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方案的要点分析论文_杨志德

城市道路设计方案的要点分析论文_杨志德

智慧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城市交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日渐突出,单调的道路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针对现同我国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 设计思路 方案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上面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新的思想及理念去考虑,且要从人们的利益去建设城市,这样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案才能更贴切于人们,体现当今“以人为本”的主题。

一、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要点

1. 体现城市特色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到注重历史文化,结合城市自然所具备的显著特征,重视整个城市的总体形象,同时在尊重城市自然地形的基本前提下,设计出具有一定当地城市特色的工程施工方案。

2. 体现城市的性能特点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要展现出生活性、游览性、通达性等显著的城市性能,比如:长治市的太行街是我市的一条主要的交通要道,在历经长治市多年的科学合理规划及开发的基础上,开始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主要线路,它不仅承担了长治市的市内交通,而且还为对外过境交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二、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

1. 机动车道设计

通常我们将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划分为:车身宽度与横向安全距离两个主要构成单元。在对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同时需注意各方向的路线通行情况。比如太行街是长治市路网中的规划主干道,承担了主要的交通流,综合道路沿线的地貌地形及建筑类型等多方面因素,断面划分更多的以交通性为主,设置了双向八车道,尽可能保证其通行力,同时采用硬隔离将对向机动车进行分离,将同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

同时对于局部特殊位置的断面应有针对性设计,如其右侧转弯的机动车道需从东西两个方向进行设计,其中东西方向道路要与南北水平方向相交叉的道路保持一定的弧形连接,并设置右转弯车道。

2. 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平整度如何对道路的使用性能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为此,城市道路设计人员需在确保人行道平整度、密实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使用防滑砖进行铺砌。针对人行道与单位门口上车坡道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将单位门口上车坡道与道路两边的人行道以坡道连接的方式进行设计,可选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划分,这样能够起到警示路人的作用。

3. 公交站点的设计

通常情况下,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作为公交车站点是非常多见的一种情况,为避免站点的设置给十字路口交通情况造成不利的影响,通常会在距离路口一定距离的位置进行站点的设置,为此,乘客需在垂直方向拐弯之前转乘,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穿越十字路口进行转乘。直流通行道路的科学设计,对于来自各个方向的行车与行人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公交车站点可在十字路口中间的位置进行设计,并且不会对行车、行人造成任何影响。为此,当公交车站点处于十字路口位置的时候需设计在中间的道路旁边,可在道路垂直交叉的位置使用阶梯式

的人行道进行上下位置的连接,同时可与南北方向的人行道进行连接。

4. 生活性街道设计

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人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1)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人的车辆降低车速,也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人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而言,其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

(2)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产生不易进人的氛围,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人。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观,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道路交叉口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降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

(4)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造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

(5)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印象驼峰、印象槽化岛,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

(6)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的转弯和前行。

(7)在居住区人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禁转等交通信息。住宅地区的支路系统,行人对道路安全、舒适的需求被置于首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了灵活的道路网络,活拨、多样的断面形式,创造了宜人、友好的交通空间。更重要的是居住区内的道路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成为人们交流的场所。

5. 交通组织设计

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当中,进行道路交通组织情况的详细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对于达到实际交通的性能需求将起到很大的帮助性作用,其包含了:人行过街间距、公交车站间距、道路开口间距等内容。

首先,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当中,对人行横道间距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宜保持在 250~300 m 之间。因城市人流量比较大,在道路建设过程当中必然会对道路两侧的正常通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适当的保持一定的间距对确保行人的安全出行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对于公交站点间距一般宜控制在 400~800 m,并且距缘石转弯半径终点宜大于 50 m,这样设置既让行人觉得距离不会太长,又避免了公交车因站点间距离过短而频繁靠站启停,切记不能对分车带随意进行断口,否则分车带起不到其机非分离的作用,容易造成道路行车混乱,引发交通事故。

6. 道路与休闲广场的一体化设计

目前,城市用地情况非常紧张,市民的生活空间十分拥挤,加上城市景观、绿地占有面积非常少,无疑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压抑。为此,如果在人行道规划宽度足够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临近居民生活区的路段位置进行小型休闲广场的科学设计,比如做一些建筑小品,设置一些供沿线居民休憩的长椅或者小型凉亭等缓解城市日益急剧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环境压力。

7. 无障碍设计

城市道路进行再次改造修建的时候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一些设计师通常会忽视掉对缘石坡道、提示盲道的科学合理性设计。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对于城市道路、广场、旅游景点道路的缘石坡道及提示盲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譬如,在城市道路人行道当中能够需进行缘石坡道的设计,道路十字路口的位置或者主要道路路口需进行音控人行横道提示灯的设置。在停车场便利的地方需为残疾人进行车位的设置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展现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思想。

8. 道路环境设计

在城市快速进步与发展的今天,道路环境设计中单一的相似性设计或者人工构筑物会造成城市道路景观十分的枯燥无味,尤其是在城市道路车辆非常多的主干道、交叉路口的设计当中,废气、噪音污染问题非常严重,造成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环境设计对于确保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三、结语

如今市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对于文化生活需要趋于多元化,所以道路设计单纯从使用功能上考虑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时代要求。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有效的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政府相关部门需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更多的应用在道路工程设计当中去,全面提升我们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杰. 关于城市道路桥梁设计分析的.[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

[2]孙立斌,张天昊 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3]方业明 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大科技》 2015

[4]刘娟娟 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环球人文地理》 2016

[5]高曼 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工业》 2016

论文作者:杨志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城市道路设计方案的要点分析论文_杨志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