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提高宣传教育的公信力_教育论文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提高宣传教育的公信力_教育论文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提高宣传教育的可信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信度论文,宣传教育论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习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使我国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党的宣传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喉舌”的作用,使宣传教育的内容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提高宣传教育的可信度,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

提高宣传教育的可信度势在必行

在宣传教育中确实存在问题,降低了可信度。如果宣传教育的观点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差距太大,觉得不可信,因而不愿接受,产生抵触或逆反心理;如果宣传教育的理论与客观现实“不搭界”、互相矛盾或者宣传的内容不真实,脱离实际,也会使人们感到不可信。据调查,改革开放十八年来,人民群众大多数能接受党的宣传教育,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有高昂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都有所改观。但是,也有少数人对党的宣传教育态度冷漠,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只看到一些片面、阴暗的东西,对政治上的问题漠不关心,只注重个人的物质利益,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困惑和动摇,这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的稳定势必带来不良影响。

提高宣传教育的可信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发动群众、宣传教育群众是我党发展壮大并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所在。在宣传教育中遵循了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坚持了正确方向,方法灵活,其可信度就比较高。战争年代对民众的宣传教育,为夺取政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十年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六十年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铁人”王进喜,雷锋精神和焦裕禄事迹的宣传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拨乱反正、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宣传,对我国人民发挥了巨大的引导和鼓舞作用,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这些宣传教育在广大群众中缺乏可信度,那么就不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宣传教育应很好地总结并运用这些成功的经验,结合实际,反映时代精神、时代特点、时代步伐和时代旋律,提高可信度。

提高宣传教育的可信度是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刻变化之中,各种观念相互激荡,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利益的调整,消极负面的东西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西方敌对势力继续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反华宣传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意识形态的斗争还相当复杂。十四届六中全会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要把这些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需要作大量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是靠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宣传教育中能够让群众领会党中央的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气,激励群众锐意进取,把党的号召化为自觉行动,要取得这种效果,提高宣传教育可信度是关键的环节。

客观分析宣传教育可信度降低的原因

宣传舆论导向的偏差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宣传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要站在党的立场上去观察分析问题,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注重社会效果。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着重强调了舆论导向的问题,提出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重要观点,号召宣传工作者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就会涣散人心、瓦解斗志,使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挫折、蒙受损失,甚至酿成灾祸。例如:1989年动乱期间舆论宣传一度出现过的重大失误;对“大款”、“大腕”的宣传引发的拜金主义。新闻媒介的“误导”给我们进行的宣传教育带来负作用,扰乱了人们的思想,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诱发了许多犯罪问题。

物质利益的矛盾增大了宣传教育的难度。宣传工作是应当遵循物质利益原则的,而目前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体系中的主导性矛盾,因此,在宣传教育中要引导人们去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在收入过分悬殊的问题上,部分个体和私营业主、部分影视明星收入偏高、以权谋私的官员的非法收入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心理上的明显失衡。国有资产不断流失、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困境、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东西部地区差距、农民和农村中存在的不合理负担等不稳定因素,都影响着群众的物质利益,从而削弱了部分群众对宣传教育内容的信任度。

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不好易产生逆反心理。在宣传教育中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报实情、讲真话,离开了真实就失去了价值。“文革”中那种“假、大、空”的所谓“正面宣传”,突出政治、脱离实际的极“左”宣传给党的宣传工作抹了黑。以至现在搞精神文明的宣传教育,还有少部分人仍报有怀疑态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宣传工作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传统,但在宣传教育中,人们还不时能听到那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话;抽象笼统,不着边际的空话;歪曲真理、扭曲事实的假话;装腔作势,照本宣科的套话;言不由衷,言行相诡的鬼话;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废话。这些宣传教育中的顽症没有很好治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占有市场,久而久之人们不以为然,产生逆反心理,对本来是真实的宣传也不相信了。

不正之风的盛行降低宣传教育的可信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搞了十几年了,成绩显著,其间也走过一些弯路,有经验也有教训,党对精神文明的宣传教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主流。但是党内自身建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不正之风的盛行,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等丑恶事件和不法行为时有发生,被曝光于新闻媒体中,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在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明显削弱甚至抵消了正面宣传的作用和效果。

