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论文_唐贵宏

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论文_唐贵宏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由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学方法构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各环节相互联系且相互补充。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根据对象、内容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合理运用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原则及其实施要求,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原则;要求;实施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原则

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原则主要表现为:主体性、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时代性原则是指在学习中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回应时代发展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回答现实疑惑问题。现实性原则是指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大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与他们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和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针对性原则是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解决问题。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具体表现为:(1)突出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社会现实问题,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把握等方面下功夫。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对各环节的监督、把控和引导。既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又要管控好整个过程,使教学的进程按照预定设计好方向走,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结束后,要善于做好总结评价,分析原因,发扬优点,改进不足。(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都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督、互比、互评、互学,使学生对知识在问题中思考,在讨论中提升,在实践中深化。最后,利用好考核评价方式。要构建开放灵活的考核方式,把对学生的考核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突出平时性和连贯性。学生的成绩评定可以划分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实践教学专题,科学设置各环节的成绩比例。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所教内容在各环节的落实和体现,有助于对学生所学内容的及时考核,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施的分析

1、提出问题,加强学生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立足课本,结合现实问题和学生成长中的思想困惑,以问题为导向,把社会现实、学生实际和课程内容有机串联起来,梳理和提炼出问题,设计好问题。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问题成为学生思考的牵制力和指挥棒,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起点和追求知识的驱动力。设计好问题,提出好问题,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让学生在“为什么”的引领下探寻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提出后,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知识传授,使学生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接下来还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资料、布置小作业,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为实施讨论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和基础。

2、强化专题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在提出问题后需要进行讨论,该环节需要教师围绕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事先布置,合理划分发言小组,确定讨论主题,指导查找资料,以确保讨论顺利进行。讨论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和主题采取灵活的方式,如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辩论式讨论、情景式讨论、仟务式讨论等。讨论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自由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同时把握和注意好学生的发言引导和总结。通过自有发言,相互间的点评,总结陈述等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激发学习潜能,加深认识,提高综合素质。

3、根据专题进行实践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根据高校所处的地域社会资源,围绕所学知识和内容,结合高校思政课程中的不同专题划分不同类型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此环节可以通过人物访谈、参观基地、社会调查、制作微视频、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结束后要求以大学生亲身经历为依据,撰写调查报告或社会实践活动心得,或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书,或影视作品,并提交社会实践活动照片,并附上相关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图片等相关支撑材料,最后让学生把社会实践成果进行班上展不,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更多关注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了解学生需要,树立问题导向,运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英,柴艳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特征[J].高等农业教育,2013(9)

[2]李先灵.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问题意识”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3]曹璐.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4)

论文作者:唐贵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论文_唐贵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