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论文_张东霞

诱思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论文_张东霞

——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张东霞 山东省平原县第三中学 253100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问题。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惑问题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下面谈谈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一、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让它成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凭借点

1.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心理。中学生由于思维片面,偏激,控制冲动能力差,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比如忧郁、恐惧、孤独、愤怒,如果调节不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严重时会使人丧失理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所以要教给学生一些调解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抑制冲动心理。比如教授七年级下册13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具体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1)学会倾诉和听别人倾诉。有些学生遇事闷闷不乐、脾气暴躁,如不及时谈心教育会因承受能力差而出现极端行为。我经常告诉学生,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找信任的朋友、老师、父母说说,如果口头不好意思说,可以写在日记、作文里。

(2)采用适当的宣泄方法。采用适当的宣泄方法,能及时排解心中的烦恼与不安、紧张与焦虑。我教给学生一些宣泄方法:大声地哭一场,到操场上跑几圈,听听音乐睡一觉……这些方法有利于抑制冲动心理,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2.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讲授7年级上册《挫而不折,积极进取》时,我设计了一些生活场景来让学生分析:“这次中考,你考得很差,你会怎么做?”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在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承受和应对挫折的心理,冷静沉着应对,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从而战胜挫折。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在7年级上册《成功自信》中,我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个学生说话结巴,依靠自信,克服了这个毛病,并且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要想办法克服自卑心理,开放自己。而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创造条件让学生增强自信。尤其是对成绩差的学生,我先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当学生答对了,我对学生的努力结果进行表扬。这样一次又一次,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也显著提高了。

4.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必要环境,学生不会交往策略或不能恰当使用交往策略,阻碍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思想品德课中有一部分是关于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指导,教学中可渗透教育。如在讲授《文明交往礼为先》时,让学生自编自演了两个小品:同样的一件小事,一个讲礼貌,一个满口脏话,最后导致不同的结果。让学生分析得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讲文明礼貌。并补充萧伯纳和小女孩的例子,周瑜不抱成见、宽容地对待程普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交往要掌握技巧,要平等待人,要宽容他人、尊重他人。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式,采用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不确定性、悬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如《相逢是首歌》的教学设计,就完全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自觉发现友谊的重要、获得友谊的方法。学生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必将在探究过程中更注重自己的言行。

三、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把表扬和鼓励带进课堂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在课堂中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产生更多的自我价值感,帮助学生更多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要多给学生一点爱、一点信任,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空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加强自身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实效,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课堂上教师和蔼可亲、积极向上、幽默的个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思想品德教师不仅在教材内容上担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而且还要通过多条途径,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教育中注入催化剂,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让我们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努力吧!

论文作者:张东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诱思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论文_张东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