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反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炎症反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廉银珠[1]2016年在《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以及血清胆红素是否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保护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4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365例和对照组98例,冠心病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1支、2支及多支血管病变组,根据病史及造影情况将冠心病组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结果:(1)CHD组与对照组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病史、NLR、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肌钙蛋白I、LDL-C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HD组较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显着降低,NLR、LDL-C水平显着升高,且在不同支数血管病变亚组中,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随着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降低(P<0.05),而NLR、LDL-C水平随着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3)临床分型不同的4组资料间比较,结果表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在STEMI组和NSTEMI组低于SAP组和UAP组,且UAP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SAP组(P<0.05),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LR、LDL-C水平在STEMI组和NSTEMI组高于SAP组和UAP组,UAP组高于SAP组(P<0.05),而STEMI组与NSTEM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Gensini积分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呈显性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27,P<0.01)、(r=-0.571,P<0.01)、(r=-0.386,P<0.01),NLR、LDL-C水平与Gensini积分都表现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0.505,P<0.01、r=0.539,P<0.01)。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NLR、LDL-C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77,P<0.01)、(r=-0.409,P<0.01)、(r=-0.307,P<0.01)、(r=-0.351,P<0.01)、(r=-0.304,P<0.01)、(r=-0.283,P<0.01)。(5)CHD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得到吸烟、NLR、LDL-C、甘油叁酯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结论:1、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脉血管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及冠心病严重程度(不同临床分型之间)呈负相关,表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冠脉斑块的稳定性。2、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在校正了其他因素影响,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降低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3、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炎性标志物NLR及LDL-C水平呈负相关,表明血清胆红素降低可能与机体的慢性炎症有关。

李传昶[2]2007年在《树突状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侧支循环关系及辛伐他汀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树突状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及辛伐他汀干预的研究背景: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与炎症和免疫密切相关,炎症与免疫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有学者提出AS的实质是一个慢性炎症反应过程,在AS不同时期的炎症与免疫反应并不完全相同,所起作用也存在差异;同时炎症与免疫反应直接影响着AS斑块的稳定性,决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预后,因而近年来炎症和免疫反应在AS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大的专职APC,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淋巴细胞的APC,通过第二信号或共刺激信号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并使其发挥效应细胞作用,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启动者,在免疫反应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研究结果表明,除调节血脂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强化他汀治疗可以延缓、阻断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且他汀类药物的这种作用是独立于降脂作用外的。他汀类药物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阻断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检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中DC数量、表型与功能状态,并采用辛伐他汀在体内与体外进行干预,探讨AS可能的免疫机制及辛伐他汀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入选20例冠状动脉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A组,阴性对照组),2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严重冠心病患者(B组,AS病变组)和2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CAG前服用辛伐他汀40mg/天,连续30天以上的严重冠心病患者(C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全部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导管抽取20ml冠状动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A组与C组在单个核细胞分离后行DC体外培养扩增,B组在单个核细胞分离后分为B1、B2两组,A组、B1组、C组进行DC的体外培养扩增,B2组在培养第5天时加入100μmol/L浓度辛伐他汀后继续培养。培养过程中隔日半量换液,隔日观察DC形态变化;培养第9天后收获细胞,以血球记数板常规记数收获细胞总数,CD1a阳性细胞百分比代表DC占所收获细胞的比例,收获细胞总数与CD1a阳性细胞百分比的乘积即为DC数量;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表型:包括CD1a阳性细胞比例、平均荧光强度(MFI)、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与MFI;采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功能状态),按公式计算刺激指数(SI):SI=(混合细胞组OD值-刺激细胞组OD值)/反应细胞组OD值;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状动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经体外培养与扩增,均成功培养出典型DC,各组DC形态无差异;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B1组CD1a阳性细胞比例、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平均荧光强度、收获细胞总数、DC数量和刺激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3,与B1组比较,B2组收获细胞总数无差异,但CD1a阳性细胞比例、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平均荧光强度、DC数量和刺激指数均显着降低(p<0.05);4,与B1组比较,C组CD1a阳性细胞比例、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平均荧光强度、收获细胞总数、DC数量和刺激指数均显着降低(p<0.05)。结论:1,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病变冠状动脉中DC数量与CD分子表达强度显着升高,成熟度与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DC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狭窄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2,辛伐他汀可抑制DC的定向分化,减少DC的数量,降低表达强度,抑制DC的成熟,降低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3,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口服辛伐他汀可抑制冠状动脉血中DC的数量与成熟度;4,在体内与体外细胞培养中,辛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DC的数量,抑制DC的成熟和免疫活性;5,他汀类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DC的定向分化与成熟而发挥抗炎、延缓AS进展作用的。第二部分树突状细胞和MCP-1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影响的研究背景: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形成与临床症状和预后密切相关,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限制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室壁瘤的形成,改善心室功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趋化细胞因子家族中C-C亚家族成员之一,主要由单核细胞分泌,是一种趋化激活剂。动物实验发现MCP-1一方面在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加速AS的形成,另一方面具有血管生成肽的作用,在AS晚期可以促进外周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启动者,在免役反应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DC在AS早期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加速AS的进程与发展;DC在体内的迁移过程是DC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前提;近年来,趋化因子作为DC在体内迁移的重要调控者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CCC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DC与CCC的关系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动脉血MCP-1水平、DC的数量、表型与功能状态,探讨DC、MCP-1与CCC的关系。对象与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叁支主要冠脉中至少一支冠脉直径狭窄≥95%的4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Rentrop分级方法对CCC进行分级,根据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分为侧支循环形成组(A组,n=22)和无侧支循环形成组(B组,n=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CP-1浓度;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冠状动脉血单个核细胞,行DC体外培养与扩增,培养过程中隔日观察DC形态变化;培养第9天后收获细胞,以血球记数板常规记数,检测收获细胞总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表型(包括CD1a阳性细胞比例、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与平均荧光强度(MFI),计算DC数量;采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按公式计算刺激指数(SI):SI=(混合细胞组OD值-刺激细胞组OD值)/反应细胞组OD值: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状动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成功培养出典型DC,两组DC形态上无差异;2,无CCC组MCP-1浓度为83.39±31.05 pg/ml,CCC组MCP-1浓度为115.22±37.93 pg/ml,CCC组MCP-1浓度显着增高(p=0.007);3,在CCC组内,MCP-1浓度与CCC分级呈正相关(r=0.695,P=0.0003);4,CCC组收获细胞数为(3.95±1.41)×10~6,无CCC组收获细胞数为(2.76±0.92)×10~6,CCC组收获细胞数显着增多(p=0.003);5,CCC组DC数为(1.54±0.96)×10~6,无CCC组DC数为(0.99±0.46)×10~6,CCC组DC数明显增多(p=0.033);6,两组CD1a阳性细胞比例、MFI、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及MF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CCC组SI为4.96±2.30,无CCC组SI为2.66±1.04,CCC组SI显着增高(p=0.0003)。结论:1,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血清MCP-1浓度水平显着增高;2,随着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的增加,血清MCP-1升高,血清MCP-1浓度与侧支循环分级呈正相关;3,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侧支形成患者DC的数量显着增加,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

