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李红娜1,,,关秀丽2

李红娜1 关秀丽2

1 阿勒泰青河县妇幼保健站 836200

2 新疆奇台县解放西街540号六师奇台医院检验科 8318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集的1786份血液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本组血液样本临床检验的不合格率为9.62%,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因素包括样本量较少、抗凝不全、凝血、溶血以及送检不及时等。结论: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为提高临床检验标本的准确性,医院应规范制度化管理体系,从事检验血液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同时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关键词: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解决对策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血液可以检验出很多疾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1]。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对血液检验标本的结果造成影响,最终对患者的诊断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2]。除此之晚,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仍然存在许多不合格的现象,均不利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医疗救治的顺利进行。本研究旨在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集的1786份血液标本,所有血液样本均由门诊才学护士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进行采集,然后由专门人员进行收取并送往检验科。血液标本均来自于我院住院的患者,均采用生化、细胞、免疫学进行检查。

1.2方法 本组血液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对每一个检查项目进行观察分析,主要包括血液标本的外观观察、采集时间的判断、抗凝剂使用是否得当、有无出现凝血、溶血等情况的出现。记录临床检验不合格率并标明不合格的原因,最后对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观测数据,并对数据组间进行t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血液样本中不合格的有154份,占9.62%。血液样本不合格常见原因包括标本凝固67份(43.51%),溶血51份(33.11%),标本量不足13份(8.44%),容器不当6份(3.90%),采血过程不规范7份(4.55%),其他10份(6.49%)。如表1所示。

表1 不合格血液样本的原因和份数

3.讨论

3.1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在本次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中,导致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1)患者因素,患者在采集血样之前进食了肉、肝脏以及含有叶绿素等食物,或喝咖啡、饮酒、吸烟等刺激物,或进行了剧烈的运动,这些均有可能影响到检测结果。因此,在血液样本检测之前,医护人员必须告知患者,不得做剧烈运动,不能进食油腻和刺激的食物,让患者做好充足的准备[3]。(2)样本凝血,本组154份不合格血液样本中,有67份血液抗凝标本有凝块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在采血时,护士人员的操作不当,采血时间过长导致注射器内血液凝固,或者可能由于血液标本和抗凝剂的加入试管的顺序不当,也可能是由于抗凝剂的加入量不正确,也可以导致血凝块出现。(3)溶血,本组154份不合格血液样本中,有51份标本溶血。临床中常见的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采血时将止血带捆扎过紧,或者是由于采血时间过长,抽血时速度过快,用力过猛,这些均可能造成红细胞破裂;也可能是由于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够紧密,混匀试管内标本时,振荡力度过大,造成血样中出现大量气泡。(4)送检不及时,血液标本常规送检时间应该为采集后24h以内,并且一些急诊标本需要立即送检,如果送检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血样检验不合格。主要是由于血液样本放置时间过长,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血小板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4]。(5)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样本污染、容器选择不当,标本量不足,使用的材料不合格等均有可能导致临床检验结果不合格。使用的材料不合格和容器选择不当均会影响到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质量,使得血样检验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采血样之前,护士人员应对材料和容器严格检查;采血步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无菌环境,防止样本污染。

3.2解决对策

我们针对本研究中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1)患者在采血前做好准备。在采血之前,医护人员应嘱咐患者不得进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并且不可做剧烈运动。同时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紧张忧郁的情绪,防止检验结果出现误差。(2)完善和贯彻规章制度,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检验分别由护理和检验两个科室来完成的。首先建立完善的血液标本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两个科室之间的沟通,及时反馈不合格的血液样本,以便于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保证样品的质量[5]。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管制度,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按照采血的具体步骤进行操作,在确保血液样本无误后方可送检。(3)加强培训,强化教育。医护人员应熟练的掌握正确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熟记临床检验项目意义、标本规范采集要求、检测时限以及采集注意事项等。

综上所述,在临床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医护人员应提升专业技能和责任感,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以确保血液样本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迎端,陈敏,邓茜.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7-100.

[2]马光.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5,01:158+162.

[3]曾丽容.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01:103-104.

[4]刘惠涛.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9:3841-3842.

[5]李明芬. 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J]. 中外医疗,2015,15:181-182.

论文作者:李红娜1,,,关秀丽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李红娜1,,,关秀丽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