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55100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有知、情、信、意、行等要素。在这些要素中,“情”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发挥情感的作用,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五方面阐述了高中班级管理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班级管理 情感教育 实施途径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教育活动是情感活动,情感活动是推动施教者和受教者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直接影响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效果。
一、以情入手,讲究方法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最高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就要讲究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通过说服教育与学生沟通,使学生真正了解教师的真心实意。高中生一般有较强的自尊心,对其批评常常会引起反感,特别是大会上的批评,很少有收到好效果的。因此,班主任教师应多进行正面表扬,使学生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培养出注意向他人学习的良好风气。对一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通过个别帮助的方式来进行。在管理工作中,尽量采取带有激励性管理措施,少用限制性、防范性的管理措施。同时,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在班级管理中,仅有说服教育是不够的,只有教育者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公平处事,善于发扬民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以情入手,尊重人格
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建立起正确的学生观: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错误,要给予真诚的、热情的、严肃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另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如主题班会、运动会、班干选举及班级日常工作,都应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被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一切都由班主任一手包办,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不给学生各抒己见和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班主任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三、以情入手,贵在理解
“理解万岁”这个口号,在当今的学生中很受欢迎,这表明当今的高中学生,有渴望与成年人沟通、填平代沟的良好愿望。因此,班主任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学生。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学生呢?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架子,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模式,进行心理换位,从学生的需要和期望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能想当然。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堵塞了班主任进一步了解学生,获得学生信任的道路。班主任只有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学生才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底秘密,教师才能窥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尤其是学生在遇到失败、受到挫折时,更希望有人去理解他,这时班主任若能及时地表示关切、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必然会获得比平时更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学生对老师的感激,进而是尊敬,师生间的情感便会更加贴近。
四、以情入手,严格要求
我们强调师生情感相通,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职责,甚至姑息学生的缺点,而是既要真诚亲切地对待学生,又要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严格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因此从情感入手,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提出的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履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在履行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对班主任来说,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如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就是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的过程,这种严格要求的提出,必须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学习进步及思想成熟,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只能疏导,绝不能压服。尤其是对待犯错误的同学,更要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批评方法,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理交融,通情达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批评教育。
五、以情入手,一视同仁
班主任要积极并且经常地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经常亲密无间地与学生促膝谈心,对好学生和差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差生要多投入一份爱心,多加一份注意,了解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观察,善于研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让学生卸下沉重的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及时的表扬又肯定了他们的微小进步,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优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增强搞好学习、遵守纪律的勇气和恒心,使差生在老师关注、理解、尊重的氛围中,尝到进步的快乐,从而发生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琳 班主任工作不可忽视情感教育[J].甘肃教育,2014年03期。
[2]张文胜 以“情”感人、以“法”规范[J].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论文作者:许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情感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教师论文; 师生论文; 尤其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1期论文;