许明[3]2014年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炎性因子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检测、对比冠状动脉慢血流组与血流正常组中患者的血管炎性因子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与血管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229例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的在院患者,使用冠状动脉造影中测定的TIMI血流及校正TIMI帧数计数,将患者分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但存在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组102例,心外膜冠状动脉完全正常且血流正常组127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管炎性因子高敏性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冠状动脉慢血流组,检测高敏性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显示3种血管炎性因子的水平均高于血流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与血管炎性因子水平呈负相关,两组患者的血管炎性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与血管炎性因子的水平密切相关,慢血流组患者血管炎性因子水平高于血流正常组。

王建康[4]2014年在《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且性别差异明显,女性的发病率比同年男性低,这提示性激素内环境与冠心病的发病之间有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近年来进行了一些关于性激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方面的研究,但各研究的结果并未完全一致,有些研究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至于性激素水平对预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方面的价值,目前国内外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探索较少。目的:通过对女性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性激素、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以了解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是否与性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02月因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接受冠脉造影的女性患者,共252位,其中造影结果明确冠状动脉无异常的有50病例,设为对照组;冠状动脉具有不同程度病变的患者有202例,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抽取血液标本检测相关指标,用Gensini冠脉评分评估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先后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来对收集到的病例进行各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和积分相关分析,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总体人群的临床特点: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指数(BMI)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血脂水平(TC、HDL、LDL和TG)存在显着差异,其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1);但两组间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2); E2(雌二醇)及E2/T(睾酮)在CHD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 <0.05),但两组间雄激素T水平没有显着差异(p=0.549)。观察组内研究显示:全组E2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r=-0.120, p=0.068),T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也未见明显的相关性(r=0.118,p=0.060),而E2/T则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呈显着的负相关(r=-0.328,p <0.01);亚组分析提示绝经早期(绝经10年内)或者年龄小于60岁女性冠脉病变程度与E2水平呈负相关;而绝经晚期(绝经超过10年)或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患者雌激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雌激素水平及E2/T均与TC、LDL-C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与正常绝经年龄组相比,早绝经组(绝经年龄<45岁)冠脉病变更为严重。结论:在校正年龄、血脂异常等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影响后,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体人群雌二醇、睾酮水平与冠脉病变无明显的相关性,但E2/T比值与冠脉病变呈显着负相关;绝经早期(绝经10年内)或者年龄小于60岁女性冠脉病变程度与雌二醇水平呈显着负相关,绝经晚期(绝经超过10年)或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患者雌激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与正常绝经年龄组相比,早绝经组(绝经年龄≤45岁)冠脉病变更为严重。