提高宣传教育可信度应采取必要的对策

对策之一:要正确看待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宣传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十四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门和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宣传舆论阵地必须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教育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基层普通百姓身上,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是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宣传部门有明确的职责和要求,而究竟效果如何,则需要事实来检验。为什么有的地方党组织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很好,民风朴实、治安良好,经济也上去了,其中就与当地的宣传教育有极大的关系。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中,要发挥出最佳效能,宣传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尤其重要。作为宣传工作者首先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有求真务实、不为名利、公道正派的作风。其次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提高业务能力,讲究宣传教育的艺术,增强说服力。

如果宣传工作者没有以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活动,就容易出现照抄照搬的应付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克服那种热衷于出名挂号、搞花样走形式的虚假现象,或者那种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运动式宣传教育,热情一过,一切照旧,这种做法在群众中当然缺乏可信度,势必影响到党的声誉,无法保证精神文明宣传教育的效果。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十二届六中全会也专门作了决议,作为宣传工作者必须要明确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更要有自信心和责任感,踏踏实实开展工作。

对策之二,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中,党员、干部一定要言行一致,起到表率作用。

“宣传工作是党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宣传教育工作者要做,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做宣传工作”。 (《毛泽东选集》4卷合订本,第795页)我们的党员、 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700万党员的力量是无穷的,共产党员要在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党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宣传教育群众,组织、指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他们作为群众中更有觉悟、更先进、更有能力的一部分,承担着把握群众实践活动全局的责任,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道德问题,领导者的表率作用更为明显。古人讲:“上德如风,下德如草”,此话虽未必全面,但也确实从一个侧面讲清了领导者巨大影响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替代的。近年来为什么一些地方和部门搞宣传教育不管用,群众不相信,只能“以罚代教”,搞“硬办法”、“土政策”,这与我们某些干部在台上讲的与台下做的不一致,群众十分反感有直接的关系。要提高宣传教育的可信度,党员干部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首先,领导干部要先受教育,言行一致,才能增强说服力。在许多重大场合领导干部都要去动员宣传教育,他们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而且必须是带头实践者。如果讲道理、作报告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肯定没人信。另一方面领导者要去教育群众,应克服自身受教育少的问题。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要求认真贯彻执行《1996年—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也明确指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尤其重要”,目前全党正在开展学理论、学党章活动,对县以上干部集中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所有这些举措,都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

其次,领导干部要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改进作风,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一项重要内容,作为领导者对人民群众应该有深厚的感情,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只有为人民办实事,群众才会佩服你,你的讲话才有号召力。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党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民群众对党的宣传教育增添了信心,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更应该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借当前精神文明宣传的东风,不断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关系。

对策之三,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创造良好氛围,注意工作方法,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宣传教育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复杂的变化,遇事大多持冷静分析的态度,对宣传教育已不再是“你讲我就听,你说我就信”。这就要求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中更要注意方法,讲究艺术,以真实可信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党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和主张真正贯彻落实到人民群众的行动之中。

首先,要搞好“五个结合”,从深层次上提高宣传教育的可信度。一是宏观宣传与微观宣传相结合。党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长远的规划,而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宣传教育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情况定目标作计划。二是大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与具体生动的典型宣传相结合。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是个纲领性文件,要把握其精神实质,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之变为人民的共同财富和精神力量,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化虚为实,以虚带实。三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教育与干部群众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国家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进行的宣传教育固然有效,但我们不能忽视群众智慧的力量,通过他们自我教育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四是面上的广泛宣传教育与点上的具体宣传教育相结合。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而具体内容包罗万象,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宣传教育都应有针对性,如对干部的教育和要求与农民群众就有差异。五是一个时期的集中宣传教育与持久深入的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近段时间,集中进行传达贯彻《决议》精神的宣传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要使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觉悟,仅靠几次集中的宣传学习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人民群众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

其次,要以认真的态度、辩证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对待当前的宣传教育。在工作中应把握每个环节,不能应付了事。每上一次教育课,请人作一次报告,组织一次活动,开展一次讨论,都必须十分认真精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具有渐进性,需要长期仔细的工作,不是进行了几次宣传教育就能达到目标。它还具有反复性,要提高教育的可信度,必须排除消极因素和不良心理反映的干扰。尽管宣传教育会遇到一些难题,但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并采用辩证思考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在当前的宣传教育中,既要用具体事实讲明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的改善,使大家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要讲明面临的困难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级要做好实实在在的工作,宣传教育的难题是可以解决的。总之,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只要我们坚持正面宣传、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宣传教育的可信度就可以提高,群众也就会自觉接受教育,消极腐败的东西将逐渐失去市场,人民的精神面貌将会发生较大改观,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标签:;  ;  ;  ;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提高宣传教育的公信力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