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城新生与新城开发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论文_曾海玲,罗丹芝

从旧城新生与新城开发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论文_曾海玲,罗丹芝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渐推进。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城市蔓延”的情况,这就表明我国的城市增长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尤其是我国一些大城市存在着盲目扩建的现象,还有一些城市盲目照搬其他城市的规划理念,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先围绕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以此来探讨我国的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

关键词: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城市发展规划理念

前言

当前,在我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还存着较多的问题。一些城市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扩建以及照搬照抄其他城市建设经验的这一问题。如此一来,就导致一些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遭到了破坏,而且还损害了该城市的功能,使得其原有的特色遭到了破坏,继而影响了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1、问题的起源以及相关分析

问题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一些城市的扩展模式存在着问题,导致该城市发展的后劲不足。(2)在城市建设中,旧城更新不能够成为其中的重点,这就使得我国一些城市的旧城更新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导致一些城市的存在着盲目改造的行为。

1.1城市较为老化

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因为规划较为滞后,导致该城市的立交桥、铁路以及其他一些管线设施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如同藩篱一般切割着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肌理”遭到了破坏。由于建筑的退让、各建筑物功能的迥异、建筑造型的独特等,导致许多城市的建筑与建筑之间看似是一个整体,其实确是互不相干的个体。原有的城市空间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而被生硬的割裂开来。但是,因为我国各城市的汽车数量与日俱增,导致交通压力不断增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许多城市只能够通过扩建道路、停车场来予以解决,这导致原本就不多的绿化以及人行道变的更加的稀少。现如今,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大学生城、开发区等成为其中的主旋律,这使得城市的规模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被放大,一个个超尺度的城市扩展区纷纷涌现,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后期发展【1】。

1.2设施较为缺乏

我国城市还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设施的相对缺乏。在城市建设中,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都会区分开来,但是却缺乏有机的联系。如,人们从自己的家中出来购物,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为城市尺度较大,这导致沿街商业的发展有所变化,不再是以前的分散布置,而是变成了集中分布。在许多城市中,其干道甚至逐渐退化单纯的机动车道,这不利于居民的生活,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事实上,一个城市的精神以及魅力并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它是否能够带给人安全感、归属感。而这些情感是否能够满足需要较为丰富的城市元素来形成。然而,在城市的扩展建设中,这些元素在逐渐的消失,那么城市的精神以及魅力也会随之消失。

1.3经济有所失衡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所改变,逐渐进入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时代。这使得一些城市的旧城区面临着功能缺失的局面。第一,由于大城市在各方面都走在前列,所以更能够吸引人聚集于此,也正是受此影响,导致许多小城市的市场功能也逐渐向大城市集中。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些小城市的市场功能逐渐弱化。第二,小城市还会受大城市扩散作用的影响。大城市的产业并不都是集聚在当地,而是会向外扩散,此时就需要小城市来承接这些扩散的产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这些产业的扩散通常不会选择旧城区,而是选择新城区,这导致我国许多城市的旧城区存在着产业空心化的现象【2】。

2、解决对策

2.1引入合理的规划设计理念

2.1.1紧凑型城市

早在20世纪90年代,CEC就公开提出回归“紧凑城市”的形态,其依据在于欧洲历史城镇的现状,因为这些历史城市保持了紧凑的形态,而且被许多人认为理想的居住环境以及工作环境。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看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与其他的空间规划模式相比,紧凑城市具有高密度、高强度的特点,所以可以容纳更多的城市发展活动。(2)因为紧凑城市具有高密度、高强度等特点,所以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休闲娱乐的选择机会。(3)能够使城市居民更好的安排公共交通设施。

2.1.2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其实就是对“城市蔓延”的一种客观反应。新城市主义是通过对城市边界的限制,通过建设紧凑城市等,来矫正“现代主义”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该主义有以下几大主张:(1)对城市的边界进行限制,从而更好的建设紧凑型城市。(2)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3)回归传统的邻里关系。

2.1.3可持续城市再生

虽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发展,在城市建设中,人们认识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的巨大意义,这就使可持续城市再生理论得以产生。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3】:(1)从再生的这一目标来看,可持续再生指的是找到引起城市衰败的原因,而不仅仅局限于消除城市衰败的空间。也就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从根源上着手,提高城市发展的能力。(2)从再生的时机来看,可持续再生指的是在城市机能还没有完全退化的这一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城市的各项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活力。

2.2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进行完善

2.2.1道路交通规划

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的空间界面、人性尺度等,都能从个侧面上反映了人们在一个时期的核心追求。有许多研究表明,城市的交通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拓宽道路就能够得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向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市场规律进行利用,以达到改善交通状况的这一目的。并且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2)对就业中心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其就业密度得到提升。(3)对土地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在城市的交通规划过程中,要将其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4)鼓励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故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需要限制道路的宽度,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优化,与此同时,还需要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2.2.2塑造一个亲民的城市空间

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能够带给居民幸福、安全以及美感。在城市建设中,需要确保城镇建设的自由灵活,并且要确保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另外,在广场以及街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构成有机的维护空间。值得注意是,还需要重视城市空间的美学关系,重视人们的视觉感受。如,在城市规划之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与天空或者地面的关系,要对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考虑,从而打造一个亲民的城市空间。

2.2.3塑造一个多样性的城市层次空间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许多对当地的区域特征进行详细的考察,要尊重当地的色彩,尊重当地的地方材料。如,当地的古城墙、当地的一些古建筑等等。在规划设计中,可以在这些古老旧城中提取设计点,将其作为设计的主题,从而塑造一个多样性的城市层次空间。

结语

综上,从旧城的改造再到新城的开发虽然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今后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引入合理的规划设计理念;要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进行完善,对城市建设中的各种矛盾问题予以解决,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思.从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J].住宅科技,2009,2912:5-8.

[2]宋敏.从“扇叶城市”到“紧凑城市”[D].东南大学,2017.

[3]黄慧明.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论文作者:曾海玲,罗丹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从旧城新生与新城开发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论文_曾海玲,罗丹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