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在智能电网与特高压中的应用论文_张路

电能计量在智能电网与特高压中的应用论文_张路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网发展面临着新课题和新挑战。电能计量是通过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联合电能表按照规定的接线方式进行组合构成在线电能计量系统来实现的。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电能计量、管理和交易系统。电能计量系统作为提供电能计量的信息源头,对电能计量和管理是至关重要。本文从我国特高压智能电网的建设现状、智能电网的定义及特点、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特高压电网简介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能计量;特高压

建立智能电网,充分发挥电网在资源优化配置、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特高压电网具有建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不断扩大,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电网运行的电能表进行现场校验工作成为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式。设规模大、投资高、社会影响大、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为保障电网可靠运行提供数据支撑,为保证电量交易的公平、公正,电能计量在智能电网与特高压中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特高压智能电网的建设现状

我国电网在2007年制订了数字化电网、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框架,实施了重大项目的研究。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共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

重点开展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的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

2、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

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的全面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3、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

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大大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实现普及应用。

二、智能电网的定义及特点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中国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的智能化电网,安全可靠、清洁高效、自愈可调,它具有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点。

三、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智能电表不仅向电力公司和消费者提供用电量和用电时间的相关信息,而且还能获取市场用电状况,帮助协调用电设备的运行并调整能耗。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

1、智能电表的简介

所谓智能电表,就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形成以智能芯片(如CPU)为核心,具有电功率计量计时、计费、与上位机通讯、用电管理等功能的电能表。智能电表通过用户交费对智能IC卡充值并输入电表中,电表才能供电,表中电量用完后自动拉闸断电,从而有效地解决上门抄表和收电费难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对用户的购电信息实行远程实时管理,方便进行查询、统计、收费及打印票据等。由于智能电能表采用了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远程通信功能,可以与电脑联网采用软件进行通信控制,在性能和操作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1)功耗。智能电能表的功耗很小,只有0.6~0.7W左右,而一只感应电表的功耗达1.7W左右,这就节约电能很大一部分。

(2)精度。2.0S的单相智能表的误差范围为±0.2%,而感应式电表的误差范围为0.86%~5.7%,再加上机械磨损等缺陷导致电表越走越慢,浪费了能源。

(3)功能。智能电能表是运用SMT先进工艺制造,可以通过相关的通讯协议与计算机进行联网,通过编程软件进行对硬件的控制管理,因此智能电能表不仅具有红外抄表接口,可通过手上红外抄表器抄收电量,还有防窃电、高精度、高可靠性、高过载、低功耗、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在保留计度器的同时,在电表内部也保存了电表电量、电表编号等信息,通过手上红外抄表器,可方便、准确地抄收电表电量。

2、智能电表的现场测试

(1)校验仪须经过溯源检测合格方能使用,并且由于其经常外带到到现场使用,还得定期对其进行比对校验,以防止因故障而使测量结果发生偏差。检测前应当对现场试验仪器设备作外观检查,确保电能表校验仪的设备及附件的完整性,包括校验仪的上电功能检查,电压电流测试线、误差采集信号线和电源线等的完整性检查和通断检查等;应当确保各附件绝缘完好无破损或金属导线外露等故障,确保电流钳钳口无锈蚀、接触面光洁。

(2)对电能表现场校验仪进行通电预热,使校验仪在检测时处于计量性能相对稳定的状态,开机后禁止插拔电流钳插头、不可碰撞或剧烈摇动电流钳。校验仪和其连接线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明显的极性和相别标志。在误差检测时按正确顺序连接测试线:先连接电压测试端,再将电流钳接入线路中,最后将脉冲采集器摆放在正确位置。之后根据被检电能情况合理设置电能表基数、电压量程、电流量程等相关参数并输入,为防止由于电源波动或电能表运行不稳定而影响测试误差的准确性,脉冲数或圆盘转数应设定得足够多。在进行误差测试时应保证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所接入的电压、电流与电能表的电压、电流一致,防止因误接线产生旁路分压分流等而导致接线误差,同时应当注意按正确的相序接入。

(3),现场检测完毕,先拆除电能脉冲采集连接线,再拆电压电流测试线。在拆卸过程中要防止短路;在对带有高电压设备、电容性负载的电能表检测试验结束后,要对被检对象进行充分放电后,才能拆除相应的测试线。

四、特高压电网简介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由1000kV交流、1100kV与_+800kV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特高压电网具有建设规模大、投资高、社会影响大、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其构建增强了电网在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一方面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可以满足电网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特高压主网架建设,电网联网规模不断扩大。扩大了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能源供应结构清洁化、优质化。因而特高压电网的效益不仅在于售电带来的经济效益.还在于带来了巨大的潜在社会效益,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估量。

当前全国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加强电力需求管理,是电力供应发展的方向。集中式智能电能表不仅实现电能计量管理,还能实现电能控制,实行阶梯电价,根据每天用电的峰、平、谷的实际情况,分时段地进行计量,以作为分时电价结算的依据。建立智能抄表系统,把微机、通讯和计量技术结合起来,集电能计量、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体,实现对电能表的远程控制,从根本上减轻人员的繁杂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部门与客户的纠纷,适应现代人们对缴费的需求。构建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结合通讯网络技术,建立远程抄表和用电负荷控制系统,实现电力供需平衡、保证电网安全有序供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北京,中国,2009.

[2]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8):1-7.

[3]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等.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33(13):1-11.

论文作者:张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电能计量在智能电网与特高压中的应用论文_张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