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统一的“五误”_德国经济论文

德国统一的“五误”_德国经济论文

德国统一的“五大失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五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西德自1990年10月实现了历史性的统一后,至今已近5年了。统一伊始,人们无不沉溺于期待之中,认为将会出现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巨大的复兴浪潮。然而,这种乐观的看法其后不久便悄无生息了。

统一后,西德每年向东德投入的重建资金高达1500亿马克,巨大的投资成为沉重的负担,今日的德国正在经受“5年前的失算”。

不增税的“统一之家”以幻想告终

对于政治家们来讲,经常需要面对未来作出明确判断,而在经济预测方面出现的偏差,或许就会成为将来的伤痛。

颇负声望的科尔总理也不例外。这位被誉为德国战后最著名的总理,在德国统一的前前后后,面对激动的国民,曾大谈他对未来的充满玫瑰色彩的设计:

“让我们德国人在不增加税赋的情况下建设‘统一之家’吧。”

然而,就在1990年12月全德统一选举之后,在实现国民统一夙愿的背景下,获得大选胜利的科尔总理的联合政权却决定,从1991年7 月至1992年6月引进“附加税”制,即在原所得税上加征7.5%。尽管做出这一决定有因海湾战争爆发,在财政上要支援多国部队的因素,但增税这一点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并且,自今年1月起再次开始征收7.5%的附加税,而其执行期限至今仍未确定,给好不容易从1994年开始恢复的德国经济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专家们解释说,在由于马克升值造成出口不景气的形势下,征收该税的目的是为了抑制个人消费的增长。

那么,“统一的运作”究竟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

1989年的秋天,柏林墙崩溃了,由此所出现的德国统一的趋势,以出乎人们预料的速度飞速发展。1990年2月, 科尔总理提出了统一方案,3月,东德就统一问题举行全民选举,7月,成立了经济货币社会联盟,当年10月便实现了国家统一。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确实过于匆忙草率。

此间,在议论统一所需付出的代价方面,不可否认地存在着过高估计了统一后将会出现的经济热和由于原东德体制解体而取消柏林补贴等有利因素的倾向。当初,根据这些有利因素人们普遍认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所需费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投入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的经费相抵消。但是,看一下其后的发展过程便会发现,这种乐观的预测是多么的幼稚。

根据BHF银行的调查报告,为重建东德,从1990年至1994年, 政府实际支出了约6000亿马克。这4年中,西德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部分之累计总额为7800亿马克。以此计算,80%的新增财富都流向了原东德。

1990年7月1日,德国开始了经济统一的进程,科尔总理站在讲台上向国民发出呼吁:“为了祖国统一这个伟大目标,西德民众要做出牺牲。在今后数年间,要从收入的增加部分中,拿出一部分提供给东德的同胞们。”然而,当时有谁能料到“被东德拿去”的竟达八成呢。在错误预测下,出现了五大失算。

失算之一:货币统一操之过急

首先,应该说在货币统一问题上操之过急。1990年7 月成立了货币统一联盟,这确实表明了不可动摇的国家统一的政治意图,即“决不后退”的决心和意志,但这却给东德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冲击。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围绕货币统一的论调,几乎都是主张兑换率应为1比1的,认为这是促进东德地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最有效步骤。这些论调既超前又颇具野心,其中不乏赞美诗般的不负责任的议论,说什么原东德地区潜在生产力高、薪金水平低,若向其投资将会揭开战后德国奇迹般复兴的第二幕。

然而,与货币改革同时开始的却是东德经济40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国际竞争社会的严峻考验。东德产品一夜之间顾客尽失,工资急剧上升,东欧这个最大的出口市场也丧失殆尽。

东德产的卫星牌汽车因其性能低劣被西部人揶揄为“马力如马”。即便如此,购买一部车也要等上10年,这就是“东部”现实。货币经济联盟的成立为东部人提供了契机,可以使用马克自由购买所憧憬的诸如大众牌、欧宝牌这样的西德家用汽车。所以,以卫星牌为代表的东德产品从市场上被驱逐出去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许多企事业单位被迫停产,制造业1991年上半年的生产水平与东德时代的1989年相比,实际已降到 1/3的水平。从1994年以来,虽然东德的矿业生产顺利地进入了扩大规模的阶段,但GDP要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估计最早也要到1996年以后。

失算之二:投资资金严重短缺

若是能如政府所期待的那样向东部投资,或许也可使东德在短期内经受住冲击制造业的严峻考验。东德制造业的设备老化程度超乎预想。尽管如此,投向东德的资金却少得可怜,这是第二个失算。

1994年,虽然有相当于东德GDP约六成的1551 亿马克作为资金投入进去,但是若从道路、通信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到生产设备的更新,乃至住宅建设都需要宠大的资金投入这一点上考虑的话,就会发现投入资金与所需资金的差额是巨大的。

