影真实性观念的发展与变迁
        一、社会写实主义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三、纪实美学
        四、对历史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一、电影真实性的维度划分
        二、电影真实性的不同类型
        三、电影真实性的概念界定
        四、电影真实的超越式书写
    第三节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独特表达
        一、导演自身的真实性品格
        二、电影作品的真实性蕴含
        三、电影影像的真实性超越
第二章 生活表象:客观现象的原生态刻描
    第一节 社会现实的摹仿拼贴
        一、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写照
        二、新闻事件的独创文本互文
        三、权利协商的社会热点表达
    第二节 生活空间的原貌摹写
        一、现实空间的真实还原
        二、故乡小城的迷恋情节
        三、庸常生活的公共空间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时间书写
        一、过去时的个人成长经历
        二、现在时的社会发展现状
        三、将来时的未来社会担忧
    第四节 嘈杂声音的历史质感
        一、环境音响的生活空间表征意义
        二、媒介声音的时代背景指代意义
        三、人物方言的多重层次指示意义
    第五节 视觉符号的真实隐喻
        一、服饰装扮的时代指涉
        二、生活用品的物化情感
        三、荒凉废墟的象征表达
        四、光影色彩的悲凉底色
第三章 第一超越:深入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第一节 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
    第二节 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第四章 生活真实:真实生活本质的能动书写
    第一节 生活真实来源:生活经验的丰富积累
        一、成长的生活环境
        二、成长的相关人物
        三、成长的生活经历
    第二节 生活真实体现:生活矫饰的理性去蔽
        一、纪实镜头对真实生活原貌的刻描
        二、良知影像对生活真实本质的揭示
    第三节 生活真实尊重:世态百相的独立思考
        一、保持世态百相的隐忍客观
        二、尊重电影观众的独立思考
    第四节 生活真实真义:电影叙事的平淡诗意
        一、真实的生活状态
        二、诗意的叙事结构
        三、留白的开放结局
第五章 第二超越:建构生活真实的影像世界
    第一节 现实生活的艺术重塑
    第二节 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
第六章 艺术真实:开放的动态艺术真实模型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真实性的历史变迁和影响
        一、中国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二、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三、中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电影影响
        四、中西方电影真实观念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贾樟柯艺术真实的动态模型
        一、艺术真实(A):创作主体的创作真实
        二、艺术真实(B):艺术作品的本体真实
        三、艺术真实(C):鉴赏主体的鉴赏真实
第七章 第三超越:超越艺术真实的真理澄明
    第一节 艺术真实的现实澄明
    第二节 艺术真理的生命敞亮
第八章 艺术真理:艺术生命的敞亮与去蔽
    第一节 “独立影人”面对市场困境的坚守
        一、艺术电影的艰难处境
        二、市场困境的顽强坚守
    第二节 “夹缝一代”高举纪实美学的旗帜
        一、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
        二、纪实美学的持续关照
    第三节 “电影诗人”构建时代良知的影像
        一、时代变迁的文献记录
        二、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
    第四节 “民间导演”对于民族符号的传播
        一、影像的民族文化内涵
        二、民族符号的广泛传播
第九章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再思考
    第一节 数字化电影浪潮的到来
    第二节 摄影影像本体论的消解
    第三节 诠释电影真实性的本质
        一、创作自由是电影真实性的首要条件
        二、真情实感是电影真实性的价值体现
        三、生活逻辑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命根基
        四、时代语境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存土壤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4)回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
    第一章
        1
        2
        3
        4
        5
        6
    第二章
        1
        2
        3
        4
        5
        6
    第三章
        1
        2
        3
        4
        5
第二部
    第一章
        1
        2
        3
        4
        5
    第二章
        1
        2
        3
        4
        5
        6
    第三章
        1
        2
        3
        4
        5
    第四章
        1
        2
        3
        4
        5
        6
        7
    第五章
        1
        2
        3
        4
        5
第三部
    第一章
        1
        2
        3
        4
        5
        6
    第二章
        1
        2
        3
        4
        5
        6
        7
    第三章
        1
        2
        3
        4
第四部
    第一章
        1
        2
        3
    第二章