冉明月[5]2015年在《冠心病不同证型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及丹参酮干预后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包括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两部分。一、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论述了血管内皮功能、冠心病的中西医认识及冠心病的病程进展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正常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许多生理过程。近代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已证实,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存在于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始发因素。由于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等众多因素的作用,冠心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反之又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无复流、再灌注损伤及支架内再狭窄也有血管内皮损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早期发现血管内皮障碍,及早给予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支架术后关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保护内皮功能,减少再灌注损伤、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改善心肌供血。此外,综述部分还阐述了中医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其病因病机、临床分型、辩证论治及中药治疗血管内皮损伤的现代药理理论。文献综述系统论述了血管内皮损伤、内皮损伤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中西医治疗血管内皮损伤的进展。二、临床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测定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其影响。方法:临床选取140例经冠脉造影或冠脉CTA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记录其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血生化、HS-CRP、颈动脉超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等,并通过量表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同时对3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 ⅡA磺酸钠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14天后再次进行FMD检测,对比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FMD值)。取得的数据录入EXCEL表,并用统计包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MD值明显降低,有显着差异(p<0.01)。单纯冠心病者血管内皮损伤较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血管内皮损伤次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组,血管内皮损伤最严重,各组均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2.冠心病有家族史者、冠心病无家族史者两组FMD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两两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34)。3.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FMD值呈负相关,多支病变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最严重(P<0.01)。4.本研究中,男、女性患者FMD值分别与对照组对比,P<0.01有显着差异;不同性别患者组间进行对比,(P>0.05)无差异。5.有/无吸烟史者分别与健康人对比,FMD值明显降低(P<0.05);且有/无吸烟史者组间对比,有显着差异(P<0.01);但已戒烟者与未戒烟者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每日吸烟量一定,但烟龄不同者,烟龄与FMD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6.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痰瘀互结患者比例最高,占35%,其次为痰浊内阻证,占27.14%。其血管内皮功能情况排序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证<痰瘀互结证,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将观察组分为瘀证组与非瘀证组,瘀证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7.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前后,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FMD值与对照组对比仍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气虚血瘀证型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严重,瘀证与血管内皮损伤关系密切。2.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3.本研究中,绝经后女性血管内皮功能与男性无明显差异;烟草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血管内皮功能呈负相关。