当初认为东德的生产设备约有一半需要报废。而实际上,90%的设备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要在统一后的10年内完善与西德同等水平的基础设施,预计需要投入总额2.3万亿马克,即每年需要投入2300 亿的巨额资金,这种与现实的差距无可否认。

联邦政府对东德的投资在贷款利率、债务偿还等方面都制定了特别的政策性援助措施。据德联邦银行公布的数字,从1990年至1994年官方担保的对东德的投资,在事业栏上的总额已上升到2060亿马克,但实际支出了1700亿马克。

在投资总额中,由政府促成的投资额占总投资的40%。从这一点上即可明显地看出,现今东德地区并不具备真正的引资魅力。土地所有权模糊不清、捉摸不定,加之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基础设施明显落后等等原因,令西德企业在新的投资上举棋不定。

失算之三:信托公司估计错误

另一方面,作为向原东德投资的后盾而备受依赖的德国信托公司也犯了一个大错误。以重建近8000家国营企业,使之私营化后上市出售为目的而成立的该公司,配合1990年7 月成立的货币经济联盟开始了它的业务。成为私营化对象的这些企业的资产经估算约为1.5万亿马克, 原计划将国营企业卖给私营企业得到的全部资金投入到完善东德地区的基础设施上。然而,这却造成了第三个失算。

就说评估后的生产设备吧,到底能产出多少效益也还是个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在以竞争原理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生产性能差的设备的评估也就变得十分严格起来。但是,1990年秋季该公司对总资产的估价仍为6000亿马克,结果却只卖了760亿马克, 远远低于原来的估算。

该公司只运作了4年半便于去年解散。从公司的决算报告来看, 不但收入大幅度低于估算,而且在支出方面,用于再建所需的周转资金、原东德时代的债务、环境污染所招致的土壤改良费用等,总额共计3320亿马克。扣除所得,结果留下了2560亿马克的巨额赤字。

失算之四:工资大幅度上涨

成为重建东德经济桎梏的不单是生产设备出人意料的落后。货币统一后,平均工资大幅度增长,半年之内竟上升了50%,这可以说是第四个失算。

那种认为统一后原地处东德的企业仍会继续作为低薪企业的想法,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罢了。

在“同工同酬”的宗旨下,1990年初,工资水平只有西德30%的东德,到年末就上升到40—50%,1991年1年则达60%, 薪金水平的上升远远超过生产力的提高,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要么是经营上面临绝境——企业倒闭,要么是为了控制成本而大量裁员。

原东德工薪阶层的年平均收入,1994年与1993年相比增加了9.1 %,达40816马克,已提高到原西德水平的64.7%(1993年为61.1%)。 但在一部分工人薪金得到提高的同时,在这个拥有740 万劳动人口的同一地区,失业人数却增加到了100万人,失业率高达14%, 并且居高不下。

失算之五:雇佣能力的欠缺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逐渐表现出来的雇佣能力低下,使得投向东德的用于再建的资金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由原西德提供的各种官方性质的补贴中,失业保险、生活补贴、养老基金等等,用于个人家庭生活的资金一年约1000亿马克。也就是说,在提供给东德的巨额资金中, 有2/3的钱用在消费上面了。

换言之,原东德地区的需求实际上超出了该地区所创物资财富的65%,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依靠外部援助来支撑超过经济实力的膨胀的消费需求的怪诞现象。

的确,东德经济的惨状是众多专家始料及的。在这个意义讲,把在短时期内实现与“西部”同等生活水平的这一政治目标斥之为“认识不足,过于乐观”或许过于苛刻,然而,无情的现实在不断地向人们表明:来自西部的政府补贴似乎正在逐渐变为对东部民众的生活补助,这明显是与初衷大相径庭的第五个失算。

经济的“统一”到2010年能否实现

究竟东德什么时候才能追上西德,西德什么时候才能从“拖累”下解放出来呢?

根据BHF银行测算,假如西德以2.5%、东德以7 %的年增长率维持下去的话,估计到2000年,东德与西德的人均GDP 比值将会从目前的50%提高到60%,再过10年,两地经济水平将有望持平。

目前,尽管有人担心西德地区的增长率会下降到2%左右, 但东德地区1995、1996两年的增长率均有希望达到8.5%。 这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可谓是最高的增长率了。以此增长速度,有可能到2010年两地经济持平。

统一的代价超乎想象,初期的混乱持续不断。然而放眼全局,东德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过去电话装机需等待20年,现在只需数周时间,主干道铺修一新,交通信号增加了,带有采暖设备的住宅普及了,效仿西德市民的样子到西班牙的马略卡岛长期度假的东德市民也多了起来。

对德国经济来说,“战后奇迹”的第二幕虽然没有拉开,但东德的复兴无疑会成为致力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没有理论的实践”的一个成功事例。(孙玉贤 译)

标签:;  ;  

德国统一的“五误”_德国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