(5)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二、对象与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小结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小结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小结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论述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述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与拟突破的难点
第2章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所蕴含的六法美学内涵
    2.1 谢赫“六法”历史渊源概略
        2.1.1 六朝时期的文艺特征
        2.1.2 涅盘佛性与“六法”之对应
        2.1.3 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2.2 谢赫“六法”蕴含的审美内涵
        2.2.1 “气韵生动”蕴含的审美观
        2.2.2 “骨法用笔”蕴含的审美观
        2.2.3 “应物象形”蕴含的审美观
        2.2.4 “随类赋彩”蕴含的审美观
        2.2.5 “经营位置”蕴含的审美观
        2.2.6 “传移模写”蕴含的审美观
    2.3 谢赫“六法”的艺术纲领性意义和价值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韵生动”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3.1 从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气韵生动”
        3.1.1 从“气韵生动”看中国画中的意境营造
        3.1.2 从“气韵生动”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意境营造
    3.2 诗情画意、动人心弦—动画创作中的意境营造
        3.2.1 整体色调的意境营造
        3.2.2 叙事方式的意境营造
        3.2.3 音画关系的意境营造
    3.3 灵动自然、生动传神—动画创作中的节奏烘托
        3.3.1 镜头剪接的节奏烘托
        3.3.2 镜头运动的节奏烘托
        3.3.3 镜头景别变换的节奏烘托
    3.4 异彩纷呈、意趣高雅—动画创作中的审美情趣
        3.4.1 气韵生动、相生相合—动画主题思想呈现伦理道德
        3.4.2 直抒胸臆、美轮美奂—动画主题题材决定画面风格
        3.4.3 感悟生命、迁想妙得——动画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3.5 百花齐放、气韵天成—现代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气韵生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骨法用笔”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4.1 从中国画中的“骨法用笔”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骨法用笔”
        4.1.1 从“骨法用笔”看中国画中的结构与表现技法
        4.1.2 从“骨法用笔”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结构与表现技法
    4.2 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骨法”结构
        4.2.1 动画叙事的“骨法”结构艺术
        4.2.2 角色造型的“骨法”结构构成
        4.2.3 场景造型的“骨法”结构塑造
    4.3 灵动流逸、挥洒自如—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用笔”技法
        4.3.1 线条的艺术美与水墨动画的意境美
        4.3.2 二维动画的材质“用笔”技法
        4.3.3 三维动画的材质“用笔”技术
        4.3.4 定格动画的材料“用笔”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物象形”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5.1 从中国画中的“应物象形”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应物象形”
        5.1.1 从“应物象形”看中国画中的造型艺术
        5.1.2 从“应物象形”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造型艺术
    5.2 惟妙惟肖、不落窠臼—影视动画创作中不同风格的“应物象形”
        5.2.1 写实风格
        5.2.2 写意风格
        5.2.3 漫画风格
        5.2.4 装饰风格
        5.2.5 抽象风格
    5.3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动画角色造型中内在与外在的建构
        5.3.2 动画角色造型对画面背景的建构
        5.3.3 动画角色造型对角色性格的建构
        5.3.4 动画角色造型对角色情感的建构
    5.4 动画角色造型的转化与创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随类赋彩”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6.1 从中国画中的“随类赋彩”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随类赋彩”
        6.1.1 从“随类赋彩”看中国画中的色彩设定
        6.1.2 从“随类赋彩”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色彩设定
    6.2 平铺直序的“类”—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主题和内容的生成
        6.2.1 影视动画色彩对题材的呈现
        6.2.2 影视动画色彩对故事背景的呈现
        6.2.3 影视动画色彩对空间层次的呈现
    6.3 传情达意的“类”—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情感和情绪的达成
        6.3.1 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情绪的传达
        6.3.2 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情感的传达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经营位置”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7.1 从中国画中的“经营位置”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经营位置”
        7.1.1 从“经营位置”看中国画中的构图经营
        7.1.2 从“经营位置”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构图经营
    7.2 计白当黑、疏可走马—角色场面调度
        7.2.1 角色位置
        7.2.2 角色运动
        7.2.3 角色和角色关系
        7.2.4 角色和场景关系
    7.3 动静相宜、虚实相生—镜头场面调度
        7.3.1 镜头景别的变换对叙事的影响
        7.3.2 镜头的运动
        7.3.3 跨越时空、意境融彻—镜头蒙太奇对情节的表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传移模写”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8.1 从中国画中的“传移模写”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传移模写”
        8.1.1 从“传移模写”看中国画中的创作感悟
        8.1.2 从“传移模写”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创作感悟
    8.2 动画造型设计中的“传移模写”
        8.2.1 动画造型设计中对参照对象的“模写”
        8.2.2 对“模写”对象的提炼与概括
        8.2.3 对“模写”对象的风格化表现
    8.3 动画角色表演中的“传移模写”
        8.3.1 对真实动作的“模写”
        8.3.2 基于运动规律的夸张与变形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时代意义
        9.1.1 契合时代的审美变迁
        9.1.2 汇聚国际视野的融合
    9.2 文化价值
        9.2.1 传承创新、继往开来
        9.2.2 挖掘内涵、精神整合
        9.2.3 艺术家的参与
    9.3 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专着等研究成果
附录

(9)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三、想象力的匮乏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第一节 “笑”的盛宴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一、视听的奇观化
        二、人物的日常化
        三、叙事的类型化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二、有意味的形式
        三、戏剧性的妥协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一、艺术性的追求
        二、类型化的转向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余论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四、电脑能让艺术家下岗?(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2]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D]. 马君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6)
  • [4]回声[J]. 王大进. 作家, 2019(09)
  • [5]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D]. 陈叶蕾.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7)
  • [7]三十而厉[J]. 孙睿.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3)
  • [8]寻找张展[J]. 孙惠芬.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3)
  • [9]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如何才能不爱你[J]. 史生荣.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1)

标签:;  ;  ;  ;  ;  

计算机可以让艺术家下岗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