蓝县武[6]2014年在《320排640层容积CT检测冠脉病变程度与心外膜脂肪厚度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回顾性分析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扫描检测129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并比较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差异,探讨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初步明确其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2、回顾性分析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检测129例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其是否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1、研究对象:129例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运用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行冠状动脉扫描并同期(1个月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检测:使用东芝Aqilion One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扫描患者冠状动脉,运用Vitrea工作站及心电门控系统后处理重组图像得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并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0分;冠状动脉轻度狭窄(<50%),1分;冠状动脉中度狭窄(50-75%),2分;重度狭窄(>75%),3分。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差异及相关性,明确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3、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测定:根据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扫描结果,测定右室游离壁长轴方向上25%、50%、75%截面及右房室沟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取叁个位点的平均厚度(RV free-wall EAT thickness)及右房室沟脂肪厚度(Right pericoronaryatrioventricular groove EAT thickness)。4、按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低危组(小于20)、中危(20-40)、高危组(>40)叁组,分析不同组间心外膜脂肪厚度的差别,进一步分析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5、按BMI将患者分为叁组:偏瘦:BMI<18.5kg.m-2;正常:18.5<BMI <23.9kg.m-2;肥胖:BMI≥24kg.m-2,比较各组间心外膜脂肪厚度的差别,进一步分析心外膜脂肪厚度与BMI相关性分析。6、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心外膜脂肪厚度是否为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危险因素。结果:1、320排640层容积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病变程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如下:①冠脉造影正常,CT冠脉成像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敏感性为80.7%,特异性为90.6%;冠脉造影为冠脉轻度狭窄,CT冠脉成像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敏感性为57.1%,特异性为90.3%;冠脉造影为冠脉中度狭窄,CT冠脉成像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敏感性为57.8%,特异性为90.3%;冠脉造影为冠脉重度狭窄,CT冠脉成像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95.8%。②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CT冠脉成像诊断的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90.0%。③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分析的kappa值为0.621。2、按Gensini积分分组,高危组右室游离壁及右房室沟心外膜脂肪厚度分别为5.97±1.39mm、20.6±4.10mm;中危组分别为5.01±1.25mm、15.2±3.28mm;低危组分别为4.64±0.95mm、14.6±2.72mm。组间比较,高危组两部位心外膜脂肪厚度均高于低危组(均P<0.001),高危组两部位心外膜脂肪厚度亦均高于中危组(均P<0.001),低危与中危组无统计学差异(P1=0.326P2=0.81)。3、右室游离壁心外膜脂肪厚度与Gensini积分成正相关(r=0.493,P<0.001),右房室沟脂肪厚度与Gensini积分成正相关(r=0.701,P<0.001)。4、按BMI分组:肥胖组右室游离壁及右房室沟心外膜脂肪厚度分别为5.66±1.39mm、19.1±3.94mm;正常组分别为4.85±1.17mm、15.0±3.65mm;偏瘦组分别为4.52±0.81mm、13.3±2.36mm。组间比较,肥胖组两部位心外膜脂肪厚度均高于偏瘦组(均P<0.001),肥胖组两部位心外膜脂肪厚度亦均高于正常组(P1=0.015P2<0.001),偏瘦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1=0.707P2=0.233)。5、右室游离壁心外膜脂肪厚度与BMI成正相关(r=0.470,P<0.001),右房室沟脂肪厚度与BMI成正相关(r=0.599,P<0.001)。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右房室沟心外膜脂肪厚度(B=4.471P<0.001)、血清LDL-C水平(B=4.761P=0.005)是Gensini积分的危险因素。结论:1、320排640层容积CT冠脉成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度较性。2、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越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越重。3、患者BMI值越大,心外膜脂肪厚度越厚。4、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

王建花[7]2018年在《冠状动脉CCTA与血清NLR、Hcy、MPV及Cys C间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SSF、IBR技术在CCTA图像质量优化中的临床价值;2、分析冠状动脉病变CCTA特征与血清NLR、MPV、Cys C、Hcy间的相关性,为血清学指标预测冠脉病变风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纳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CCTA的156例患者/622支血管,以标准算法(STD)的重建图像为标准,评价SSF、IBR在不同心率状况(1组-HR<50 BPM/min、2组-HR 50~59 BPM/min、3组-HR 60~69BPM/min、4组-HR 70~79 BPM/min、5-组HR>80 BPM/min)和心率波动范围(<5BPM、5~10 BPM、>10 BPM)情况下优化图像质量中的价值。2、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并行CCTA检查的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检查结果分为CCTA阳性组(191例)和CCTA阴性组(165例):(1)比较血清NLR、MPV、Cys C及Hcy水平在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钙化组、软斑组、混合组、混合+软斑、混合+钙化、钙化+软斑)间的差异,评价血清指标与粥样斑块性质间的相关性;(2)比较血清NLR、MPV、Cys C及Hcy水平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微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重度狭窄组)间的差异,评价血清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相关性;(3)比较血清NLR、MPV、Cys C及Hcy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数目(1支、2支和≥3支)间的差异,评价血清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数目间的相关性。结果:1、心率与CCTA图像质量间的相关性(1)心率1-4组的图像优良率(级)分别为82.27%、66.40%、56.94%、22.41%,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波动<5 BPM组冠脉图像质量优良率高达69.72%,显着高于心率波动≥5 BPM组(P<0.01)。(2)IBR对心率50~60次/min患者的图像阶梯状伪影修复效果更好,SSF+IBR校正技术对于心率50~90次/min和心律不齐所致的图像断层、模糊伪影均有效;(3)与STD相比,SSF、IBR、SSF+IBR重建图像的质量较好,优良率分别为82.22%、96.15%、90.9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学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间的相关性(1)血清Cys C水平在2支病变组(0.99±0.23)、多支病变组(0.93±0.17)显着高于对照组(0.80±0.16)(p<0.05,p<0.01);2支病变组较1支病变组血清Cys C水平亦显着升高(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NL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99±2.17 Vs 2.30±1.41,p=0.05),血清NLR、MPV水平与病变支数间无相关性(p>0.05)。(2)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血清Cys 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0.87±0.18 Vs 0.80±0.16,p<0.05;0.96±0.20 Vs 0.80±0.16,p<0.01),轻度狭窄组与中-重度狭窄组间血清Cys 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微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血清NL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34±1.00 Vs 2.30±1.41,p<0.05;2.82±1.99 Vs 2.30±1.41,p<0.05);轻微狭窄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9.55±18.97 Vs 17.85±10.05,p<0.05),血清MPV水平与病变狭窄程度间无相关性(p>0.05)。(3)血清Cys C水平与混合斑块(0.96±0.23,P<0.001)、钙化斑块(0.93±0.16,P<0.01)、混合+钙化斑块(0.99±0.16,P<0.05)、软斑块(0.90±0.19,P<0.05)间具有相关性;混合斑与对照组间、混合斑与软斑组间血清Cys C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钙化斑组血清Hcy水平(22.25±12.95)明显高于对照组(17.85±10.05)(P<0.01)。结论:心率是影响CCTA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SSF、IBR或SSF+IBR可有效校正冠状动脉错层/阶梯状伪影、模糊伪影。血清Cys C、Hcy、NLR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间具有相关性,其可应用于临床预测冠心病风险。

