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酮装置驰放气的回收利用途径论文_郭磊,何建斌

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助剂厂 甘肃兰州 730060

摘要:本文通过对兰州石化公司两套甲乙酮装置所产生弛放气的说明,预想将弛放气进行压缩再利用,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最佳利用途径。

关键词:甲乙酮;驰放气;回收利用;途径

前言

采用正丁烯直接水合工艺生产甲乙酮的装置,其工艺特点是:以磺化树脂为催化剂,正丁烯通过质子催化作用生成仲丁醇,仲丁醇脱氢制甲乙酮。在正丁烯水合生产仲丁醇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驰放气,弛放气作为热媒炉燃料进行掺烧,但实践效果表明,由于驰放气中含有少量水分,并且数量不稳定,掺烧时容易造成热媒炉温度波动,甚至可能联锁熄炉。故长期以来两套甲乙酮装置只能将弛放气排放至火炬管网,造成大量碳四资源的浪费。

1、现状分析(由于两套甲乙酮SBA水合工艺流程相同,以一套甲乙酮为例说明)

甲乙酮装置SBA合成单元反应后的工艺水中含有部分碳四,工艺水在分离器V-103A/B中进行闪蒸,将工艺水中的碳四分离,工艺水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产生部分弛放气,进E-112冷却后排入火炬系统或燃料气缓冲罐V-406,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工艺水闪蒸流程图

在装置初步设计中,一套甲乙酮装置弛放气流量为82.83kg/h,二套甲乙酮装置弛放气数量为137.56kg/h,具体数据见表1。

通过对弛放气组成及质量进行研究,可知两套甲乙酮装置弛放气总质量为220.39kg/h,其中仲丁醇水合原料正丁烯质量为196.3kg/h,仲丁醇质量为11.84kg/h,目前这部分资源排放至火炬管网,未得到精细化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2、弛放气利用途径

在工艺水分离罐V-103A/B中,V-103B应该尽量保持在一个低水平的压力等级,越接近常压,工艺水分离效果越好,这给弛放气的高效率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次,弛放气的产生并不处于稳定状态,时而多时而少,这更加不利于弛放气的回收利用。

2.1 在原设计中,弛放气作为燃料气掺烧组分,最终转化为热量进行利用。燃料气稳压罐压力较低,控制目标为20~40KPa,可以使V-103B始终保持在一个低水平的压力状态,有利于闪蒸效果,但弛放气与MEK工段产生的氢气截然不同,其并非处于稳态,当弛放气数量较多时,V-406容易造成压力高而联锁,当数量较少时,燃料气补充不及时,也会造成V-406压力低而联锁,即使不造成联锁熄炉也不利于热媒炉的稳定操作。其次,经济效益也不理想。按每吨燃料气400元计算可知:

(75.07+4.91+121.23+6.93)*8000=1665.12(吨)

1665.12*400≈67(万元)/年

2.2 弛放气的另一利用途径是回收利用,若能够利用压缩机将弛放气压缩至0.7MPa以上,实现弛放气的液化,由于液化后的弛放气大部分物料为正丁烯,可以将其送入脱丁烯塔回流罐V-102中,达到弛放气再次有效利用的目的,降低装置物耗及生产成本,具体改造流程图见图2。按2017年1~10月份碳四的平均单价2560元计算可知:

(75.07+4.91+121.23+6.93)*8000=1665.12(吨)

1665.12*2560≈426(万元)/年

通过对以上两种回收利用途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第二种途径即:将两套甲乙酮驰放气压缩液化后,作为水合单元原料的利用价值最高

图2 甲乙酮装置弛放气回收利用改造流程

3、存在问题

第二种利用途径虽然很好但也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弛放气的非稳态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使压缩前稳压罐保持在一定范围水平,便于压缩的有序进行。

由于弛放气产生过程属于非稳态过程,这给回收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不过两套甲乙酮装置产生弛放气的过程并不同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问题;其次在压缩机出口缓冲罐建立返回线至稳压罐,当稳压罐压力波动时,可通过返回线控制阀控制稳压罐压力,使其始终控制在20~40kPa,既有利于压缩过程的稳定,同时也有利于V-103B的闪蒸。

解决压力波动问题,也可以让更多的组分进入稳压罐,通过对两套甲乙酮2017年1~10月份甲乙酮装置粗醇(AP1011/AP21011)组分平均值进行分析、计算可知:其中含有0.733%的烃类,两套甲乙酮每天平均产粗醇为200吨,因此每天损失的烃类为733千克,折合30.5kg/h,这部分烃类或在粗醇储罐中蒸发,或在V-151顶部进行蒸发,具体数据见表2。

鉴于此可将其顶部BH线单独连接至压缩机稳压罐,既能够实现烃类回收,同时有利于压缩机稳压罐的操作。优化流程见图3。

图3 优化流程

4、结论

1 两套甲乙酮装置弛放气数量为220kg/h,目前未得到精细化利用,造成资源损失,每年效益流失达到400万元以上。

2 通过对比,驰放气经压缩作为水合的原料经济价值最高。

3 弛放气流量不稳定问题通过措施是可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夏清,贾绍义.化工原理[M].285~294.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郭磊,何建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甲乙酮装置驰放气的回收利用途径论文_郭磊,何建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