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论文_石海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论文_石海燕

石海燕 剑阁县柳垭小学校 6283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多年的数学教学,让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了粗浅的认识,下面简单的谈谈我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能力;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35-01

一、灵活组织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提高小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和生产经验,往往感到数学抽象、无味。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数学概念教学,教师要特别重视体现概念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一是感知转化为要领的初始阶段;二是数学概念抽象概括的理解阶段;三是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阶段。这样,引导学生参与建立概念的全部思维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到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发展了思维品质。其次,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让学生在往返学校路上,通过实践活动“走一走“、“量一量“、“跑一跑“等建立起“千米“的实际长度的概念。最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和改进口算教学,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口算直接关系到学生笔算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

1.直观操作,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学中采用直观手段,理解算理,在理解的基本上逐步抽象、概括出口算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边想、边说、边摆来优化儿童的思维过程。在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规范操作程序,使学生在操作、表述、观察、思考的训练过程中,脑、口、手等多种感官都动起来,为操作过程上升到口算方法,建立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口算方法。

2.加强训练,培养能力,形成口算技巧

口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时,必须扎实地抓好“知识――训练――技能的各个环节。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练习形式多样化。开火车、抢答、对口令、小组接力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简便易行,讲究实效,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巩固和深化口算知识。根据口算训练重点,要选取较为典型的口算题,计算后再让学生说出算理,这样把学生想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有利于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计算中常用数据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基本口算要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还要利用数字特征和运算关系,自觉的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通过深入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首先要营造轻松自由的气氛,让学生敢于质疑。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例如,在教学三年级《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我给每组的同学发了一个长方形,要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当即就有同学问:“不知道长和宽,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我接着问:“这个问题要怎样解决呢?”学生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寻找问题的答案,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小组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很快就计算出图形的面积。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三动,调动三性”(即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如:在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举例“24*3”,教学时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指导学生操作学具,促使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充分感知直观材料,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表象,直观地理解乘的顺序及“满十进位”的算法;第二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建立起来的表象进行思考,理解例题虚线框里的思维过程;第三部,脱开直观形象,让学生用竖式直接计算,并尝试概括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第四步,由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正确的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充分的展示了法则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法则的归纳、抽象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

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需要,也是当前进行数学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在教学中多总结,多探索,注重教学结构的设计与调节,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文蔚.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教育界,2015(25):128.

[2]钟振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b版,2011(17):89.

[3]李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教导刊,2014(19):146-147.

论文作者:石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论文_石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