杜俣, 吉庆伟, 王志坚, 赵迎新[8]2016年在《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认为,内脏脂肪组织堆积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心外膜脂肪组织是内脏脂肪的一种类型,除了发挥代谢、产热和机械作用,还能分泌多种脂肪因子直接作用于邻近的冠状动脉,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程。本文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循证医学角度对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邢宝鹏[9]2012年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可能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叁酯、尿酸、血糖、吸烟、血压等的相关性,以筛选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记录研究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入我院心血管诊疗中心内科组的经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100例(病例组)及同期住院的经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明确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SPSS18.0forWindows统计软件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叁酯、尿酸、血糖、吸烟、血压等进行回归分析。用SPSS18.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两组之间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超重、吸烟等情况进行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记录分析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呈现一定程度的有负相关(P<0.05);而超重、尿酸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性别、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危险因素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及吸烟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5例,占总例数5%,有临床症状的95例,其中约55表现为心绞痛型,占总例数的55%;25例表现心肌梗死型,占总例数的25%,14例表现为缺血性心肌病型,占总例数的14%,1例表现猝死型,占总例数的1%。通过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分析比较发现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高血压、血脂异常、LDL-C水平、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DM组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率(2支以上)明显高于非DM组患者。结论:在列入对比研究的各种危险因素中,性别、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危险度较高(P<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大多有明显临床症状,易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而且吸烟者比率、肥胖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分析比较发现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高血压、血脂异常、LDL-C水平、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DM组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率(2支以上)明显高于非DM组患者。

张春晓[10]2012年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再狭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白2005年2月至2010年8月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并于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797例患者。以支架置入段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53例)和对照组(64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联。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支架直径、血清尿酸、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①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无再狭窄组(34.64%vs23.91%,P=0.007);②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组支架直径小于无再狭窄组(2.90±0.41mm vs3.02±0.90mm,p=0.002);③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406.54±78.18umol/L vs343.78±76.64umol/L,P=0.000);④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无再狭窄组(11.70±4.71umol/L vs13.16±6.43umol/L,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340,95%CI1.893-3.011)、尿酸(OR=1.653,95%CI1.447-2.083)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OR=0.668,95%C10.496-0.898)、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水平(OR=0.838,95%C10.797-0.980)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支架直径、血清尿酸、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相关。①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组糖尿病患病率及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②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组支架直径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无再狭窄组,较大支架直径、较高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水平为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1]. 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相关性分析[D]. 廉银珠. 吉林大学. 2016

[2]. 树突状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侧支循环关系及辛伐他汀干预研究[D]. 李传昶. 中南大学. 2007

[3].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炎性因子的关系研究[D]. 许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14

[4]. 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性研究[D]. 王建康. 苏州大学. 2014

[5]. 冠心病不同证型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及丹参酮干预后的影响[D]. 冉明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6]. 320排640层容积CT检测冠脉病变程度与心外膜脂肪厚度的相关性分析[D]. 蓝县武. 暨南大学. 2014

[7]. 冠状动脉CCTA与血清NLR、Hcy、MPV及Cys C间的相关性研究[D]. 王建花. 兰州大学. 2018

[8].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杜俣, 吉庆伟, 王志坚, 赵迎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6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D]. 邢宝鹏. 吉林大学. 2012

[10].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D]. 张春晓. 天津医科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炎症反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